西西河

主题: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战略思想浅论---请温相,老萨,虎子和朋友们瞻仰瞻仰 -- 云台峰上的123

共:💬5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是他关于战略问题的错误,不服的可以为他辩护

沧浪之水的贴子如下。

文中你对国军战力的吹嘘就有些好笑,国军的下层官兵是英勇作战的,但上层就别提了,因此其战力也就差,要说起国军在抗战初期的失败真是不堪回首,我是中国人对于此也很窝火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如不承认便会流毒后世。国军被消灭的部队之多中国沦陷的土地之多令人寒心,有大量资料作证,我这是不是在办历史启蒙班,如你真是什么高人应能找到这些资料,我不一一提及了,我们先承认事实才能发现原因进而改进。最后,国军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与中国人民的自发抗战的配合下才最终靠地利站住脚,这时日军当时的进攻能力也到极限,需要进行休整,关于中日交战的地理上的战略相持线,蒋百里先生早就预见,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对此也有全面描述,你可以看看。而战争初期的英美法等国殖民军大都为老爷兵,且准备不足,兵力也要少得多与国军的几百万军队不同。所以日军只用几个师团就消灭了他们,但美军主要是在菲律宾群岛,法军主要是在中南半岛,英军主要是在香港与新加坡等地,其地形都利于使用日本强大的海军配合,且这些地方要是四面都是海,要么从林密布,可机动的范围小了些,兵力又少,很快被日本人消灭也就不足为奇。但要以此证明国军的战力比英美军队强就有点牵强了。当初日军也是这样认为的,最后被充分动员起来的英美军队打得大败,这一点错误你大概也是不会承认的。

战略是指对战争全局的方略的策划与指导,如时人提出来的“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而战术指战斗的方法,按部队规模分为兵团,部队,分队等,你在第二条中说的是战略还是战术你自已想想就知道了。

你非要说我将核心机动定为战略,我什么时候这样说的?请指出,否则就请你承认错误。我只是说你讲的那后退决战型实际上就是核心机动,是战术不是战略。

文中提到“先将抗战时之战略思想流衍,约略区分为三大阶段,私名之为血肉长城型、后退决战型及攻势思想萌芽期”,你既然要说三大阶段,为什么说的时候第一条第二条又是血肉长城型后退决战型?到底是什么型的战略还是什么阶段?你的第三条又是攻势思想萌芽期了。什么意思?你半文半白的说这么多怎么说到正事就这水平?

你那第一条只是对国军被日军打得不敢机动而死守各地让日军各个击破的描述,国军被日军打得不敢机动可是你说的,要我指出来?这也算战略的话,可真是在打蒋介石的耳光了。这可不能达到你想以此来证明蒋介石的英明的目的。至于最后一条的攻势思想萌芽期说的只是抗日战争战略反攻时期,是对抗战在时间上的划分,而不是什么战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