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些说明 -- 葡萄

共:💬2308 🌺7433 🌵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资本主义不是什么

资本主义不是什么

http://0.book.baidu.com/weilan/m1/w28/h95/4d05b62c5885.1.html

简介: 晚近关于语言的历史和政治性质的讨论,揭示了将语言概念作为“现实”的准确反映的局限(Niranjana l992;Volosinov l973)。然而.由于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强大影响,与源于零碎的学科分隔的规训性践行 (disciplinary practices),这种对语言(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反思,或对“语言”和“现实”自身的反思,似乎没有受到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重视。因此,一些本是人工构作的概念,例如备受广泛使用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私有产权”、“经济理性”、“资本主义精神”和“工业化”等,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现实西方(包括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准确反映.不论是鼓吹者或是反对者,“资本主义”仿佛已经成为一个不证自明、自有永有的实体.有固定的意思并反映固定的“现实”.

许宝强:资本主义不是什么

http://sh.sina.com.cn/20070615/174777773.shtml

简 介

  本文分别从“私有产权”、“自由市场”和“经济理性”三个方面,分析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资本主义”,指出现实中的资本主义既不那么“私有”,也不那么“自由”。这样界定的概念妨碍了我们正确认识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历史资本主义,同时也妨碍了我们一种另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想象。相反,如果我们跳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也许更有希望建设一种相对平等的和多元的可能性。

  I.前言

  晚近关于语言的历史和政治性质的讨论,提示了将语言概念作为“现实”的准确反映的局限(Niranjana 1992;Volosinov 1973)。然而,部分是由于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强大影响,部分则源于零碎的学科分隔的规训性践行,这种对语言(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反思,或对“语言”和“现实”自身的反思,似乎没有受到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的重视。因此,一些本是人工构作的概念,例如备受广泛使用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私有产权”、“经济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等,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现实西方(包括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准确反映。不论是鼓吹者或是反对者,“资本主义”仿佛已经成为一个不证自明、自有永有的实体,有固定的意思并反映固定的“现实”。

  对“资本主义”最流行的界定,包括将它看作一个“私有产权”的体系(张五常1985),或等同于“自由市场”(Friedman 1983);“资本主义”的兴起,除了被认为与私产和市场有关以外,更是一种经济理性或“资本主义精神”的结果(桑巴特1991;另参阅有关东亚资本主义与儒家精神的著作)。所谓“自由市场”、“私有产权”、“经济理性”等概念,不仅被等同于现实的制度和行为,更被理解为是属于纯粹的经济领域,与文化、政治或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等无关。

  将资本主义等同“私有产权”、“自由市场”和“经济理性”,并不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专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甚少质疑这种界定。问题只是,“马克思主义”对“私有产权”、“自由市场”和“经济理性”持批判态度,拒绝接受由此界定的“资本主义”;而“自由主义”则由肯定“私有产权”、“自由市场” 和“经济理性”,进而肯定“资本主义”。值得指出的是,不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来说,“资本主义”以外的制度,往往只剩下其对立面—— “公有(或集体)产权”、“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换句话说,在他们的想像之中,并不存在“集体中的私有”、“自由的计划”、“反自由的市场”、“自私的平均主义”和“非极大化的理性”等等可能性。

  对资本主义的这种理解,自然不完全是凭空的虚构,但却肯定是一种单一同质的想像。庞然的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说明了“资本主义”下的“市场”并不那么自由;上市集资企业的规模和机构投资者的剧增,也彰显了“私有产权”的限度;资本家之间的交易行为,除了“理性”的“经济计算”以外,恐怕还包含了各类人情关系的考虑。

  然而,将资本主义完全等同于“私有产权”、“自由市场”、“经济理性”等纯经济因素,无可否认取得了霸权统识(hegemonic)的地位,甚至为人们所内化,以这些建构出来的意识形态作为衡量行为的标准。这现象其实反映了“资本主义”本身同时是一个文化规划(cultural project)。

  愈趋精细的学科分工是这文化规划之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学院的规训方式进一步框限了这些成为了常识(common sense)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不过,强调历史具体的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和晚近兴起于英国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尽管关注点有别,甚至相互抨击,但两者所强调的历史和地(local)取向、跨学科研究方法,是解拆这种“纯经济”意识形态的重要武器,甚至是开出对资本主义更为丰富的分析和想象的必需工具。本文将会汲取这两种研究方法的进路,探讨历史资本主义与流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分别,当试初步清理“私有产权”、“自由市场”和“经济理性”的迷思,祈望借此能开出对“资本主义”的另类想象,在日益被简化的“左”和“右”之间寻找“第三条道路”。

  II.非私产、反市场的资本主义

  “私有产权”和“自由市场”成为了资本主义“成功”的图腾,“私有化”、“市场化”变作改革社会的灵丹妙药。然而,回顾当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意识形态其实只是八十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时趋向,在此以前,这些西方地区并不缺乏像凯恩斯主义那样的政府干预甚至社会主义国有化的浪潮。倘若我们能够超越“私有”/“国有”、“市场”/“计划”等二元对立概念,反思历史上存在的“产权”和“市场”,便可以发现,资本主义世界里的“产权”其实并不怎样“私有”、“市场”也不那么“自由”。这并不是说“产权”形式和具体的市场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不重要,而是要指出它们的重要性必须从它们的复杂现实中去理解。为此,我们得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考察“产权”和“市场”的具体含义。

  也许从被认为是最“资本主义”的地区,最“资本主义”的时代着手,考察“私有产权”和“自由市场”历史上的相干性,能最直接地回应“私有产权”和“自由市场”的迷思。

  “私有产权”的迷思

  “私有产权”一般指个人拥有完全(或差不多完全)使用、处理、转让、从财产中获利和排拒他人使用(财产)等权利(Christman 1994:15)。从这定义出发,可以发现,现实的资本主义世界绝非受“私有产权”支配,或由它来界定。

  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的欧美地区,在里根(R.Reagan)和撒切尔夫人(M.Thatcher)主义影响下,私有化 (privatization)达到了它的高峰。据世界银行估算,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每年将政府财产私有化的总值约五百亿美金,到1995年更增至九百亿美金;以私有化闻名的英国为例,自1979至1997期间,英国政府共出售超过一半的国有资产,合共七百亿英镑(Martin 1999:267-269)。世界其他地方也纷纷仿效,尽管规模还没有英国那么庞大(Pitelis & Clarke 1993:8)。

  吊诡的是,“私有化”并不代表“私有”的程度增加,英国的经验可用来说明问题。英国国营企业“私有化”的买家当中,不少是这些国营企业的雇员,他们愿意购买国营企业的股票,主要是因为政府所定的股价偏低。事实上,他们大多只是短期持有股票,不少在一年以后甚或少于一年的时间便将股票卖出,以赚取由于偏低的定价而导致短期股价上扬的溢利①。结果是:“私有化”并没有使原属政府拥有的产权转移到私人手上,而是进一步集中于如日中天的机构投资者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手中。可以说,“私有化”只是将企业的控制权由一种官僚权力转移到另一种官僚的手上(O’Kane 1997:460)。

PS:这本书恰好与之前推荐的《马克思的复仇》是个鲜明的对比。本书尽管与《马克思的复仇》观点迥异,并且对比前者的严谨的理论分析,后者更重视从现实中的细节里去思考全球化乃至资本主义。比如,在书中一个表格里,我们可以看到到2004年,美国的人均年工作时间都要比日本人多200小时,而对比法国人和德国人的人均年工作时间。美国人要多出近500小时。

呵呵,细节有时候是魔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