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仰光--清水和鲜花里的大金塔 (缅甸行) -- 非

共:💬31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Bagan的落日情人 (缅甸行)

  从瓦城(曼德勒市)到BAGAN的长途汽车一路上客不说,还在路上拆了轮胎修了两次,那个胖司机和他的徒弟倒是不停地嚼着槟榔一脸的沉着。听到身边不相识的两个欧洲女孩在搭讪,其中一个嘟囔着“everything is out-of-date",我偷乐了半天,因为正好可以有很多时间去看----道路两边那些全都刷成白色的木栅栏,栅栏后的平原上,椰子树槟榔树摇曳一派的热带风情,男子们都穿着裙子,女子们脸上都抹着很有趣的黄香楝粉。上午9点开的车,下午5点多一到Bagan,就要酒店派来接我的缅甸人带我先去shwe zi gone pagoda看落日。

  天色正好,原本金色的阳光颜色逐渐繁复起来。手脚并用的爬上最古老的这座paguda,落日的光辉一沾晕在我的衣服上,整个人就溶入进天地方圆,一千年的宏伟画卷在我面前精致展开,那一刻,在四周无数的塔林和temple之间,真真正正知道了什么叫做“苍茫大地”,什么叫做“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今天情人节,我千里而来,坐在塔尖下的石基上,做落日一刻的情人。

Ps.

  (下来的时候,盯着倾斜近乎70度的石阶,心里直发怵,想不起刚才怎么爬上来的)其后在bagan骑自行车乱逛的日子,发现在bagan的游客中,百分之八十是欧洲游客,除了一小撮日本人和老美,剩下我是唯一的华人.

2001年游

2001年记

附记:老余哥赴缅北考察报告中关于蒲甘部分

  与曼德勒和摩谷的考察相比,蒲甘的行程相对较为放松,主要是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参观游览。

  蒲甘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级古迹,是一座千塔之都。人称蒲甘历史上有四百万座佛塔,固然是夸张之辞,但在蒲甘约60平方英里的土地上,错落分布着超过2500座佛塔。随便登上一座塔,信手一指,手指的方面必然会有佛塔,足可称得上蔚为壮观。由于修建的时期不一,修建者不一,修建目的不一,佛塔又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落日时分,驱车或骑自行车或坐在当地的牛车上穿梭于佛塔之间,感受光影的变幻和历史的沧桑积淀,或登上一座佛塔,看落日余晖和满天云霞将几千座佛塔镀上金黄,最后夕阳缓缓消失在伊洛瓦底江对岸的山峦叠嶂中,是到缅甸的游客不可错过的景致。而如果你对佛教和佛教文化感兴趣的话,可看的内容就更多,蒲甘就更值得多盘桓几日了。

  蒲甘王朝时期正是佛教在缅甸逐渐传播兴盛的时期,这一点从佛像的面容由印度脸向缅甸脸的转变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蒲甘王朝的历代国王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德武功和对佛的虔敬,纷纷修建佛塔为志,短短几百年时间,修建了几千座佛塔,不知耗费了多少的人力和物力。最后蒲甘王朝灭于元朝忽必烈大军的铁骑之下,只留下这一座座佛塔无声无息地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变迁。

  蒲甘佛塔的确切数目固然无人能说得清楚(近年来,也还有人出资修复或新建一些佛塔),但最出名的却有几座,除几于大金塔齐名的瑞喜宫外,蒲甘有最美丽的塔、最高的塔和最大的塔之说,而奇的是这“三最”建自父子两国王之手。父亲据说是一个好国王,建造了最美丽和最高的塔,儿子觑觎皇帝宝座,杀害了父亲和兄弟而登基,为示悔意,建造了那座最大的塔。但错已铸成,建塔亦无补于事,儿子又被印度人所杀,而他所兴建的那座塔也无人愿意维护,只落得蝙蝠为巢的命运。此外被蒲甘王朝掳为人质的骠国王子所建的一座塔也别具特色,砖墙内除了一座卧佛外几无可插足之处,游人只能侧身而过,一种巨大的逼仄感迎面而来,让人能想见修塔的王子是怎样的一腔郁闷之气;而卧佛涅??的嘴角那一丝笑容仿佛就是王子所想望的自由。如果沿着一座座塔追寻过去,便能窥见一个王朝的背影,以及那些塔的后面又曾是怎样的铁马金戈和刀光剑影。

  关于蒲甘塔的来历,也有另一种说法。蒲甘王朝连年征战,男丁都去了前方卫护王朝的荣光,妇女们在家筑塔来寄托虔敬的祝愿和思念,遂有了这一座座佛塔。一片片的森林被砍下来烧制塔砖,生态破坏,气候恶劣,王朝也就逐渐衰败了。民间野史固不足信,但蒲甘气候干燥,植被破坏严重则是事实。近年来,缅政府在当地大兴植树造林,绿化有了很大改进。政府为保护佛塔,又将塔区的居民迁出,另建新城。在缅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蒲甘博物馆也颇具规模,其中组织全缅画家为二百余座佛塔进行的画像也是一项浩大而有价值的工程。缅甸政府在保护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也是不容否认的。如能解决飞机降落的问题,建议我领导人来访时可去蒲甘看看。

再记:

(……喜欢民间版本的蒲甘故事,一个良人远征,怨妇一往情深的故事,有战争的荣誉和爱情的功业(feat)以及历史变迁的沧桑。而时间流逝背后那逐渐老去的容颜让我怦然心动。想不起来是从哪里听来的,但听到后固执地相信它的真实。……)

Image 这就是那辆停下来拆轮胎的长途汽车 belongs to 非 (傻瓜机拍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mage "Bagan" belongs to Goto Osami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