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运动与科研:前言 -- 打造顶顶
比较前30年和后30年的科研,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我支持你研究这个题目,特提供一些炮弹。
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
1)国家投入。投入多成果就多,这是一条硬道理。建议你做一条曲线,看看国家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在这几十年里是怎样变化的。我印象中最高记录是“大跃进”时候创下的。这条曲线拉出来,谁真搞科学技术现代化,谁只是嘴上把科学技术当第一生产力那就出来了。
考虑国家投入的时候,有一个因素是必须考虑的,前30年的钱更值钱。任何时候,国家投入的一大部分都是发了工资的。但是前30年的时候,大家都是死工资,科研人员工资收入在城市居民中算高的。等改革开放了,算工资收入其实也还可以,但是工资外的收入那就没法比了,尤其是跟经商的那没法比,所以80年代出现了“体脑倒挂”的问题,科研院所里的年轻人留不住的问题。
2)国家意志。说白了,国家想不想搞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东西会落实到投入上来,但也不光是投入,也牵涉到你说的“运动”的问题。例如,要不要批判“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搞科研的,肯定都喜欢造,至少是在自己的这个层面造。
3)组织结构。前30年的科研组织结构其实比后来更合理,“全国一盘棋”。各个部其实就是一个大公司,然后整个中国就是一个总公司,周总理是总经理。这种结构对于商业、轻工业未必合适,但是对于高端产业,邮电、电子、兵器、航空航天这些,绝对是合适的。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和知识产权私有,也就是内耗。
上面三条跟意识形态关系小点。下面两条关系大点。
4)强调公有制,爱国,斗私批修。这些玩意有没有用?太有用了。这关系到科学技术工作者们是老老实实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还是结成团伙忽悠国家的问题。我有一个感觉,60岁以上年龄组的老一辈谈“国家需要”的时候,听起来非常自然,一开始就会被他们的真诚感动。当然了,回过神来也会想想这中间他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利益,但不是一开始就想。而45岁以下年龄组的也会谈“国家需要”,但我总体上就感觉很不自然,觉得不真诚,倒是他们说“骗钱”“抢钱”的时候很真诚。
5)运动。运动肯定有负面作用,你事情做到一半正顺手呢,运动来了,十个有十个烦。但是呢,运动也提供了一个科学技术圈内部互相监督,以及科学技术圈外部监督的机制,现在看来这几乎是唯一有效的机智。有运动这回事情,你就得小心点,好好干还怕被运动呢,哪能搞歪门邪道。而没有了运动呢,只要我们一个圈子内的团结,你申请的时候自己说重要,他批准立项也说重要,我鉴定的时候说搞得好,那不就成了嘛。真重要不重要,搞得好不好,咱仨就权威了,谁能把我们怎么样啊。垃圾论文和废物科研就是这么来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生产大协作也就是初中水平, 2 海纳 字678 2009-06-29 17:48:12
😂这就是你的错误所在,也是从前世界的错误所在 酸酸 字126 2009-06-29 23:19:29
🙂偏听为暗,兼听则明。 海纳 字172 2009-06-30 00:39:16
🙂给打造顶顶提供一些炮弹
🙂干脆自己上阵得了,送花! bigmac 字28 2009-06-29 05:44:57
🙂还是提供炮弹让年轻人去打的好。 1 达雅 字96 2009-06-29 07:52:54
🙂现在国家项目就是无本买卖 bqsc 字8 2009-06-29 00:26:09
🙂想起文革期间的有线广播内容 2 瓦斯 字317 2009-06-28 23: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