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到底是谁杀了他——刘邦起兵之初的疑问 -- 江南水

共:💬9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到底是谁杀了他——刘邦起兵之初的疑问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了反秦的第一把火,立马出现了星火燎原之势。为了响应陈胜,很多人就拿秦朝廷任命的地方官的脑袋做了投名状。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一些地方官为了活命也考虑响应陈胜,反抗自己的老板。沛县县令就是其中一个。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且不管萧何、曹参这些吏员为反秦做出了重要贡献。就是朝廷命官也有不少反抗老板的,沛县县令只是其中一个,见诸《史记》的还有会稽郡守(比县令还高),鄱阳县令吴芮、岭南的龙川县令赵佗。可见老柳的说法有点问题。

这些地方官造反有个先天的不足,作为体制内既得利益者,他们造反缺乏正当性。又因为大多数地方官异地做官,在当地缺少人脉。参加造反这种高风险劳动,没有人脉是很危险的,关键时候没有人当炮灰。

萧何、曹参就这样劝告沛令的: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

逃亡在外的基本上没有良民,让这些亡命徒裹挟百姓实在是个不错的主意。沛令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萧何、曹参立刻找到樊哙,让他抓紧时间去找逃亡在外的刘季。

不知道什么原因,沛令突然后悔听从了那俩下属的意见,于是紧闭城门,下令杀掉萧何、曹参。这两个人的人缘不错,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翻城墙逃了出去,见到吃了闭门羹的刘邦。

刘邦向城里发了一封恐吓信: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史记高祖本纪》紧接着写到: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

似乎刘邦仅靠一封恐吓信就得到了沛县的领导者。

再来看一下,当时一些武装的领导人是怎末获得领导权的呢?

项氏,杀会稽郡守;田氏,杀狄县县令。都少不了一番惊心动魄的场面。

这么看来刘邦拿到沛县领导权实在是比喝凉水困难不了多少。

事实果真如此吗?

应该不是。

我们先来看看杀死沛令的是什么人?

太史公说这事是父老率子弟干的。父老是什么?子弟又是什么?

父老基本上就是年高德劭、德高望重的老人家。

子弟是年轻人。

《史记》中关于年轻人有两种说法:子弟和少年。

子弟就是三好学生,少年就是不良少年。

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指挥着三好学生冲进政府部门杀死地方长官,这事怎末看怎末不太像那么回事。

那到底是谁杀了他?

在考察反秦斗争的时候,人们把目光盯在了农民、六国后人身上,而很少注意另一股势力,地方豪强。

地方豪强大多依靠家族势力,能上通官方,下达民情,具有很强的能量。在政权稳定的时候,地方豪强就向官方靠近;在政权风雨飘摇的时候,地方豪强往往会向这个政权发出致命一击。

在今天,中国的一个岛上,选举的时候还经常向地方实力派低头哈腰呢。

在当时的沛县有两个豪强,王陵和雍齿。

《史记陈丞相世家》: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齿故沛豪,有力。

也就是说,刘邦曾经拜王陵做大哥,考虑到刘邦圆滑的处事风格,刘邦很可能也会跟雍齿搞好团结。

当时在沛县内有杀沛令动机,并且有能力杀死沛令的只能是这种地方豪强。

既然是地方豪强杀了沛令,为什么把领导权转手给了刘邦。

事实上,不管革命革的多彻底,夺取政权(哪怕是地方政权)后,为了维持政权的平稳交接,都不得不争取原政权中人的支持。

项氏如此,田氏也如此。

因为沛令被杀的时候,沛县政府内的公务员的精神领袖,萧何、曹参都在城外,这些豪强没能及时得到这些原来体制内人物的认同。

等到局势平稳选择领导人的时候,豪强失去了争夺公务员的最佳窗口期。

于是在沛县形成了三股势力:豪强、公务员、亡命徒。

任何两股势力结合都将取得领导权,并且公务员必须依靠其中的某一股,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因为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光靠笔杆子是不能成气候的。

公务员为什么选择了以刘邦为代表的亡命徒?

如果他们投靠豪强,将是自己彻底沦为豪强的附庸,相反如果倒向亡命徒,他们还会有一定的 主动权,萧何、曹参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个选择的正确。

又因为豪强有两个,一山难容二虎,这也给了亡命徒机会。

可见在沛县,刘邦这个领导是相当弱势的。

不久之后王陵离开沛县,雍齿投降敌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陵并不喜欢在刘邦手下。刘邦在沛县的领导是很勉强的。

既然是豪强杀的沛令,那是王陵杀的还是雍齿杀的?

雍齿。

在刘邦分封的各个侯中什邡侯雍齿的食邑2500户。

跟其他诸侯比较一下,汾阴侯周昌的食邑2800户,并且当时还担任御史大夫的职位,刘邦临死前还想到让他来照顾幼子。

这么重要的人物,竟然仅比雍齿多300户。

但是,雍齿在反秦灭项战争中没有特殊的贡献,并且他还曾被叛过刘邦。

假如刘邦为了作秀需要,迫不得已封雍齿为侯,那随便意思几百户也就行了。

并且,汉初,为了评定功劳大小,大家差点动了刀子。

既然雍齿有这么多食邑,那么功劳应该不会太小。

沛县起兵之初杀掉沛令,跟后来的攻城略地相比的确算不上什么。

对一个白手起家的富翁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后来的亿万财富,而是第一个一百万,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桶金。

刘邦一生事业的第一桶金就是成为沛县集团的领导,这多少也是拜雍齿所赐。

刘邦不是宽宏大量的人,鸿门宴后处理曹无伤,干脆利落。

雍齿在刘邦刚起步的时候就背叛了他,让刘邦的整个事业差点夭折。面对这么一个人,刘邦还是不得不给他丰厚的食邑,说明两人有特殊的渊源。

通宝推:上古神兵,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