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1 -- 哥城

共:💬246 🌺123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6 我的祖父—战犯

1949年年末,成都近郊的GMD部队纷纷投降,我的祖父所在的部队也在罗广文的带领下起义。对此,他是不理解的,在他看来,罗广文是老头子的心腹大将,无论如何应该拼到底的。可是不管怎样,罗广文也是降了,这是他一个中层军官所改变不了的。

然后是他被捕了,成了战犯。这一段走麦城的历史哥城不甚了了,据家人说,最后关头还要自杀,被副官拼死拦下来,副官还因此受了伤。那个副官是跟他好多年的亲信,当时家眷也在成都,后来因为有血债,被清算了。。。

后面的故事,是一些零落的片段,在重庆的渣滓洞,白公馆,昔日关TG的地方,他们沦为阶下囚。他们被强迫在砖窑里踩烧砖的泥,跟他一样仍然拒不合作的战犯,踩砖泥时被上上脚镣,脚镣把有些人的脚踝磨的可以看见白骨。然后清算每个人的反G罪行,每天都有人被拉出去枪毙,有的灰心丧气,有的视死如归。每个人都互相托付其他人,如果能活着出去,可以代为给家人捎个信。临死的人,没有秘密,互相把心底多年的秘密说出来。他也学会了几个救命的偏方。这些带兵官,医治手下士兵急性疾患的偏方还真不少,其中一个是治脖子上淋巴结核的,用黄烟熏,他出来后还用此救过人,是非常的有效,他曾教过我们,没人上心。可惜祖父去世后,我们想学也学不到了。

然后是要他们写交代材料,他只写抗日的功劳,然后被TG严厉批评。他在TG内部的暗线,只字不提,还是90年代,40多年以后跟哥城提过一次,哥城依稀记得那些名字,背景,也不说了。然后是在抚顺,北京功德林辗转。在战犯监狱里,他们合伙欺负伪满汉奸,具体的事情真是记不得了,只记得他们说起来时哈哈大笑,然后他们在沈阳的一个饭馆里吃饭,一盘溜三样里的海参都被哥城吃了的场景。胡宗南部下的一个参谋长在里面跟他是好朋友,参谋长烟瘾大,没烟抽了就捡烟头,他告诉参谋长,我们都是有身份的人,别让土八路看笑话。开会学习马列著作,他谈忠孝仁义,实际反讽TG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被TG发动群众,受其他战犯批判。当天夜里,偷跑出来解下裤腰带要上吊,被同牢房的战犯发现,劝他: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你死了,你的女儿不是要沦为妓女么,还是争取早点活着出去。然后,这个人也没汇报,汇报了是立功表现,可以争取减刑的。。。

应该说,他们这些传统的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教育,跟当时的TG是格格不入的。今天的TG,提出来以德治国,忠孝仁义,那时候,更多的是按照革命不革命区分,哪怕是父子,也要划清界限。这种其父攘羊,其子证之的事,是历代儒家所鄙薄的。这里不讨论TG的一切为了革命理想对不对,只是说,对他这个信奉中庸大学子曰论语的人,TG的教育无疑是白费劲的,直到他去世前,妈妈跟他开玩笑,问他,服没服,他还是一口一个不服。TG到底也没破得了他这个四旧。

家里面,TG优待战俘,家产基本没动。家里没什么钱的,奶奶是学化学的,雪花膏都舍不得买,一直自己配。从抗战时就是很简朴的。不过奶奶的爸爸妈妈,我父亲叫外公外婆,尤其是外公,每天要在外面茶馆里摆龙门阵,身边有一堆捧臭脚的,以前家里有爷爷的工资,他们可能还打着爷爷的旗号到处打点秋风,一旦没了进项,这点钱,可能一两年就花完了。那些积蓄,应该够普通人家活十几年的。然后是继续撑着排场,典当家里的东西,家里就这么败落了。现在的很多TG干部,拼命捞钱,还是看不穿啊,攒金攒银,不如教子做人,这里的赌场里,小留学生一堆一堆的,哪天老爹捞不到了,他们的下场也是一样的惨吧。

然后是大鸣大放吧,奶奶是个受西式教育的知识分子,提了很多免煮不免煮的问题,TG上台前可是张口闭口免煮食油的,结果被下放劳改。哥城这里说一句,这事不管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办的可是不地道,你让人家说,言者无罪,说完了不爱听了,来个不是阴谋是阳谋,引蛇出洞,就算忠孝仁义不屑一顾,下面还有礼智信呢,封建君王都没这么办的。

然后是奶奶在劳改的时候,染了病,舍不得花钱医治,攒钱给家里,然后就病重去世了,60年代初的事吧。她去世的当天夜里,爷爷梦见她,她说她要走了,去瑞丽江一户姓宋的人家,很苦,不想去,爷爷说,可以不去,她说不可以,然后就没了。当然爷爷出来后也没去瑞丽江找他,要去了就成了倩女幽魂了。

然后爷爷被放了出来,作为战犯继续批斗。跟东北的原配生活,离别时的年轻人,相见时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个奶奶说过那时她会给爷爷的棉裤膝盖放厚厚的棉花,批斗时要跪的,哥城才知道宁折不弯的爷爷也会受胯下之辱。妈妈说那时候爷爷有一次买了一瓶白酒,他从来不喝酒不抽烟,这次喝了一瓶酒,在一个荒凉的地方想上吊,有一个人路过,劝了好久终于把他劝住了,说他将来会好的,然后,一回身这个人就没了,或许是他喝多了看花了眼,要不还不成聊斋了。

家里对他的奋发向上的劲头是蛮佩服的,爸爸曾讲起爷爷是绝对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到市场上捡来不要的烂菜叶,养鸡,养猪。没事家里一个土炕拆了砌,砌了拆。反正是可劲折腾,不能闲着。爷爷曾说过,他的父亲可是要起早捡粪的,都是一种生活习惯吧。

然后是80年代,平反了,落实政策,分房子,住上了楼房,然后加入民革,政协,哥城3岁前还是吃窝头的,后来就好了。他因为会英语,先被一个补习班聘请教英语,然后自己开了学校。后来学校办的很好,叫中山业大,发大学文凭,你看看,还是忘不了当年的事,还是中山。从沈阳请老师,一天的讲课费就是100元,那时工资才多少钱啊。学生报名的很多,反正当时学费都是报销,也没人管贵不贵,很赚钱。那时开这种学校自己是开不了的,他是用民革的名义开的,看见赚钱太多,民革就另外委派了一个校长,把学校拿过去了,结果学校没多久就干不下去了。他就另外开了一家成人高考补习班,在一所小学里租的教室,办公室,办公室周末借给他的老朋友开诊所,耳朵上埋什么东西治白癜风,哥城很多故事都是在这间办公室听来的。一直到快80岁时,爷爷还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办这个学校。后来,我父亲自己做生意,家里条件更好了,他也干不动了,就在家颐养天年。

199几年吧,这个记不清了,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出一本诗集,应该是黄埔同学诗词选什么的,黄埔后人,家中应该还有这本书。哥城依稀记得在这本诗集上看到的最早梨花体诗,联欢会上遇谢公,谢公孙子很聪敏,可为一笑。祖父的诗,全文记不得了,只记得第一句是:怒潮澎湃歌未残。。。可为一叹。。。

乱改几句话,以为纪念,不管他老人家得到什么评价,哥城除了把他当作自己的祖父,也是由心底为他骄傲自豪,一如他看他的领袖。。。

世人笑他看不穿,他笑世人太疯癫,不见五陵英雄冢,无花无酒锄作田。。。。

————————————————————————————————————————————加个分隔线吧,先祖父的故事基本讲完了,这是一个传统儒家忠君报国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大时代里的一生。。。

我家也有不是儒家的,虽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家,也不太看书,可是哥城到觉得道家的思想,乐天知命,享受生活,珍惜生命对他很切合。他家里跟日本人做生意当汉奸,他自己在TG和GMD之间来回跑,这个人,是我的外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