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一》 -- 潘涌

共:💬146 🌺24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松树的风格》的解读完全错误!

第三,陶铸写出了只有毛泽东能够读懂的话:“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仔细分析《松树的风格》开始的四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显然是过门起因,用的词是“敬意”。作者写到:“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第三个自然段写的是大家熟悉的那段话,用词也是“敬意 ”:“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第四个自然段再次用到“敬意”:“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一三四段用“敬意”,第二段用词“敬畏”,而且十分独立简短显目:“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有再三思考后添加之嫌。我想今天我坐在小酒庄里能把这段点明看清,当年万人之上的毛泽东一定会心领神会。

敬畏是和敬畏之心连用的,也可以用敬佩之心,敬畏和敬佩两者都是动词,但敬畏之心更符合习惯。不能说敬意之心,这不符合汉语习惯。用敬畏之心/敬佩之心还是敬意,只不过是作者出于避免用词单调的目的,也许还有一些别的写文章的技巧在其中,但是,无论如何,和毛泽东简直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处的事情。

陶铸写出了只有毛泽东能够读懂的话:

既然只有毛泽东能够读懂,你姓潘的怎么能读懂了呢?

《松树的风格》明显不是为一个人所写,也就是说文中的松树明显不是一个人的代号,而是许多人,这是文章的后半部分直接表明了的,话说得很清楚: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呵!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目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不顾个人的辛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他们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又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具有这种风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就会越快。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