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也说威廉透纳——五四青年节的美术馆之行 -- 张声语
在麦克风发明以前,对于歌剧演员的基本要求是音量要大,保证歌剧院后排听众能听得见。有了麦克风以后,对于音量的要求开始弱化,所以气声,颤音等等新的表现手法层出不穷,目的是追求更强大的表现能力,表现更复杂的感觉。
同理,在发明照相技术以前,绘画的基本要求是具象,画什么像什么。照相机出现以后,对于具象的要求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追求表现更复杂更细腻的感觉,或者更哲理更深刻的思考。
传统油画,通常是在调色板上调好颜色,然后再用画笔把颜色涂在画布上。对于户外风景,尤其是企图捕捉描绘一瞬间光影的变化,这样的画法显得太耗时,不方便。据说Monet为了画“日出印象”,反反复复去赛纳河写生,体验日出后30分钟的光线和空气。
为了画得快,印象派画家们不再用调色板调好颜色再涂上画布,而是略微调和一下,就涂上画布,甚至先把原色涂上画布,然后在画布上调和。传统画家们认为这样的作品显得太粗糙,因为从细节上看,印象派的作品的确是很粗糙,体现在色块的分离,以及笔触的仓促。
但是色块的分离,和看似潦草的笔触,却具有强大的表现力,这一点,传统的画家们始料不及。如果说早期的印象派,如莫奈,雷诺阿,德加还只是小心翼翼地试探尝试这样新技法,那么后期印象派们已经肆无忌惮地挥舞手中的新利器了。
塞尚所谓form,讲白了就是塞尚眼里没有形体,而是众多色块堆积在一起,而塞尚的工作,就是研究这些分离的色块是如何纠结在一起的。所以有人说,塞尚实践的,是解构主义,虽然那时候解构主义理论还没有完整出现。
凡高的特色在于笔触,感觉就是把颜料像挤牙膏一样,直接堆积到画布上。
再以后,马蒂斯觉得莫奈的色块分离不过瘾,他的做法干脆是把形体切割成几个平面,而每个平面几乎用原色涂抹。
毕加索认为塞尚的form不够彻底,他把多个视角看到的侧面,摆放到同一个二维平面中去,号称立方主义。
立方主义的出现,使观众们广泛接受了形体的变形。而变形是个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变形的表达能力非常强劲,但是破坏性也同样强劲,因为它最终彻底颠覆了传统美术,尤其是绘画要“画得像”这个古老的传统,而这个传统,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美术的根基。
(今天时间有限,没有配图,配上图以后,前面的文字或许更容易理解)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猫帅看来这方面也很强啊。。。 史文恭 字114 2009-06-02 07:32:35
🙂那个书店不错,种类挺多的。 猫元帅 字32 2009-06-02 18:08:23
🙂总之牛人讲什么都很灵 ~ 2 leqian 字521 2009-06-02 00:05:25
🙂【原创】传统与革新
🙂那有了录音以后,音乐又往何处去? 胡丹青 字1151 2010-04-02 22:48:15
🙂希望邓大人能展开讲讲: 投入 字142 2009-06-04 22:36:47
🙂眯起眼睛看,远远地看,泪眼朦胧看,还有一绝招。。。 胡丹青 字28 2010-04-02 22:49:24
🙂那咱不成了被斗的牛吗?哈哈哈 投入 字0 2010-04-04 08: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