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得发慌玩“上访”(上) -- 月色溶溶

共:💬156 🌺66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闲得发慌玩“上访”(完)

上:链接出处

中:链接出处

下之一:链接出处

下之二:链接出处

那一次跟女副镇长“谈谈”以后,我是很失望的,觉得没戏了。心里有一点悲凉,有一点郁闷,也有一点无力。老百姓要做点事真是难,来回跑了这么多次,层层关卡,一个个软钉子。他们处理你的态度不违法不违规,可是需要你有太多的耐力和精力,还无处着力。

也许作为基层领导,有很多我们身处其外者不能了解的难处。可是,至少态度不应该是那样的。

有一段时间,这件事就那么冷了,好几个月没有任何消息。对上面是不是真的会派调查组会来,其实我也怀疑过:这么一个小村子的问题,上面真的会重视吗?真的会劳师动众吗?

可是,调查组倒真的是来了,而且,真开始查账。头儿又开始跟我电话,告诉我查出了很多白条,说了很多细节。村里帐本全搬出来了,在另外一个屋子里,调查组真的在查呢;村领导们去某某饭店吃饭,全是白条入账啊;太多白条了,甚至连发票也没;领导家亲戚借钱一直没还;有几笔钱来无踪去无影;那几天,村里书记、村长,甚至会计,多么的茶饭不思惶惶不可终日。。。

账查完了,调查组走了,不久,村里几个主要领导被上面“请”去了。是调查?是问话?对于到底查出来了什么,结论是什么,连村民也稀里糊涂。反正,在老百姓的嘴里,他们是被“抓”起来了。

不过,没几天,他们又被放回来了。该赔的赔,该退的退,他们也不去村里“上班”了。这算是“停职”,因为是村民选的,要再被“选下来”。毕竟是离老百姓头顶不到一尺,比芝麻还芝麻的“小小官”,其实还是老百姓。大概也没犯要法律严惩的“严重”错误,上级对他们也是能宽则宽,惩戒了事。镇里的领导们,更是毫发无伤。

至于村民关注的土地价格问题,也有了说法。那时候正好有一个“政策”出来,说是卖地款到农民手里必须达到一定比例。镇里就势配合这个政策,分给农民的卖地款翻了个倍。所谓朝三暮四暮四朝三,钱毕竟比原来多了,村民们觉得那是自己斗争得来的,就把这件“上访”的事当“胜利”计了。

我还是高兴了一下的,好象都有了说法,卖地钱补上了,村干部也告倒了。可是后来又高兴不起来了,心里有点沉沉的,也说不出什么理由。只是从此对中南海政策的信任,不会延续到基层了。这个基层,从县级开始,看来都是些烂人。而似乎好多事又得经过这些人的手,想到这里,就难于释怀。

那些被镇里“囤”起来还没买主的地怎么样了呢?其实我也是后面几年才陆续知道的。因为这次“上访”的因缘,我一直对他们村比较关注,见到那家亲戚的时候也常常问起。到他家去,走在那儿的路上,即使是现在,也会有曾经上访的村民点头问好。

据说,那些被“囤”起来的地,现在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真的被卖给了工业区的企业。另外一种呢,镇里村里其实在打擦边球,干起了房地产!镇里现在提倡农民住宅统一规划,各村统一建造了整齐划一的农村别墅,分配给有改善住宅需求的农民。这“建造和分配”的过程,可就有很多猫腻,镇里村里又可以上下其手了。

首先,是建造。那种农村的别墅,我以前贴过,是这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幢房子,一般三四五百平方,纯建筑价格是多少呢?根据建材市场的波动,据说15-20万足够了。那么村里分给农民要多少钱呢?起先,是27万,后来,据说是地块好的地段,40几万。而以前,村民申请宅基地自己造房子,给村里的宅基地费只要几千就够了。那本来就是农民应得的权利,却多花了钱,油水就这么出来了。

其次,是分配。20到40几万,看起来钱不少吧?吃了亏,农民得很愤怒吧?可是我告诉你,村民们却拼命出钱抢这些房,就怕挤不进去。分配时村里规定,看谁家住房困难谁家就先得。这个住房困难呢,是按在村里的房子算的,自家买的商品房不算。哪怕你买了十几幢,要是在村里房子小或者没房子,那也算“无房户”或者“困难户”,优先排上。

于是,前面一批分下去了,有一些是真的住房困难的农民,可也得家里拿出20几万。后面几批分房呢,慢慢就“漏”了,有办法的就开动脑子活动上了。比如,有一户老板,本来家里很多房子,而且就在村里,按理根本就不可能排上了。可是经“高人”指点,他临时想办法,让招了上门女婿的女儿火线另立门户,然后再找了镇里领导帮忙,就在大家抽房号的前几天,把名字排了上去。

再比如就我家那亲戚,本来也是没份的。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上台的书记跟他一个朋友是亲戚,他也排上号了。还有一个从前生产队的“小队长“,家里只有一个独养儿子,横三间三楼三底的大屋,也愣给排上了。

奇怪的是,村民们上访时闹得厉害,这次分房,却只背后说几句,当面也不明白说意见。是怕得罪人?

最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在分房“招标”上。分个房子招什么标啊?能排序就排,实在弄不清,抓阄不就行了吗?谁抓到前面谁先挑,多简单。但事情是这样的,那一回分的房子,隔条马路分两边造。大家都喜欢马路右边的,房子大,材料好,院子也宽敞。一时争执不下,村里又想出了生财一招:招标!谁出的钱多谁家先挑右边的!那右边的只剩四幢了,也就是说,在底价之上,谁家愿意加的钱多,谁家就先去挑右边的房子。那么最多就是四家能挑到右边的,这左右房子可一共有二三十幢呢。

结果,愿意出更多钱去招标的一共有十几家。那天,招齐了人,大家一起在村里开标。每家在那儿写小纸条,说自家愿意加的钱,写完就去交了。我家亲戚那是志在必得,他知道标到右边的房子不难,但是标到第一最先去挑还是比较危险,因为前面说的那家老板也在。那四幢房子,最左边那幢谁家都想要。

不过,他已经跟书记打好了招呼。书记那次可真是尽心尽力啊:他看了那些先送上来的小纸条,然后竟然手机短信悄悄发给我亲戚。告诉他,老板家写的是六万八!当然,他一边发短信,据亲戚说也是脸紧张得通红的。

于是,我家亲戚考虑了一下,保险起见,写上了八万二。结果,他当然是第一,那老板家第二,据说老板的老婆当场气晕啊。。。后面呢,还有个六万多,一个四万多,这四家瓜分了那四幢家家盯着的房子。

房子分好了。村里凭着“招标”的妙计,又白白多得了20几万。

据说,现在村里还打算造不少房子。现在只有村民能买,以后造多了说不定连外人也能买了,那就跟商品房差不多了,真是生财有道。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房子怎么说造就造呢?国家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是这么随便的吗?

这一回的上访,以及后面分房的事,让我越来越糊涂。政策糊涂,人也糊涂。中国的事,也许就是这么说不清楚的。

(完)

元宝推荐:橡树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