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1958年反教条主义的最新资料 -- duanjian

共:💬94 🌺10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试着答复几句

关于为尊者讳问题,这个是国内传记的通病,彭传自然不能免俗,书中有些地方存在这种情况是不难想象的。但我们读书并不是要全盘接受书中的所有观点,而是有所比较和选择的,如果想全面的了解人物,就要多读书,以了解各方面的观点和材料。记得以前的河友温相曾经说过:要了解毛泽东,至少要读200本和毛泽东相关的书(传记、年谱、文稿、专题研究著作文章等)。原先我觉得颇为夸张,但越是读的书多,越是有同感。因此,如何了解和评价彭德怀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的作为和作用,不是读一本彭德怀全传能解决的,而要多读多看多比较才会有更客观的结论。

关于蔡铁根问题,蔡铁根是在大会现场,当面站出来反驳一些人的言论时被人们围攻批斗并抓起来的。如果您读过一些关于历次运动(从整风到文革)的回忆录,就会发现这种现象几乎是历次运动中基层斗争中层出不穷的场景,在群情激动的时候,如果有人逆流而上,随之而来的基本都是灭顶之灾。远的不说了,就说前几天社会和时事版讨论杭州撞人案,alarm网友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结果引来很多人围攻,在我看来就颇有一些“运动了”的感觉。因此,蔡铁根遭遇的根本原因是“运动”和“斗争”,是群众运动中的典型场面,而并不仅仅是某个人的问题。人在“运动”和“斗争”中,会被其异化,而这正是很多悲剧的根本原因,推荐您看一下《浪潮》这部电影,其中有个场景,就是某个学生当场质疑老师,结果被众人捆绑起来审判的,很有现实意义。

关于刘伯承问题,我一直认为,刘帅是一位智者,从反教条主义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举个例子,李新在回忆录中谈到人民大学的三反运动,运动开始时,各级领导号召大家起来揭发,但学生们对吴玉章等三位校长似乎意见不多,但范长江到了人大领导运动后,自称是中央派来的,就是来检查三位校长的,给群众打气撑腰。于是群众立刻发动了起来,给三位校长贴满了大字报,说他们官僚主义严重,浪费严重,甚至群情激奋地要到城内的校部请愿游行,要求校长回答问题。李新去劝阻学生时,学生们对三位校长的意见很大,各种质问层出不穷。事态平息后,吴玉章和三位校长当众做了检讨,吴玉章的检讨很艺术,结果前几天还气势汹汹地要斗争他的学生们给与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而另一位校长的检讨引得群情激奋,被学生们揪住不放,重新检查后方才勉强通过。具体的过程很精彩,对于我们了解群众运动也有一些教益,具体的可以参阅以下地址:

外链出处

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军事学院是焦点和重点,作为“教条主义大本营”的老领导,夸张一点,作为军队院校教育的旗帜,刘伯承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也是领导和群众不会答应的,而刘帅的态度和做法是非常智慧的,抱病做检讨,而且检讨的内容也算上纲上线,一下就平息了人们的情绪,得以一次过关。试想一下,如果刘帅的检讨以客观的角度来阐述教条主义问题,会引来怎样的结果,会不会是群起而攻之呢?记得某位名人说过,身处狼群时最好的办法是跟着狼群一起嚎叫。作为对照,庐山会议上,7月23日,毛泽东讲话后,聂帅见到彭总后就劝彭总主动检讨,可见聂帅也是一位智者,而彭总却不服气,还要辩驳,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以前我总相信“真理越辩越明”,颇喜欢与人辩论,但上网多年后,我发现只能是“对可以言说者言说,对不可言说者沉默”,因为网络上不是“真理越辩越明”,而是事情“越描越黑”,当年的运动时恐怕也是一样的。因此,大家对刘帅的检讨报以掌声,不仅仅是因为刘帅威望高(元帅们威望都很高啊),更不是因为大家同情刘帅,而是刘帅用他的智慧化解了这场危机。当然,毛泽东和彭总等没有对刘帅穷追猛打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彭总不批刘帅,庐山后军委扩大会议的境遇会好吗,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吗,恐怕不会的,该怎样还得怎样。举个例子,总理的威望够高吧,群众基础够好吧,结果1957年反“反冒进”,1973年反“右倾投降主义”,总理检讨了一遍又一遍都不能过关,直到“足够深刻”了才告一段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