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 -- minotaur

共:💬112 🌺31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论袁崇焕的蓟门之失之十一

打仗这事情最像下棋;本质上是残酷的生存/胜负游戏,和其他的社会活动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不能悔棋,演员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还可以向公众道歉;可是打仗,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往往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要成为一个好棋手的话,最重要的是不能自己在那里一厢情愿, 必须得站在对手的角度去思考什么对对手最重要,对手下一步会怎么走,这也是围棋的格言"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也"。举个例子,国共内战,东北对国军来说是散地,对共军却是根本,所以内战一开始国军就不应该玩什么全面进攻,而应该重点进攻东北。

看破了对手的意图之后,一般情况的做法是尽量不能让对手如愿,这才是上策。比如解放战争中国军在陕北总想找中共主力决战,结果共军偏就不和它决战,到处兜圈子,等国军累了,就在国军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动袭击。

在分析战争双方决策的时候,我们假定无论是袁崇焕也好,后金军也好,决策者们都是有理性的人,就是说他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做出的。比如袁崇焕,按照边事小记的记述,他不但有若干幕僚,而且重大决策还要集合诸将一起商议,然后他最后决定拍板。基本上,在这次追击中,几个关键性的决策,比如一开始是趋蓟州还是遵化,敌人潜越后是“间路绕出敌前”还是尾追,在河西务的时候是趋敌还是趋京师,袁崇焕采纳的都是多数人也即武将集团的意见。这样的推论是,他们的每个决策,虽然从事后角度看不一定正确,但在当局者迷的情况下设身处地地着想应该都是有充分理由的,是在和其他方案对比之后获得了大多数人认同的抉择。

下围棋的有个名人叫赵治勋,某些围棋评论家评论他的棋,说这样下不对,应该那样下。他很恼火,说局外人确实有旁观者清的一面,但是更主要的是不负责任,他们没有当事人背负的沉重的胜负压力,怎会知道俺这一步的背后所包含的大量的计算,怎么能确定他们的方案就一定就比实战好呢?

如果不同意决策人的理性这一假设,当然是可以的。比如认定袁崇焕是个白痴,做事情随心所欲,掷骰子掷到河西务,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一切都能解释的通。或者认死了袁就是想卖国,为了后金一心一意把部队拉到河西务, 也没问题。只是这样有点简单粗暴,有点像信主的把一切难题都推给上帝一样,是不愿意动脑筋深入思考的表现。

胡乱议论了一番,现在回到正题,分析一下后金军偷越蓟州后,双方的战略心态。

此时,对后金来说无疑是个机会,因为袁崇焕军从龟缩的蓟州城里终于钻了出来。后金可以设法布置消灭尾追的袁崇焕军,因为后者追击的人数并不多,按照后来北京广渠门之战的人数,大约为一万五千人。而后金如前面分析,大约有二至三万人。或者,利用骑兵的速度优势闪击蓟州,打开后路。

但是后金这两件事情都没做。我认为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蓟州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后金宁锦失利后对攻城的阴影一直没有消除,后金克遵化城之际,皇太极"谕众大臣曰:数年来我之军士皆怯于攻城,况此城较前所攻之城更坚固"(满文老档950页)。蓟州城池可以说是非常坚固,在袁崇焕到达蓟州之前,后金并没有乘胜攻打蓟州;袁崇焕下狱之后后金也没有攻打蓟州。直到 1642年清兵出入中原如同自己家一样的时候才攻破并屠城。

那么,就剩下消灭袁崇焕军这一选项了。对后金来说,与其等到袁崇焕军在广渠门背靠城池列阵的时候才去进攻之,似乎还不如在蓟州附近下个套寻机消灭之,也许结果会更好。

反过来看袁崇焕军,因为之前袁崇焕分兵把口(或者说遣散援军)的失误,导致袁崇焕用来追击的兵力严重不足,目前这点人数追上后金然后野战胜算很渺茫。尤其之前不久有赵率教的骑兵部队孤军冒进在遵化全军覆没的前车之鉴,对袁崇焕军一定有相当大的心理影响。

后金军既然没有反过头来试图吃掉袁崇焕军,推论是其把握不大。一方面大约是袁崇焕军肯定是非常小心,只要后金一反击,大概会立刻缩回附近的城池固守,万一后金三五天内攻不下来,这是很可能的,那样后金就非常危险了,因为后金没有后勤。而且,就算后金想做圈套都不行,因为袁部胆小不一定会上钩,没两天后金自己的粮食就耗尽了。总之,这一切应该是后金潜越的后果,没有携带充分的给养和辎重,严重地限制了后金的战斗力。

所以,此刻对后金军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尽快解决给养。

而此刻,在通州,河西务一带,有成千上万的运粮船正被冻阻在冰面上,是后金的绝佳目标。

这些堆积如山的粮草物资,是这段时间除了后金入侵以外,明朝政府最主要头疼的事情。

我们先看一下崇祯长篇的记载。因为明朝的低效率加上天气原因,在农历十月底十一月初的时候,漕粮并没有运入北京,都堵在运河上,那边京师的太仓几乎告罄:  “十一月初三,会九乡科道齐集中府各抒己见。礼部尚书何如(打不出来)、太子宾客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右侍郎周延儒,同议得守法多端。最急莫如粮。今太仓无宿储,民间无盖藏,而冻粮露豦河干,即发兵防守,能制胜乎?不若行启运近各城者,即贮各城;近都城者,即运入都。”(崇祯长篇1572页,兵部尚书王洽疏)

当时动用民工车马日夜搬运,但还是来不及, 有人建议就地挖坑埋了。(初八戊子),刑部尚书乔允升疏,“通州一带国储四百万新集堆集如山, 冻阻河上,搬运不及,宜挪借应援众军使之果腹奋勇,或给营兵守城,或掘地窖以盖藏。”(崇祯长篇1566页)。

那边,明朝政府要求边防军严防死守,不能让后金军进来: “(初四甲申)谕刘策耑责道臣许如兰严督将领分守各口,据险堵拒,以匹马不入为功。若纵入内地,以失机论”(崇祯长篇1558页)。这也是袁崇焕分兵把口,不令敌越蓟西一步的指导思想(后面会详细讨论)。

十二壬辰, 兵部尚书王洽呈上一个长篇报告, 汇集了下面的讨论结果和建议。其中,"吏科都给事中陈良训、户科都给事中解学龙、吏科给事中孔文诗同议得: 漕米敛西岸, 若天寒水合, 寇骑长驱可虑...不如京营军士各与三月米票, 而晒扬加尖等项悉以授之" (崇祯长篇1575页)。大意是说,漕米聚集在运河西岸,万一运河的冰实了,后金骑兵就能直接过来了,不如给京营兵每人三个月米票,大家分了吧。老实说这主意确实, 有点像我听过的一个笑话,说一个马车路上遇到了强盗,被逼迫将所有的钱财交出来。这时有个人急忙递给前面的一个人一摞钱,说,这是我以前欠你的一万块钱,现在还你了。

到了十六丙申,大约搬运了一多半,"户部疏言,京仓所贮粮米近二百万,可供十月之支。惟煤炭素无..."(崇祯长篇1580 页)。这些漕粮供应的不仅仅是京师还有京师周围其他府县,此刻只能优先供应最近的北京等几个城市。然而还有大量的粮草等待搬运。十七丁酉的时候大约冰冻得很坚实了,有人提议造冰爬犁之类的东西: "江西道御史饶京请制冰床,从冰上运冻阻船粮,章下所司"(崇祯长篇1585页)。

后金的迅速逼近,导致漕粮的搬运工作停止。后来袁崇焕下狱之后,后金军在十二月二十二日,攻克张家湾,烧毁了千余粮船。

后金数万人马,每天的粮草消耗,差不多相当于明朝的一个小县城,此时,有两个最明显的目标,一个是通州,一个是河西务。后金军的主要麻烦是尾追的袁崇焕军还有侧面的满桂侯世禄军。从满文老档的叙述看来,后金很可能在这个时候对袁崇焕军作了战略欺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