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民主的价格 -- yhz

共:💬198 🌺38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虽然这和主贴的内容关联不大,但是也可以稍微说一下

其实对于政治或者社会决策体制方面来说,我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非专业人士。所以我对这类对于我而言的非专业问题,一般仅局限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至于如何解决问题,其实我认为这还是应该由相应的专业人士来负责,让我这么一个学物理、学通信出身的人来弄这个,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极端点说,也许我发现的这么个问题,在人家专业人士的眼里,早就研究透了,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既然如此,我所谓的“解决方案”,自然就成了无稽之谈了。

不过既然你问到了,又仅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聊的话,说一下我的一些很粗浅的看法也是可以的。不过不要当真,也不要太追问细节,有些细节我自己也没有仔细考虑过利弊得失,只是直觉上感觉上这么做应该会比较好。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给这个小圈子决策权,还是将这种小圈子作为一种智库的形式?

对于智囊库之类,经常不在其位,而又夸夸其谈的发出各种耸人听闻的意见和言论(抱歉,这可能是我个人的一些偏见)的组织,其实我不大感兴趣。我个人的想法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小圈子,和另外以一定方式更换的非专业人士的小圈子,共同决策。这样既可以是决策结果体现专业性和持续性,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4年之后就不管洪水滔天的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你所提到的小圈子利益的情况。甚至可能可以参考不同的行业协会组织这样的专业圈子,当一个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这个问题相关行业的自然是专业人士,而其他行业的成员,自然就是非专业人士了,按照一定比例随机选择,自然就组成非专业人士的圈子了。

这种“小圈子”模式要想达到你所预期的目标,理论上只有一种可能:它的组成人员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私利、完全没有可腐蚀的弱点、并且具有高度的智慧,也就是古代传说中的“大圣大贤”、或者现代传说中的“特殊材料做成的人”;同时,这样的人要有一定的数量,以便处理各种社会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我相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不是完全不存在的话)。

此外,一般而言,在决策结果不完全由决策者承担的情况下,决策者的数量越少,就越容易被收买,那么“小圈子”模式还有一种更加糟糕的蜕变可能性就不问可知了。

被收买或者出于私利的这个问题,首先,小圈子的小,是相对于社会全体而言的。对于大国而言,这个圈子里的人数,其实并不会很少。其次,不同的圈子,分散在不同的行业中,有不同的根本利益出发点,要想完全收买或者收买大部分,要做到完全不知不觉的收买,难度也是极大的。最后,既然有了小圈子决策机制,自然也必然要有相应的解散-重建小圈子的机制。这个机制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商榷,例如说相应的监督机构来发出动议,全民投信任票等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