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眼看文革 2】习近平的自述及其他 -- 柳叶刀

共:💬341 🌺1298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小眼看文革 2】劳模的遭遇

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按岁数他该是我叔叔,论辈份他的妈妈叫我妈为姑婆,老一辈规矩多,年轻人再按辈份称呼就不好意思了,所以我们就来了个折衷,互相直接叫名字,我叫他“依伙”,他叫我的小名。其实虽然他母亲一直坚持叫我妈姑婆,我妈一直称他妈为三嫂的,因为他爸在家排行老三。

依伙的父亲早年病逝,抛下他们孤儿寡母二人相依为命,靠着他的母亲给人帮工、做女佣勉强度日。

福州解放了,依伙也成年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人民政府将几个小型肥皂厂通过公私合营的形式扩大为福州制皂厂,依伙进了制皂厂当工人。

他家离我家不远,虽说是远亲,但毕竟是门亲戚,他家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会来找我父母看看,我父母亲工作忙,家里有事也会找他母子帮忙,所以两家走的挺近的。还记得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没有原料,制皂厂停产了,有肥皂票也买不到肥皂。为了解决居民的生活问题,市里花了外汇从香港进口了一批肥皂,制皂厂的职工优先供应,他们娘俩省下自己用的,给我们家送来。那种肥皂有点半透明的,看起来挺好看的,其实是劣质的,一泡水就全都碎了。

依伙就像他妈,人老实,干活肯下力气,从不偷奸耍滑。尊重师傅,尊重领导,厂里的事就当家里的事一样,谁都喜欢这个勤快的小伙子。慢慢地,从班组的积极分子到车间的劳模,他也成了厂里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后来也入了党,并被推举为厂劳模,区劳模。省辖市的区,大约相当于县级吧。说实话,依伙的荣誉完全是靠卖力气挣来的。

可能小时家里穷,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底子就不好,加上以前干活太卖力气了,人到了中年,依伙的身体大不如前了。厂里领导照顾他,让他到了厂里的食堂当了司务长。金子到哪儿都发光,依伙在食堂也照样干得有声有色。

两年过去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拿起笔做刀枪,厂里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上开始出现了依伙的名字。最开始的时候只是说他光拉车不看路,后来就说他是厂里走资派培养起来的假劳模,再后来甚至说他在食堂贪污了。在批斗厂长和书记的大会上他也被拉上陪斗了。

有一次他到我们家来,说起挨斗的事。他说象姑婆公这样的医生都被斗得这么残,他这样算什么?再说他做的事大家都看得到,他们说他是假劳模,他就成了假劳模了吗?他只是对那些人说他贪污耿耿于怀。他说:“我要是贪污一分钱,我就不是我爹的儿子。”

那些人当然是胡说八道,哪有丁点证据?后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只是依伙身体更不行了,几年以后,他就因肝癌去世。

另一个劳模的事。

他是我一起插队的一个兄弟的父亲,年青时在一个国民党的县党部当过秘书,其实就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差事,三反五反时审查过,确定没有问题的。因为做事兢兢业业,他被评为一个市局系统的劳模。

但是文革时说他是漏网反革命,最后导致全家被押送下乡,还算高抬贵手,被送到了我们那地方,让他们全家团圆。我们呆的那地方已经是山沟沟了,他们却被送到了离村子十几里地的耕山队安家。两个五十来岁的老人,加上两个不到十岁的小丫头,就靠我那个兄弟和他的哥哥养活全家。

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难的,两个壮劳力,养活六口人,许多农村家庭还不如这样的呢。但是要知道,城里人刚下乡,什么农活都不会,自己养活自己都困难,还要养活全家,那时真的艰苦。

直到八十年代,才平反回城。老人们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