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就是给一些人找恶心来了 -- 柳叶刀

共:💬272 🌺708 🌵1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第一个问题,纯粹从逻辑角度,我再提三点

如果老兄反感我那个“强词夺理”,那么我收回,并道歉。下面再说说我对第一个问题的想法。

第一,那篇文章只比较了80-98年这个阶段中,中国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增长幅度,却没有比较66-76年这个阶段的。假如在这个阶段中,中等收入国家的增幅也很大,那么,文革在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技术指标上优于80-98阶段的结论就不成立或遭到弱化。

其二,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吧,我们公司先后裁过两次人了,前后加在一起裁掉的人是公司员工总数的6%,有一种普遍的wishful thinking是:如果每个人都接受6%的pay cut, 那6%的同事就不会落到被裁的命运。

可见,社会成员乐于承担较小损失以避免部分同类遭到悲惨命运。

假如您有异议,我们不妨开一个投票贴,让河友来投票,在以下两个社会环境中做个二选一:

(1) 社会环境A,人均预期寿命73岁,但每年有0.1% (千分之一)的人被迫害致死或在武斗中死亡;

(2) 社会环境B,人均预期寿命70岁,没有A中那种0.1%的横死率。

看看河友们选哪个。

第三,一个人对活到70岁还是73岁这样一个差距更为计较呢,还是对衣食住行质量很低 与 衣食住行质量较高这样一个差距更为计较呢?请注意,这里面,前一个问题是70岁与73岁的差距,不是40岁与43岁的差距 --- 不同的年龄段,对于人们的取舍意义决然不同。

---------------

再笼统地说三点:

1. 人均预期寿命的确是衡量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能机械化地看待和运用这个指标。diminishing return effect 不可不察。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一定数值后,这个指标的意义会大打折扣。你在20年中让一个社会的人均预期寿命从55岁长到65岁,这个意义极其重大,但你在20年中让一个社会从70岁长到80岁,这个意义就没有前者那么大。

2. 您不是毛左,我也不是毛黑。我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的推崇,河里老人心里都有数。

3. 对改革开放时代 与 文革十年 的比较,应该是全方位的、整体的比较。拿局部得失进行比较,很容易失之偏颇。更遑论拿A时代比较拿得出手的方面来打压B时代不够理想的方面了。所以您让我尝试就这个问题为改革辩护,我认为这种局部的比较,合理性比较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