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日志随笔短平快-by 老马丁 -- 老马丁
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想法,你看,这是有遗传优势的,就是只对“自己人”好。一开始,是对自己一家人好,这样有助于家族的兴旺,然后社会化到对自己同乡比对“陌生人”好,接下来,就出现的“族群”的差别,因为差别对待可以确保施恩和感恩的范围比较集中,你想,老乡总会对老乡照顾一点的吧,而且可以互相指望的。说起来,就是这种行为模式的遗传优势比较大,就流传下来,变成了习惯。
接下来要说的就可能有点“政治不正确”了。当社会化扩大到一定程度,互相交往的人太多了,多到了有时候很难从表面上分辨自己人和陌生人。而这个区别挺重要的,因为对陌生人的了解太少,无法揣测一个陌生人的”人品“高下,就很难决定是不是应该对他\她好一点,怎么办呢?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以貌取人咯。
不是有这么一个说法,人心好,面目也会渐渐柔和起来的吗?这个我是相信的,心气平和的人是会在细节上让人感觉舒服的。而也些脸怎么看都有凶相,这个嘛,有多可靠就看你阅人多寡了。所以呢,ppmm总能得到多一点别人的关照是有道理的。人长得漂亮还是有用的,如何变得漂亮呢?心美人自然美。
然后继续哦。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粗暴的方法区分。人总是有物理上的区别的,任何一个区别都会被人用来区分他和我。我说几个,高矮胖瘦没什么说的,最有争议的一种区分,就是肤色,却也是最有效的。和自己肤色相近的,总被认为是自己人,于是,施恩报恩的几率总要高一点。种族歧视的基础其实既古老有简单,那就是对自己人好有利于自己族群的遗传优势,偏见的另一头就是被歧视的受害者。白为什么好过黑?记得电影"Philadelphia"里问过这个问题,他们是到字典里去找答案的,因为字典里和白关联的都是纯洁啊之类的好词,黑呢,可想而知。没听说过”白手党”吧。其实,几万年前非洲草原上很可能是皮肤白的人被歧视得不得了。好了,不发挥了,the key is,肤色只不过是凑巧或者最容易拿来区分人群的特征,区分人群为的是保证优势人群的遗传优势,对人一视同仁就是做“老好人”,好是好,但是生存能力低下。我再声明一边,只是学术上的讨论,而不是为种族之间的差别对待提供理论依据,只不过,理解得更深刻有助于解决问题,不是吗?这一点,我应该比Larry Summers聪明。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也拿来区分人群。卢旺达的胡图族和图西族,本来压根就没有“族”的区别,是英国殖民者为了方便殖民想出来的举措,就是选稍微白一点(因为跟他们像一点容易沟通?)的人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可能本来有些人就比其他人更有钱一点),帮助英国统治,剩下其他人就是那个族的了,具体谁是哪个族我记不住,压根没必要记这个名字的差别。那有的人黑白实在太难看出区别怎么办?西方人就是喜欢量化,于是,统一标识,那游标卡尺量鼻梁的宽度,again,我忘了宽的“好”还是窄好了,估计是宽好吧,英国人自己大鼻子那当然鼻子大好咯。这样就分开了,于是指挥一帮人杀另一帮人,不需要多久,"民族仇恨"就制造完毕了。
这,用来区分的差异留心一下,还真不少。口音、但双眼皮、眼睛\头发的颜色、鼻子\耳朵大小,这些还算是外在的。还有更多外面看不出来的差别,比如,哪个学校毕业的啊?房子买在那个区啊?开得什么车啊?会不会吃artichoke啊?再下去,我也不知道再下去会怎样,大一统还是差分更细化。
印象深刻的是电影Hotel Rwanda里说的,哪怕明天一早醒来所以人的外表的差异一下子全部都消失了(thank god, or damn god?),中午之前,人们一定已经找到新的方法区分“族群”了(只要有人愿意这么做)。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现在这种动态的模型基本上全是数值模拟了。 老马丁 字28 2009-04-15 17:40:37
🙂博弈论开篇貌似就是这个 tinyppm 字22 2009-04-14 20:43:09
🙂顺便看看同人于野的这个贴子,有意思。 1 老马丁 字76 2009-04-14 17:37:33
🙂这也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而其中一个推论是
🙂数字化的好处 2 ye3 字228 2009-04-10 16:14:48
🙂是。 马大善人 字314 2009-04-17 23: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