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千古奇冤:崔浩之死(1)足智多谋 -- 司马水镜
一,前言
南北朝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期。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有两个:为君者符坚;为臣者崔浩。
450 年夏通往北魏平城南面刑场的道路上,一大队皇家禁卫军押禁着一个个囚车。第一囚车里载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囚犯。囚车被押送到平城南郊,囚车还未停稳,押车的几十名士卒对着囚犯轮流撒尿,囚犯悲惨地嗷嗷呼叫,路上的行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个备受凌辱的囚犯就是崔浩。
崔浩出身北方高门士族,其父崔宏,就已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累官至吏部尚书、大人,赐爵白马公.而崔浩比他父亲更有才华,魏书中更是如此评价崔浩:“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也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刘邦之张良,刘备之孔明,符坚之王猛。是南北朝时期第一流军事谋略家(我以为排在王猛之后,位列第二)。在北魏进击柔然;灭北凉,灭夏国,灭吐没骨部落、灭吐谷浑国,统一中国北方的过程中,无不闪现着崔浩超人智谋的光彩。他不是领兵的将领,是军师,谋士,北魏的重大决策他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这类人比起将领容易善终,然而,其死事却惨极人寰,每当回顾这段历史,不能不让人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二,看好刘裕
泰常元年(416)八月,东晋太尉刘裕北伐后秦,水陆并进。晋军势如破竹,后秦连连败退。泰常二年(417)三月,刘裕率水军自淮、泗入清河,准备逆黄河西上,为顺利进军关中,刘裕派人假道于魏。明元帝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北魏满朝
公卿大臣群起反对,认为刘裕此举比定图魏,应该出兵阻止刘裕军队沿河西上。只有崔浩崔浩站出来反对说:‘目前柔然不断向我侵扰,国内缺粮,我们不宜出兵迎敌。如果向南出兵,则北寇进击;如果出兵救北方,则东方又面临危险。因此,不如借道刘裕,纵其入关,然后堵塞其归路。这样就像卞庄打虎,专等两虎咬斗之后再动手,就可以一举两得’。明元帝还是担心中了刘裕之计,最终没有同意崔浩的建议,派司徒长孙嵩带领步骑十万人驻于黄河以北,并派出数千骑兵于黄河北岸跟随与监视刘裕军的西上。
刘裕进军受阻,遂于四月以车兵弓弩兵及长矛兵等组成“却月阵”,魏军以3万骑进攻,大败而归,阿薄干等被斩。明元帝闻魏军惨败,后悔不迭,恨不能用崔浩之计。
等到刘裕兵临潼关时,明元帝又问计于崔浩,崔浩回复说“后秦皇帝姚兴一死,二子交战,众叛亲离。刘裕乘其危前去攻打,兵精将勇,以我看来,必胜无疑。”,他又预料刘裕不会久留关中,将来必会篡晋,而‘夏国国破家覆,孤子一身,依附于姚氏,受姚氏封荫。但却不思报恩,而乘人之危,纯是小人,虽能横行一时,但最终要灭亡的。关中比定为陛下所得’,他分析北魏自己的情况时说“我们兵马虽强盛,但没有韩信、白起那样的将领。长孙嵩虽有治国才干,但无带兵进攻的能力,不是刘裕的对手,而且我们西有夏国,北有柔然,这两个敌人还存在着,我认为等待一下,看一看形势再动,也晚不了。”这一次,明元帝拓跋嗣完全赞同崔浩的策略。历史也完全证明了崔浩的预见。
崔浩一向对刘裕评价很高,明元帝拿北魏最敬畏的慕容垂和刘裕比较,崔浩说:“刘裕比慕容垂强。慕容垂是靠父兄之影响,重新恢复其大业,民众很容易归顺,就像萤火虫借助火光,稍加倚仗,就易成就事业。而刘裕却是从寒门中奋起的人,不阶尺土之资,不因一卒之用,奋臂大呼而夷灭桓玄,兴复晋室,北擒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由于崔浩的努力,北魏没有与很最鼎盛时期的刘裕决战,保存了实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三。巧取统万
太武帝拓跋焘(佛狸)即位后,面临一个重大决策:先灭夏还是先伐柔然?鲜卑将领们一致主张打柔然,原因很简单,他们贪的是可以俘获大量人畜,他们怕的是统万城坚固难攻。崔浩却没有那么短视:“柔然来的时候,像飞鸟一样霎时集结;去的时候,也像野兽一样霎时逃散。用大军追赶,一定无法追上,如果用少量的军队追赶,又无法把他们制服。赫连氏土地不过一千里,政治残暴,刑法酷烈,得不到上天保护和人民的拥护,应当先讨伐赫连氏。”
正好几个月后,大名鼎鼎的赫连勃勃死了,其诸子争权,拓跋焘便欲大举征夏,可是还是有些信心不足。这时崔浩搬出了他绝活:用‘星象’作为佐证,说明‘利以西伐’,由于崔浩在明元帝时期就以‘灵验’异常的占巫著称于时,因此佛狸深信不疑,于是亲率大军进击统万城,这次虽没有攻占统万,但消灭了夏国主力,赫连氏只有守孤城等死的份了。
第二年,拓跋焘再攻统万,这次崔浩献计说:‘我们如果十几万大军全部抵达夏都统万城下,夏王赫连昌一定害怕,就更不敢出城作战了。我们应采取‘以强示弱’的策略,只派一支精锐骑兵,把辎重留下,这样夏王赫连昌就不会害怕了,很可能出城与我们交战,想趁机消灭我们的小部队。这样,我们与之决战,一战而胜,统万城唾手可得。’于是拓跋焘决定留下辎重,率领轻骑兵三万人,加速先行进发。到达统万城后,拓跋焘将大军分别埋伏在深谷之中,只派少数部队来到统万城下。可是赫连昌不上当,于是崔浩献计,让军队撤退,让将士向西大肆劫掠居民,还故意让犯死罪的士卒逃走报信。于是赫连昌终于上党,以为‘北魏军的粮草已经用尽,军中士卒每天只吃菜,而辎重补给还在后方,步兵也未能赶到。‘于是引兵追击,诱敌出洞的计谋终于成功。
魏,夏两军决战之时,突遇风雨,飞沙蔽天,魏军逆风,不利作战,拓跋焘也马失前蹄,险些被俘,宦官赵倪,精于占卜术,他对太武帝拓跋焘说:“如今风雨是从敌人头上袭来,我们逆风,敌人顺风,这表明天不助我。更何况我们的将士饥渴交加,希望陛下暂时避开他们的锋芒,等以后再寻找时机。’此时千钧一发,稍有迟疑,全军溃败。崔浩挺身而出,厉声喝止说:“这是什么话!我们千里而来,自有制胜的策略。敌人贪图眼前的胜利,不会停止追击,也没有后继部队。我们应该埋伏一支精兵,适时出击,向他们发起突然的进攻。刮风下雨,乃自然现象,怎么可以认定是天不助我?!”。于是拓跋焘重新部署,全力反攻,夏军终于撑不住,全军崩溃。夏主赫连昌来不及跑进城,于是便逃奔上邦。
用来‘统一万邦’的天下第一城到了几乎没有人防守的地步,北魏终于进入统万城。赫连勃勃如果在天有灵,看到他辛苦建造的统万被这样轻易攻占,大概会气昏过去。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千古奇冤:崔浩之死(1)足智多谋
【原创】千古奇冤:崔浩之死(4)‘国恶’是什么? 3 司马水镜 字4350 2004-08-19 19:24:44
水镜写的挺好: 温相 字90 2004-08-11 19:17:30
【原创】千古奇冤:崔浩之死(3)太武帝其人 1 司马水镜 字3344 2004-08-04 22:43:26
【原创】千古奇冤:崔浩之死(2)无比的宠信 司马水镜 字6443 2004-07-23 02:27:17
崔浩之死的另一说――《无间道》版 查理五世 字186 2004-08-05 02:23:29
😜有个电视剧叫《敌营18年》,崔浩可是《敌营50年》呀 司马水镜 字160 2004-08-05 17:57:11
水镜兄也记得这个电视剧? 查理五世 字276 2004-08-05 2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