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引子 -- 萨苏

共:💬417 🌺269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六.不肯领奖的夏先生

我曾问父亲,你们当年做台式机,谁是最关键的?

父亲毫不犹豫地说了一个名字,而且只说了一个名字,那就是 – 夏启圣。

我在网络上寻找夏启圣先生的名字,很遗憾,几乎一无所获。唯一可以找到他名字的地方,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的名单。他的名字后面列着获奖的项目 --“203”高级台式计算机。

事实上201,202,203都是夏先生领衔研制的。

夏启圣先生在父亲的同事中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人。以至于让我回忆他的形象永远是一个昏黄的影子 – 这是因为我小的时候经常去所里写作业,能见到夏先生的唯一地点似乎就是这里。他是湖北人,但性格并不九头鸟,很是温和,只是常常礼节性地打了招呼,就又埋头到他那一堆资料里面去了,偶尔上阳台散个步,也常常神游天外,或皱眉,或微笑,都和周围的人和事儿没关系,如果形容一下就是一如穿越小说中主角刚到某个陌生世界的样子。

夏先生技术上是真厉害,听说他退休以后去过美国访问,本来大约也不想干什么,硅谷的大公司追着请,请他干吗呢?帮忙做主板线路设计的把关。这个活计,行内的人知道,是计算机业里最顶级的工作。夏先生这样的人,让他离开工作和不让我吃饭的难度差不多,请他倒是正中下怀。玩儿似的就干了,他是退休后找补差,那些最好的工程师,给的报酬都没有他这个玩票的高。

那时美领馆前头排队的人可以拐好几个弯,知道夏先生的待遇,只怕嫉妒也嫉妒得发狂。

同事叫他老夏,其实他和父亲是同年,如果在世的话也就七十出头。

忽然想到夏先生的墓木已拱了,忍不住叹口气。

夏先生是因为癌症去世的。他去世前倒数第三天,还在给同事讲解技术问题,大约他知道自己如果走了,很多精彩的构想,也就将随他而去。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些讲出来,他的讲述一直坚持到了这个时刻,有多少他还没有来得及讲的,永远没人知道。

当时他是在美国治病,听他最后讲述的,很多是美国的学者。他的骨灰会到北京的时候。仍然能够记得夏先生的夫人和张广厚夫人,钟家庆夫人抱头痛哭。

那正是科学院在十年文革后青黄不接的时刻,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多的时候。

要算工作时间,这个人恐怕要比一般人多很多,我似乎就没有在办公室以外见过他。现在理解起来,是夏先生对他的那一摊儿东西乐此不疲,别人看他辛苦疲劳,他却乐在其中。

喜欢加班不算独特,那个时代的科研人员大多加班挺多的。夏先生的独特之处是他工作的动力有点儿特别。

那个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实际是分级别的,夏先生是一等奖。够荣耀的吧?连一个研究室的同事都跟着自豪。夏先生却拒绝领奖 – 他既不是谦虚也不是故作姿态,理由怪得让人哭笑不得。夏先生说,我研究这个是因为兴趣所在,所以,取得了成果也不要奖。

夏先生不是书呆子,他是个人情练达的人,他这样说,只有一个原因 – 个性。

这人要是宋朝的,有这样的说法也就罢了,可他是红色中国的研究员阿,这样独特的世界观,足以让人叹服。

可能因为他这种性格,他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默默无闻的人,赢得了父亲极高的评价 – 老夏这个人有毅力,而且,聪明,特别聪明!

能在科学院赢得“聪明”,“特别聪明”的赞誉。。。父亲说夏先生聪明,曾举过一个例子。当时很多地方都设立了计算机厂,但在台式机研制这个方面,只有科学院真的取得了突破。这里面,很多工厂遇到的一个致命问题,就是晶体管门电路的敏感度和稳定度问题。计算机的每一个门电路,代表着二进制中的一位。接通为一,不通为零。这些门电路,可以据此代表世界上任何事物或动作。计算机要求门电路要足够敏感 – 要求接通就得要接通,要求断开就得要断开。但是。。。又不能太敏感了,还要稳定,这个稳定,说的是你接上了就得接牢靠,别旁边一拉日光灯你就断,那还不乱套了?

但是,因为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太少,各家计算机厂做出来的电路五花八门,大多数不是敏感得跟小沈阳他们家那保镖似的就是稳定得和动物园的千年龟一样,这当然是优点。但反过来说就是这些电路或者稳定得跟小沈阳他们家那保镖似的,或者敏感得和动物园的千年龟一样。。。

老跟这类玩意儿打交道,感觉一定妙不可言。

我们现在都说计算机是“聪明的笨蛋”,因为它可以记住千千万万的数字,但如果程序有一点儿错误,也不知道拐弯。但我们早期研制计算机的时候,计算机不但和现在一样不知道拐弯,而且脑筋也经常出错 – 本来应该通的电路中间因为什么干扰忽然就变成断了,本来断的电路不知怎么的忽然就通了,存储的数据自然乱作一团。

那时候试制的计算机不是聪明的笨蛋,干脆就是一个笨蛋,而且还有点儿躁狂。

夏先生下了极大的功夫解决这个问题,依靠的无非是电容和电阻,以求最合理地匹配和设计线路,在稳定和敏感中取得最大限度的平衡。

这个活儿,不但要有非常聪明的头脑来设计,还要有极大的耐心找出一个个设计的问题,将它们否决掉继续改进,直到找到最佳方案。这很象爱迪生试验电灯,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工作才能理解爱迪生发明电灯是怎样的过程。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才找到可用的灯丝,但并不是表示随便抓来1,600种东西乱试一气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答案。那样天才只要99%的血汗就够了,剩下1%的灵感是不需要的。每一次试验,爱迪生肯定都是按照要成功的模式投入心血的。

长城203所用门电路的设计,经历了几百次优化,每一次,都要同样地投入心血。

这方面的工作,不是夏先生一个人干,父亲和张寿云先生,张冬冰先生等也都作,但父亲认为以夏先生最有耐心,最有创意。

门电路是后来的事情,面对无从下手的奥利沃蒂机,夏先生制定了仿制的两大重点方向 – 第一,完全不变地仿制它的线路 – 当时没有采用印刷电路板,如果投入足够力量,还是可以看明白的;第二,把它的ROM读出来,分析里面的程序怎样写的,其工作机理将不攻自破。

第一项, 因为出了个盖世天才万加雷先生一夫当关,头发丝细的线路原形毕露,提前从仿制进入到改进阶段;第二项,过了这么多年,依然找不到第二条路,让人不得不佩服夏先生的敏锐,就是差点儿弄出几条人命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的计算机里面依然有ROM,计算机开机后执行的程序,都写在里面。

[待续]

通宝推:旧时月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