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杨迪笔下的邓华上将 (之五)邓韩之争 -- 史文恭

共:💬127 🌺3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些说法值得商榷

纵观海南战役,从李作鹏到邓华,积极性进取心和准备措施都不得力,才使得韩先楚反客为主。没有韩先楚,海南的前途还真的不好说。

从实际表现来看,40军在海南战役中表现确实比43军要好,但是否要将原因都归结到进取心和准备措施上呢?我们看一下40军的船只情况,40军3月7日攻占涠洲岛,缴获既大又好的木帆船300余只。而此后,3月26日,40军第二批偷渡一个加强团(3个营),共81只船,4月16日大举渡海6个团(17个营),共261只船。

也就是说,40军大部队渡海所用的船只主要就是涠洲岛所缴获的船只。那么,能夺取涠洲岛的船只仅仅是因为韩先楚的进取心强和准备措施得力吗?是不是如果43军面前的某个岛上有300条船,李作鹏是不会派人去抢的?43军表现不如40军有没有客观的条件限制?这些客观的条件是不是可以忽略的?如果说,把一切失误都归之于客观条件,是不负责任的,那把一切成功都归之于主观原因,是不是同样也是不负责任的呢?

单纯寄希望于上级,不发扬自身能动性,前有空手闯关东,后有单衣入朝鲜,这些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我觉得这种说法未免有些苛求,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应该说是事前诸葛亮的意思了,真实的历史可不是像三国演义一样,众将阵前打开锦囊,然后大呼“丞相真神人也”!我们现在看前人的所作所为,有着后来者视角上的优势,但也容易忽略当时客观的条件,忽略影响当事人决策的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因素,如果我们想以史为镜,那这些因素和条件是不可不察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