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非洲风云 十五 滑坡 上 -- 橡树村
伍弗耶布尼为科特迪瓦选择的发展路线,是密切与法国合作。伍弗耶布尼政府依赖法国援助,依赖法国的人员,法国的资金在确保科特迪瓦的经济安全。实际上,在独立之后,法国在科特迪瓦的存在还要多于独立之前,在科特迪瓦工作生活的法国人从独立之前的一万人,增加到了五万人,成为法国人在海外的最大社区之一,法国的顾问业在科特迪瓦的各级政府、军警、社会团体中比比皆是。科特迪瓦成为非洲大陆上雇用法国人最多的国家,也是向法国输送最多学生的国家。伍弗耶布尼制定了鼓励法国人在科特迪瓦投资的政策,比如有五年的减税期,十年免进口关税,对于利润回流也没有任何限制。科特迪瓦也保留在了法郎区之内,法国来担保货币的稳定,这可是其他国家享受不到的好处,使得科特迪瓦具有在非洲的最佳投资环境。
科特迪瓦又名象牙海岸
这样的措施,使得有人批评科特迪瓦等于在完全依赖法国。伍弗耶布尼认为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依赖法国,对于管理职位,如果在科特迪瓦找不到合适的本地人,那么伍弗耶布尼就会毫不犹豫的去法国寻找。即使到了1980年代,在科特迪瓦政府部门任职的法国人也多达一万两千人。伍弗耶布尼是不会为了什么当地人的比例而提拔并不合格的人的。
科特迪瓦
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政治稳定。伍弗耶布尼认为公共争论,政治批判等等都对发展经济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独立后的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面,科特迪瓦就没有一次真正意义的选举。伍弗耶布尼有自己的政党,这个政党当然是他一个人说了算,选举的时候,由伍弗耶布尼来最终敲定名单,民众投票不过就是走过场。1980年,科特迪瓦终于开始了差额选举,但是也没有任何政治势力能够对伍弗耶布尼有任何挑战。总统身边的少数精英掌控着国家几乎所有的政治资源。不过伍弗耶布尼并不是听不进去反对意见,对于能够提出反对意见的人士,伍弗耶布尼很少会进行打压,而是想方设法把这些人纳入到政府体系内。这种方法,确保了科特迪瓦的政治稳定性,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伍弗耶布尼
成果还是很不错的。二十年间,科特迪瓦的耕地面积扩大了很多,农业发展迅速。1960年,科特迪瓦的可可产量是十万四千吨,到1980年,达到了三十万吨,同期咖啡的产量也翻了一番。科特迪瓦的食品产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四,高于人口增长率,在非洲是罕见的。农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规模农业的发展和政府的良好的价格政策,在1975年,在科特迪瓦东南部就有四十五万农民从事可可和咖啡产业,得到了切实的好处。这样的成绩,使得科特迪瓦超过加纳成为非洲最大的咖啡出口国,同时也是菠萝,香蕉,棕榈油和硬木的重要产地。
科特迪瓦的可可
工业也得到了发展。1960年,科特迪瓦基本上没有工业,所有出口的农业产品都没有经过加工。独立后,在法国资本的协助下,科特迪瓦的工业很快发展起来,以农产品加工行业和进口商品替代行业为主,在1960年代,工业产值每年增加百分之十一点五,在1970年代也维持了百分之十点五的增速。到1980年,制造业已经成为包括七百家企业,产值十三亿美元的重要行业,产品的三分之一用于出口,成绩斐然。这些企业中,政府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企业都是私人企业。
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
当然政客们也得到了很多的好处,伍弗耶布尼自己就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伍弗耶布尼自己仍然从事很多领域的生产经营,在1983年,伍弗耶布尼承认自己企业的每年的营业额就已经达到四十亿法郎,每个月用于支付香蕉包装箱的费用就达到五千万法郎,自己的企业就占了整个国家波罗产量的三分之一。伍弗耶布尼当然宣称这些都是自己辛勤劳作的结果,与政治地位无关,所赚的钱也绝对没有政府的一分钱。实际上,伍弗耶布尼还是有不少收入解释不清楚的,一份法国的调查就认定科特迪瓦咖啡出口的十分之一的数额都进了伍弗耶布尼的私人账户。此外,伍弗耶布尼的亲戚,家族往往会得到特殊的税收等优惠,更容易得到政府高层的位置,也能够优先享受到政府补贴。不过国家经济形势好,对于官员的腐败,大部分人也就认可。
科特迪瓦海滨
科特迪瓦的经济高峰,是在1970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内,可可和咖啡的价格暴涨,给科特迪瓦带来了巨额的收入。但是产品高昂的价格把科特迪瓦政府冲昏了,认为这个高价可以长时间维持。于是,科特迪瓦开始了不自量力的大规模建设,道路,港口,水库等等同时上马,资金不够,就举外债。与此同时,科特迪瓦还开始建立大批半国营的农业和工业企业,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农业和工业。这样的结果,1978年的政府开支是1975年政府开支的三倍,而外债也由1970年的两点五亿美元增加到了1980年的四十亿美元。
可可价格和产量的变化
灾难随之而来。1978年下半年,可可和咖啡的价格暴跌,到1981年,价格仅及最高值的四分之一,1980年科特迪瓦的政府收入比前一年减少了十亿美元,于是,科特迪瓦政府没有钱来维持刚刚开始的众多项目,无法偿还外债。1980年,科特迪瓦出现了贸易逆差,是独立后的第一次。而与此同时的高额油价又给外汇带来了压力。科特迪瓦匆匆建立起来的半国有企业也表现不佳,仍然依赖政府补贴才可以运作,在1980年,一半的外债实际上都是十家半国有企业的负债。更加糟糕的是,法国企业仍然在赚取巨额利润,并把钱拿回法国,使得科特迪瓦外汇短缺。
科特迪瓦的清真寺
灾难还在继续。从1980年到1983年,政府收入减少了百分之六十五。1982年,外债达到了四十五亿美元。政府用于还债的费用越来越高。在1970年,政府仅需要不到四千万美元来偿还外债,到1979年,数字达到了七亿多美元,到1982年则已经将近十亿美元。债务在出口额中所占的比例,从1975年的百分之九上升到1981年的百分之二十六,到1983年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七。1983年到1984年的干旱又对科特迪瓦的农业有很大的打击,1984年,还债额度达到了出口产品价值的百分之六十。到1987年,科特迪瓦政府外债总额达到一百亿美元,基本上破产。
科特迪瓦村落
经济上的困难,使得伍弗耶布尼的独裁很难继续下去了。1985年,科特迪瓦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十一,到1993年,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一。虽然科特迪瓦减少了法国人在国内的数量,但是失业率仍然高涨,公司破产越来越多。1990年,阿比让街头终于出现了反对伍弗耶布尼的游行,1990年的大选也终于出现了挑战伍弗耶布尼的政治对手。不过这个时候的伍弗耶布尼已经重病,基本上留在法国治疗。1993年十二月,伍弗耶布尼去世。伍弗耶布尼统治科特迪瓦长达三十三年,是非洲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在全世界,也仅次于古巴的卡斯特罗和北朝鲜的金日成位居第三。
造价将近两亿美元的和平女神大教堂,是在科特迪瓦经济危机的时候建造的,是伍弗耶布尼送给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礼物。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占地三万平方米,最高建筑高158米,由伍弗耶布尼个人出资建造
伍弗耶布尼是坚定的反共分子,特别是在反华方面,一直是站在非洲各国的前列。伍弗耶布尼很早就警告过红色中国可能会侵略非洲,在非洲殖民,也非常担心中国的发展道路被黑非洲国家效仿。这一切,使得科特迪瓦与红色中国建交很晚,到1983年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Yamoussoukro,伍弗耶布尼的家乡。伍弗耶布尼花费了二十几年时间建设这个小村子,在1983年终于将首都迁到这里。最终也只能被遗弃。
伍弗耶布尼去世后,他指定的继任者赢得了1995年大选,1999年被政变推翻。2000年民选政府上台,2002年却又爆发内战,一直到2007年才再组成联合政府。曾经的非洲奇迹,早就找不到了。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