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文摘】作者授权发布:《橡胶林的回忆》中篇后半部A -- cpcliusi
第十五集 387我的越南营地(一)
几天来的战斗给我们步兵营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战斗减员、人员疲惫、武器毁损等情况非常突出。上级为了让我们及时得到休整和补充,调整了我们的作战任务,编我营为团预备队,后撤进行修整。
任务的改变使大家的心情仿佛轻松了许多,全连沿着友邻三连曾经进攻的路线离开了215高地。一路上昨天激烈战斗的痕迹又出现在眼前,看着友邻三连的战斗区域,使人的思绪很难从现实中脱离出来。被弹片毁坏的树林和地上的斑斑血迹,不难看出三连的战斗同样是那么的残酷!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我们又回到了曾击伤越军的那条小路上,沿着这条小路返回我们曾攻击待命的266高地,再从那里撤到后方。
昨天下午攻击开始时,我们是连滚带爬的下山,现重新攀登上山,才知道路途是多么的艰辛。仅仅背着自己的武器装备,就让人四肢全用。可想而知,那些民工在漆黑的夜里要抬着我们的伤员和烈士走这样的路是多么的不易!不由得我深受感动,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的举动而赞叹不已!更为昨晚批评他们动作太慢和呵斥而感到羞愧!
艰苦的攀爬中突然前方传来了口令:“准备好碗筷,前面路边有食物供应。”
这是上级体谅到我们几天没有吃饭,专门安排后方部队炊事班为我们做好饭菜,在266高地上等我们。听到这样的消息,大家兴奋了!都夸上级考虑的很周到!
我们已经是5天没有沾过米啦,天天都是凉水加饼干,对于这些以川军为主的士兵来说,真是无法忍受!大家纷纷准备好那具有‘多种用途的洋瓷碗’,期待着尽快走到那诱人的饭菜面前。
山头上一片被砍开的丛林中,已经有一个班的炊事员守在那里,他们沿着山路一字排开,每人面前摆放着一个大罗锅,锅里盛满了米饭、稀饭和馒头,还有大头咸菜,全是能填饱肚子的食物。炊事员们为了使我们能走的更顺畅,全站在路边斜坡下的草丛中,腾出了小路供我们行走,尽量不去占用那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路,他们手里拿着饭勺,时刻准备为我们添加锅里的饭菜。
看见那样的场面,没有一个人不被这场景深深地感动。
可当我们看到那些白花花的米饭和大白面馒头时,已是急不可耐,顾不得感谢这些后方的战友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啦!只是一个劲地从锅里舀东西吃。
为了使后面的战友都有吃的,大家秩序井然,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取完食物继续往前走,再也见不到平时吃东西一拥而上的状况了,这使我又一次感受到战友间那种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谊。
俗话说:富贵思淫欲,患难见真情嘛!人或许就是这个特点,能够同甘苦,不能同享受!
炊事员用勺为大家舀饭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为了加快速度,战士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自己伸手去锅里抓东西吃了。
洋瓷碗也不再是每个人都有,被打烂的、炸烂的,遗失的情况都有,但为了那饥饿的肚子,为了那诱人的米饭,大家顾不得那么多了,有人用手抓,有人用碗舀,有人左手抓米饭,右手抓馒头,还有人用碗舀稀饭,用手抓米饭……
我就是属于两手一起来的那种,我把枪往肩上一挎,用那爬山时粘满黄土的手在那锅里狠狠地抄了一大把米饭塞进了嘴里,大口、大口的咀嚼着,右手用洋瓷碗接了一勺稀饭,啊!真是美味极啦!
记得我前面一位扛炮管的战友,他只能腾出一只手来抓东西吃,抓的份量远没有我多,他扭过头来对我说还想吃,我直接就把手上的米饭塞到了他的嘴里,那米饭夹杂着泥土,谁也不会闲弃,他直喊着“好吃、香啊!”
多少天来第一次吃饭,虽然没什么菜,但吃着那松软、热乎乎的白米饭,那种淀粉的甘甜,那种咸菜里的盐分带给人的力量,足以让人陶醉!足以让人认为这就是世间最美的食物!
没有了战斗任务,虽然爬山很累,但大家的心情要好多啦!又吃了久违的米饭,体力也恢复了许多,很快的爬过了两座小山回到了369高地,这是在进攻215时卸掉背囊轻装前进的高地。
高地是由我兄弟部队守卫着,我们的背囊仍旧堆放在原地。按上级指令,要我们部队停止前进,在原地宿营。
这是来到越南后第一次接到的宿营命令,第一次可以安全休息的命令,也是第一次不需要我们再挖工事的命令。大家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按连长划分好的休息区域、设置好警戒后,便忙着为自己找一块平坦的、能够躺直了身体的休息地。
也许大家会觉得奇怪,平坦的地方还难找吗?是啊,在丛林密布的山林中,到处是藤蔓,到处是荆棘,很难有你能躺直了的地方。大家只能用砍刀和工兵锹来为自己修建一个“床位”睡觉了。
即便是在亚热带的丛林里,二月的夜间还是很冷的,为了相互取暖,为了大家都能够好好的休息,睡的更舒服,我们决定几个人挤在一起。
我和战友挖平了一处地方,在上面铺满了树叶,再铺上一件雨衣,用一件雨衣牵在树枝上做成一个小帐篷,便成了那晚我们最舒适的床铺了。看着自己舒服的小窝,大家高兴的嚎叫着,纷纷躺下去“抢占着有利地形”。
战友们相互开着玩笑,相互拥挤着,真让人开心!
我也大声的叫着“不要挤我,给我留个位置啊!终于可以睡个好觉啦!”
这一句乡音声音并不大,但在那漆黑寂静的丛林里,谁都能听的到。
“小风!”一声亲切的呼声让我为之一震!
“小风!你在哪?”我清楚的听到有人呼唤我的小名。
能叫我‘小风’的人只有我的家人和孩提时代的同学,以及邻居和父亲部队大院里的人,连队里没人这样称呼我。在这异国他乡,谁能这样叫我呢?只有一起从大院里当兵的老乡、那种最亲近的老乡这样叫我啦!
我喜出望外,瞬间就判断出是袁兵在叫我。袁兵、钟力是我一起入伍最好的朋友,虽然我们在一个陆军师,可来到越南后,只有第一天见到了钟力,袁兵是一直都没能见到,战斗开始后,我一直担心他们的生死,这下听到了他的声音,那高兴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
“袁兵!”我一声大喊,几乎吓坏了我身边的战友,但没有一个人会指责你,因为大家全被我们那激动的心情所感染了。
我迅速向声音方向跑去,顾不得树枝、荆棘在我脸上划过留下的阵阵刺痛,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自己的同乡、自己的密友。
“袁兵!”
“小风!”
“在哪里?”
“这里!”
我们不停的用喊声来辨别方向,短短几十秒,当我穿出了丛林透着山头上的那点星光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后,我高兴的跃了上去,双手把他的双臂抱住,大叫了一声:“你还没死啊!”
“你也没死嘛!”我们拥抱在一起,高兴的叫了起来。
我拉着他的双臂使劲的晃动,他却“哎哟!轻点、轻点!”的叫了起来。
“怎么?你受伤了?”我惊讶的问到。
“是的,不过没关系,一点轻伤。”
“伤在哪?让我看看!”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他的伤势。
“在这”,他一手握着枪的背带,一手解开了上衣的纽扣,拉开了上衣的衣领。
在他右肩上包着厚厚的急救包,我小心翼翼揭开纱布,看到他那白白的皮肤上,裂着一道一寸长黑红黑红的伤口,黑夜里我看不清楚伤的程度如何,但我知道是弹片留下的伤痕!
“手榴弹?”我问。
“不!是炮弹!迫击炮弹!当时还有一块石头砸在我的背上,打的我好痛哦!”他说。
“那你怎么还不下去?弹片还在里面吗?”我着急了。
“弹片还在里面,不过没关系,是在肌肉里,没有什么影响。腿上还有一块呢!不过弹片我自己拔出来了,为这点伤就下去,太让人笑话了吧”。
他轻松的向我说着伤口的情况和没有撤下去的理由。他比我小近三岁,当年还没满19岁啊!他也是副班长,可对自己的伤痛一点不在乎,浑身透着一股英雄的气息。我想以他这样的气势,在班里的威信一定很高。
“你真幸运!还没把你炸死!哪天受的伤?怎么受的伤?你就没注意吗?”我一连向他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他向我说,受伤是在第二天的战斗中,地点就在我们身后的山沟里,当时他们的任务是向纵深穿插,正要通过山丫口,可被越军拦截在那里,“轰”的一声,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昏过去了好半天才醒,庆幸的是炮弹在他那个方向上的碎片不多,他只受了轻伤,身边另外两个却战友牺牲了,哪里还顾得上注意哟!他边说边用手指着我身后那片丛林密布的山下,那是他战斗负伤的方向。
“你们现在去哪呀?”聊了半天,我才想起问他为什么会走到这里。
“押俘虏!把那两个俘虏押到后面去!”他说着用手指指我身后小路上站着的两个人。
我这才看到有人呆呆的站在那里等着我们,我走上前去,看到了他说的两个俘虏。两个小子身高都不超过165厘米,瘦瘦的模样,穿着越军的军装却没戴军帽,两手空空的没有任何装具,其中一个还冲我笑笑,一副小孩子的模样。如果不是穿着越军的军装,如果不是在这战场上相遇,你很难把他们和我们作战的敌军联想到一起。
“你一个人吗?”我问他。
“那还有几个班里的战友”。他用手指了一下。
最前面的一个人影向我举手示意,我也向他挥了挥手,并向他喊着:“你们要多注意啊!别让这两个小子占了便宜!”
“哈哈,你就放心吧!”袁兵用手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坚定而自信。
没想到和他一起的哥们儿那么理解我们,一直站在那里等我们聊天。两个俘虏当然也只有乖乖的站在那里等着,他们什么也听不懂,只知道押解他们的中国兵遇上了朋友。
“好了,我们走了!”
“钟力怎么样?你看见了吗?第一天我还遇到了他呢!”我迫不及待的又向他提出了问题。
“我也见着了!打响的第二天就见着他啦。当时他们正在攻打你们这个高地呢。我看他光着上身,正操着重机枪,大叫着不让我们再往前了,说是很危险,我说这是谁啊?结果一看是他!”
“他现在的位置应该在你们连的前面,我想他现在应该是安全的,他是‘老油条’嘛!” 他边走边向我说。
‘老油条’是我们这伙儿人给钟力起的外号,正是由于他年龄稍大,生活经验丰富才得此‘殊荣’,但在战场上,他的那些经验还有用吗?能躲过那些枪林弹雨吗?我真担心这些一起入伍的战友,这些学生时代一起玩耍的伙伴儿。
短暂的见面虽然只有十分种,但我和袁兵聊了很多内容,如果不考虑他有任务在身,不担心他的安全,我是不会轻易和他分手的。在异国的战场上,能遇上最好的两位战友,真让人喜出望外,那种感觉就像是遇到了久违的亲人!
送走了袁兵,我又回到搭好的窝棚里,裹上了雨衣和战友们挤着睡着了。这是开战5天来第一次伸直了腰杆躺平了睡觉,第一次不需要竖直了耳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啦。
我睡着了,带着遇到同乡时的欢喜,带着微笑,拖着筋疲力尽的身躯睡着了……
“嗖!嗖!嗖!”的巨大声响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那是炮弹掠过空中的呼啸声,这种响声自开战以来使我们异常的熟悉。
“快来看啊!我们的军炮团发威啦!”
黎明时分,连长的一声欢呼把大家全叫了起来,大家纷纷跑出树林站在高地边上,那里视野开阔,能俯瞰整个红河流域。
大家遥望着远方的柑塘,看着从老街方向射出的串串火苗和那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火焰呼啸飞过头顶,砸向远方,真让人为之兴奋!
大家欢呼了!又一次喊出“炮兵万岁!”的口号。
这是我们军炮团152加榴炮和130火箭炮的重炮在射击!那排山倒海的气势,犹如那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水,摧枯拉朽不可阻挡!
“打的好!”,“打的好!”我们看着那万炮齐鸣的景象,感受着炮弹从面前飞过带来的气浪和温度,跳跃着、欢呼着!场面极其壮观!
连长对我们说:这是我们军主力开始攻打越南重镇——柑塘啦!
柑塘,这个我们早已听熟了的名字,在我的心中标示着我军的战役目标,标示着我们对越自卫还击要达到的目的。不仅它在我们心目中是一座大城市,越南人也把它视为为骄傲的象征!越南的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来自于那里,那里不仅有天然的大磷矿,也有美丽的姑娘!我们连队几天来的战斗就是为了打它啊!夺取它不管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意义都非常重大!
那里也是我非常想去的地方,来到越南后我们连城镇都没有进去过。难得的一次武装出国访问,整天在茂密的丛林中转来转去,感觉特别冤枉,异国的城市是个什么样?市民的生活怎么样全不知,更不要说自己渴望见到异国的姑娘了!
我想去商店,那里总有牙膏和牙刷吧,好多天没有刷牙了,难受啊!能有一块肥皂也行啊,让我们洗洗脸、洗洗手上战友的血迹、洗洗几天来的征尘吧!
鱼白肚的天空中火箭弹飞行的轨迹异常清晰,“呼呼呼”喷射的火焰映红了晨曦中的丛林,加上那随之而来震耳欲聋的声响,构成了一副壮丽的美景,让人几乎忘却了身处硝烟弥漫的战场,忘却了自己站在生死线的边缘,忘却了我们昨天战斗的残酷和疲惫,忘却了一直萦绕在心中的恐惧和悲伤!
“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是我们喊出的又一句口号!
这是2月23号的早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火又一次的发出了怒吼,事后有人统计说,这是我军历史上单次火炮发射量最多的一次战斗,可想而知当时的柑塘,一定是火海一片。
我军的炮阵地在山上看的很清楚,越军也一样能看到。谁能保证这茫茫的山岳丛林里,这高高的黄连山上没有越军呢?我们担心越军会对他们进行报复!
大家争先恐后的抢着连长的望远镜,就想看看炮兵们是如何转移?他们是否能避免越军的炮火追随打击?幸运的是他们做的很好,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原来的炮位上,再也看不到那长长的炮管了,他们的动作令我们佩服!
对柑塘的炮火打击结束后,远处依然响着激烈的枪声,大家恢复了平静,同时接到了继续后撤的命令,要我部撤到387高地集结待命。
387高地紧邻我们所在的369高地,在前面我介绍过,是我们116团1营夺下的,在387上他们曾与越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369到387通过一个坡度不大的山脊相连,不到2公里的路程让我们很快登上了387高地。现在重新回到这里,是按上级的命令要在此构筑工事,修整待命。
士兵们没有事情的时候,最喜欢猜测领导的意图,喜欢琢磨下次的任务。大家从连长的脸上看得出,他态度认真,安排防御部署一丝不苟,指挥大家构筑工事非常严肃!显然这次待命的时间不会短,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转为预备队,需要时间来恢复体力、补充兵员和调整建制,所以这次构筑工事,不是一两天的事,没有人敢马虎了。
大家脱掉了衣服,几乎都是光着臂膀挥舞着手中的工兵锹,开始了大规模的构筑我们长期的守备工事。
工事基本上都是在越军原有的工事上进行整修,不够深的战壕要挖深,打坏了的要修复,但每个人必须要挖防炮洞。
防炮洞的构筑方法是在战壕的后壁上,挖出一个进去后可转角的洞口,由于形状像猫的耳朵,俗称‘猫耳洞’,有着非常好的防炮击的效果。
我们的工事构筑,不仅是为了抗击敌人的打击、保护自己的安全,还要抵御深夜严寒的侵袭,能够平躺着睡觉,为我们长期坚守和随时准备参加新的战斗储备体力,简单的说就是:工事构筑要能生活、能战斗!
387高地上过往的部队很多,鉴于野战进攻的需要,任务都十分紧急,轮流交替,大多都是临时或者是在原有工事上的整修而成的,没有谁会去构筑非常坚固耐用的工事,也没有哪一支部队会认真的清理越军的阵地。
387高地上的战斗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可依然是臭气熏天,那刺鼻的死尸气味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使人高度敏感,我们必须要清理干净。
我们寻找着气味,发现很多越军尸体是被炮弹炸飞在丛林里,除了尸体,断肢残臂也散发着臭气。不少的尸体是被埋在炸塌的战壕里,很难被发现。其中一个人字型的掩蔽部里有三名越军士兵被我军炮火命中,全部炸死并掩埋在里面,看到这情况,让我们吃惊不小!
人字型掩蔽部,也被称为A型掩蔽部,是我们最常见的越军掩体。是先挖下1.6左右的深坑,再用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木架成人字型后覆盖20、30厘米泥土构成,这样的掩体构筑起来简单而快捷,隐藏人员多,锐角形的顶部又能承受一般迫击炮弹的打击,可顶部覆盖的泥土厚度有限,大口径榴弹炮直接命中,还是难逃脱上西天的命运。
我们真不知道越军是为了偷懒还是为了快捷,还是他们野战教范的要求?还是他们对我们火炮的轻视?这样的工事只能让越军付出沉重的代价!正是由于他们的一时疏忽而送了命呀!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橡胶林的回忆》中篇后半部K 55 cpcliusi 字8450 2009-02-21 16:11:35
🙂38.9% 70/180 1 acmuser 字0 2009-02-28 01:25:54
🙂花敬英雄。 1 建筑师 字0 2009-02-22 13:55:46
🙂《橡胶林的回忆》中篇后半部J
🙂致敬 1 桥上 字0 2009-02-22 03:47:35
🙂《橡胶林的回忆》中篇后半部I 64 cpcliusi 字20682 2009-02-20 17:3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