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比邻中国》-德国前总理施密特 -- atene

共:💬194 🌺1300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比邻中国》-1.3 后继者(江泽民)

江泽民

与邓不一样,江不是那种冲锋在前、攻城拔寨之人,他的长项在于保持协商、稳定和平衡。因此说,他是正确的人出现在正确的时间。(让人相处)很舒服的一个人。

天安门事件之后,为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邓选择江作接班人。江自己说过,即使在梦里他也从没想过会成为国家主席;他早已设想好,等到自己从上海市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去大学教书。出乎领导层的意料,邓把他提拔到北京。邓这么作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江泽民虽然没有在中央工作过的经验,但是他也没有被卷入过(中央的)派别之争。

西仁说,他所认识的江是个通过自己可靠的言行来说服别人的人。江证明,中国不需要一个统帅式的领袖也能保持稳定。江更接近现代西方当权的政客/政治家。

这种说法大体是靠谱的。不过,他1999年发表的“三个代表”在文体上有倒退的意思,不是指其内容。(不仅工农兵可以入党,企业家也可以入党。)

1990年,施密特是以私人身份访华的。虽然什么官方头衔都没有,施密特还是想发出一个小小的信号,抵挡部分由西媒人为煽呼起的、针对天安门事件的激愤,因为这种激愤会引发中国左倾。在与基辛格和德国外交部协商后,他接受了邓在上次访华时发出的邀请。江见面时称施密特“中国的老朋友”。

90年代初的全球问题

江马上就欧洲的局势发问,施密特回答:对东欧发展有影响的,一是苏联的日渐式微,二是波兰的社会变化;确信除东德和波兰外,苏联会从东欧撤军;两德的合并趋势不可阻挡,西方会出现裁军,但是,苏、美、英、法的军队仍会驻扎在德国的土地上。

戈尔巴乔夫还能支持多久,很难看清。(西方)有一种担心,苏联会出现一个保守好斗的新领导人,在美国有讨论该如何帮助戈尔巴乔夫。

就全球最重要的问题,江泽民首推世界人口增长及其环境负载/污染。在国际政策上,他坚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的原则;承认因为电视的存在、不干涉是不可能的说法,但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价值观是经过长期历史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因而不能同意那种社会主义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有存在地位的看法。有些国家想一笔勾销社会主义,这是不可能的。民主、自由、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概念。应该视每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相对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如果没有去年的事件,中国的领导人对此还没有如此清晰地认识。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是不能排除的,将来学生还会上街游行示威,人们也会再次显示他们的意愿。中国政府会象西方学习,训练和建立一支配备有非致命武器的警察来专门对付类似冲突。

大事上毫无动摇、但是对学生充满理解的口气与邓的说法一脉相承,很相近,但不是一字不差,相比邓以前对毛的观点毫无二致地重复,中国从这方面来讲已经进了一大步。

二见江泽民

这次的印象是,江泽民的位置已经坐牢固了。他的兴致很好,不象邓那样观点明确、尖锐,但绝非摇摆不定。

要提一下的是,他接待了一组他个人并不熟悉的客人:InterAction Council(国际行动委员会外链出处),其组成成员是关系密切友好、时常见面的前顶尖政治家们,这些人包括英国前首相卡拉汉、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为支持中国领导人的改革,施密特和福田赳夫一起提议1993年的年会在上海举行,双方对此很兴奋,中方邀请其成员来京并以国宴款待。在开幕式上,施密特把90年江泽民讲的话做了进一步地发挥:“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发展没有一个万能方案,对美国没有(这样一个万能方案),对拉美没有,对非洲没有,对中国没有,对欧洲也没有。相反,我们要把每个国家作为个案仔细观察分析,对每个国家发展的判断标准和结论需结合其实情,象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那样,对每一个病人做到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一国家作新的评定,以便清楚我们的利益所在、人类利益所在,然后据此行事。”

江泽民访美

西仁的叙述:江泽民此行显得很放松,似乎摆脱国家社会主义马甲的束缚,在费城Drexel大学的接待会上,他坐在边上向翻译要纸,直接在上面用英文写发言稿,而且越写越多,偶尔会就某个单词和翻译低头接耳,然后他直接用英文讲演,无需看稿。他的英文令人惊讶的流利,富含幽默。象中国的第一代留学生那样,他为这个新世界所着迷。他很开心,也许第一次意识到,在公众面前持开放的态度可以争取到印象分。

在和克林顿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不再象在国内那般木呆。不顾基辛格的劝阻,两天后在哈佛,他直面关于8x8的问题,讲到党的工作并承认在政治工作上存在着“错误和意见不一致。”(江的原话应该是: “毋庸讳言,我们可能有缺点,甚至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但是,我们在不断地改进我们的工作。”外链出处) “这不是道歉,但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明确的一步”,哈佛地首席历史学家W.C.Kirby事后评论:“如果再给我们十分钟,会有一场真正的交流。”

施密特:不明白江泽民对Kirby先生有什么可道歉的,不过,美国知识分子的某些圈子(喜欢)这么想。

西仁继续他的观察:等到2005年胡锦涛访美时,可以看出中美之间关系紧张,胡锦涛和小布什之间未能找到共同点,在一次现场转播仪式上竟然称胡锦涛为“Republik of China”(中华民国)的领导人,新闻发布会上充满了FLG的喊叫。。。。。。

施密特:良好的个人关系在国际政治事务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人认为,美国人和中国人会发现他们能同意的地方越来越少,这很遗憾;从长远来讲,必须要考虑霸权在握的美国和正在崛起的中国之间的公开竞争。

克林顿访华

西仁就是个八卦爱好者:1999年克林顿访华时带来两组总统车队,克林顿尚未到下一站时,总统车队已经在下个待访城市等待总统了。访问西安时因不同政见者被抓,克林顿让胡锦涛象个小学生似地站在红地毯上等着。这些算是一种霸权实力展示吧。

施密特:中国外交礼仪要每个其它来访国家的总统乘坐中国方面的车,来访者对此也认为顺理成章。只有美国人可以作这些出格的事。

尽管观点不同,克林顿和江泽民看来(为中美关系)找到了一个共同基础,这个在胡锦涛和小布什之间似未见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