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折腾还是不折腾?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 -- 起于青萍之末

共:💬67 🌺1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同意你的观点,也谈谈我的感觉

“包产到户”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个制度幻觉。

我觉得从某种角度上讲,“包产到户”在开始的几年还真是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的收入。在开始的几年,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是极大提高了的,这无疑也会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收入。但不得不承认,“提高农民劳动积极性”这个因素不是独自起作用的,而是和粮食品种改进、化肥、农药增加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从而起促进作用的。当然水利建设也是一个积极因素,但是这个水利建设主要是在包产到户之前完成的(至少我老家如此)。包产到户以后,人心散了,水利建设基本停滞,至今都在吃老本。

包产到户20年以后,到2000年以后,我老家的农民在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劳动力投入(积极性)急剧减少。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农村不养牛了,以前需要用水牛犁(耕)三遍的水田耕作方式早已变成耕一遍甚至不耕,但是水稻单产反而稳中有升。这和

“包产到户”大幅度提高了农业产量
是直接矛盾的。品种改良、农用物资(化肥农药)投入增加的才是根本原因

包产到户之前,我在的生产队并不完全是吃大锅饭:生产队也是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块田的产量都有比较,减产是要被批评的。并且生产队一直在垦荒,试图增加耕地面积。这个积极性,据我所知,不能说不高。但是农资紧缺,这农资紧缺甚至持续到80年代中期才缓解。

从实践上看,一个实行了三十年的农业基本制度,最终发现面临的依然是“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无法解决制度设立之初的最低目标,很难说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在包产到户之前,我所在的生产队一直是有多种经营(粮食种植、经济作物、小手工艺编织)、分工协作的,并且有相当集体积累的,主要用在独生子女免学费、孤寡老人赡养、一定程度的合作医疗。包产到户以后,这些分工协作都没有了,农户必需独立增加自己的农业投资(主要是农业机械什么的),独自承担医疗费用。在改革开放30年以后,包产到户以前就有、包产到户以后消失的各种政策又逐步恢复了。当然不是完全等同以前,毕竟30年来整个社会的发展还是巨大的。

有时我在想,如果农业技术(粮食品种)农用物资(化肥、农药)能提前5年,即在70年中期实现突破,那么人民公社制度是否能持续发展下去并取得巨大成功呢?比如粮食产量能否达到现在的水平?在生产队里农民详细的分工与协作,农民收入能否提高?当然农村劳动力富余的问题仍然存在,或许还会因为生产队的分工或许还会提前到来。

让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民迅速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的,应该是后5项,后5项就是直接给农民发钱,见效最直接,最快速,但是没有长久持续性

对我而言,第4项和第6项政策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国家从农民手里低价征购的粮食是逐渐减少的,农民收入当然会增加。国家对农业投资(比如化肥)成效也是显著的,我有一个帖子回忆80年代中后期,农民是如何疯狂地买化肥,甚至到抢锅炉化肥的地步。这种状况在90年代初的到了解决,基本每个县都有一个氮肥厂,现在也许大部分都破产或接近破产了。

如今,农业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农民积极性的问题(或许从来都不是),而是农民低收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能单纯从农业本身得到解决。根本解决农业问题也许只能从非农产业入手,让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2、3产业。发达国家的高效率农业生产也没有让农业产业人口变得富裕(相对于第2、3产业),政府仍然需要大量补贴农业。

现在的问题是非农产业无法全部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