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十年一觉男儿梦(一) -- 南方有嘉木

共:💬290 🌺8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十年一觉男儿梦(六)

但有句话叫强扭的瓜不甜,强行改造的假小子照样不淑女,我真不听他的,外子也没辙。直到我研二的时候,托导师的福,去日本一年。那时候住在一个小海湾附近,走过过街天桥就是一个巨型的商城,里头有不少日本名牌的服装店,还有一家卖化妆品的药店。于是我和同门每天吃完晚饭后就去商城逛一逛或海湾边走一走来消消食。药店总摆着各种化妆品,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也没什么营业员盯着,我们就用手指蘸了眼影什么的往脸上抹,一开始纯粹是觉得好玩。同学里有个韩国来的女孩,读大学之前家里特意送去化妆学校学了两个月的化妆,某天几个女孩吃完饭,闲着没事,她说我来给你们化妆吧。同门都说好,于是韩国女孩搬来全套工具,天了,刷子什么的一大堆,在我们脸上涂涂抹抹地折腾了一通,嘉木还平生第一次被修了眉毛,拿过镜子看了看,恩,眉毛弯了,睫毛长了,皮肤白了,唇色红了,好像还蛮好看的……第二天,和同门冲到药店,刷刷地买了一堆啊。那时候拿文部省的奖学金,花钱是很大手大脚的。然后两个人就开始互相对化,一开始技术都不好,眼影一抹就一大片,眉笔画到眉梢还拐个弯,脸动辄就抹得雪白。两个人互相化完,对着笑半天,然后各自去洗掉。

日本的女孩子总是妆容精致,总是穿着剪裁合体的裙装,导师说这是礼貌。嘉木和同门是大大咧咧地两土孩子,一开始没在意,出门去超市两个人穿着拖鞋骑上自行车就去了,结果路上被警察拦下问我们的自行车是哪来的,原来当时住所附近屡发生自行车盗窃,警察先生怀疑我们呢。还好嘉木随身带了购买自行车的凭证,然后气鼓鼓地让警察先生向我们道歉。到家和同门一寻思,恩,看来入乡要随俗啊。人家日本女孩子把自己收拾地多漂亮,咱不能给国人丢脸。嘉木咬咬牙,买了四五条裙子,两双靴子,三四件白毛衣,开始了出门必化个小妆,能穿裙子则坚决不穿裤子的装淑时代。

结果嘉木装淑过了头,不认识的人看到我,都以为我是日本小姑娘了,在国航的班机上,空姐都直接和我说日语,我开口说汉语,把她给吓了一跳。想想嘉木无意中当了一把哈日先锋了。

那时候变得超级喜欢逛街,日本七月底会有一次半年打折,我和同门真是买到手软啊,我记得我有一天买了21条裙子,粉的,白的,花的,绿的,兰的,黑色小礼服裙,粉色小礼服裙,百褶的,A字的,无肩带的,细肩带的……说实话,那天买的好几条裙子我到现在都从没穿过,尤其那个无肩带的,嘉木的身材根本没法子穿嘛。

我说了这么多,觉得还是没把这一年日本生活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表达清楚,日本文化在生活各个细节方面的讲究和精致,对嘉木的审美产生了极其深厚地影响。(其实嘉木以为这种讲究和精致是中华文化发展出来的,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恢复和重建,嘉木看《花间十六声》时,就不停地掩卷叹息:古人,尤其宋人的生活在审美方面达到的高度是现代的我们尚难以企及的。现代很多人被营销策略驱动,追逐名牌,堆砌身价,和美实在没什么关系----一言以蔽之,我们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积累还不够。)

嘉木不仅仅只是变得爱打扮爱逛街这么简单,从性别意识的角度说,嘉木慢慢地开始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了,因为觉得身为一个女性是美的,是幸福的,虽然这种美感和幸福感只是单纯地来自于有这么多地化妆品和服装可供选择,但是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些让女性变得更美的东西才让嘉木有了做女性的自信。

嘉木意识到自己从小对女性身份的抗拒可能正是因为自己不相信作为女性可以是美好的,所以遁入到假小子的外壳中,放任自己不去顾忌那些长久形成的社会规范对女性外在表现的各种要求。嘉木心里对所有“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达有一种根深蒂固地抵触,嘉木拒绝被塑造。但是在日本一年,嘉木发现,如果这不是被塑造呢?如果这是被欣赏呢?如果这只是女性内在美经社会经验积累寻找到的最适当表现方式呢?如果我自己也以为美,同时男性也觉得美的话,我为什么要因为对立而选择去做性别面目模糊的中性人呢?为什么我要自己把第二性的标签往自己身上贴,如果根本不存在第一性或第二性的话?嘉木想男女两性其实是被自己对自己的设定而局限了,对每个人来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美,然后找到合适的方式予以表达。只要我们愿意,在精神上我们就可以当伍尔芙笔下的奥兰多,宜男宜女,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自由转换。

于是,世界豁然开朗。嘉木心中隐藏的女性意识汹涌而出。各种女孩子气的行动层出不穷,下雨了撑上小红伞去河边漫步看花花草草青翠欲滴,天冷了把主动把爪子放到外子衣服口袋里取暖,外子不让我买东西的时候会抱着他的大胳膊撒娇……

外子痛心疾首地看着嘉木说,你堕落了,你就是给自己花钱买东西找到了借口,然后就开始心安理得地过肤浅腐化的生活----唉,他总是这么精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