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近现代以来民族问题与西方民族思想的传播之间 -- xunzhao

共:💬290 🌺366 🌵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民族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条件中形成的

也可能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中消融,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自愿而非强制完成的。具体到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如果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那么使用汉字就是一种无奈;如果有,但是因为客观条件,比如交流范围过小实用价值低,被本民族多数成员弃用,那就是自然的消失。政治上,心理上要平稳安定得多。可以这样认为,有些语言文字,创制出来时候,就知道是无法长期使用的。我想,我已经说得很直白了。

关于民族划分的标准,中国遵循的基本就是如下原则:如果一个群体成员认为自己是一个民族,周围群体也认为是一个民族,那就具备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然后结合具体的经济文化特征,予以确定。五十年代进行民族申报时,全国申报的民族有两百多个,最后截止1982年认定了56个。是否每个民族划分都合理,可以讨论——比如高山族就很可能是划得太粗了,因为当时不可能到台湾进行调查。而且现实中的民族问题,恰恰主要是历史上存在的民族矛盾延续,而不是由新认定的少数民族产生的。这可以从反面证明,这次民族识别过程是认真,基本合理的。

另外,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实际上是将民族自治寓于区域自治之中,在确保单一制国家的前提下确保少数民族权利。当时周恩来在向人大解释,为什么少数民族自治区包括了很多少数民族人口并不占多数的地区,就指出:设立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目的,不是让各民族隔离,而是要推动各民族的交流;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所以在自治区域内部同样要推动各民族的交流合作。事实也证明,民族问题容易闹大的地区,恰恰是单一民族大量聚居的地区,平等的、自愿的、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的根本保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