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Madoff 和 美国信贷危机 -- 任爱杰

共:💬9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Madoff 和 美国信贷危机

这两天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新闻是美国抓出了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Ponzi-Scheme)的主谋 Madoff。关于庞氏骗局,河里寞洑的大作寞洑:【原创】胖子中有详细的介绍。

这位 Madoff 老兄的主要罪行是借运行对冲基金为名吸纳大量的存款。据说受害金额高达 500 亿美元。该老兄和我以前在 任爱杰:【原创】利润私有化,损失公有化 谈到的那位 Lou Pearlman 一样,借着自己的好名声“借了新债还旧债”。由于投资者投入资金有先后,他把新投资者的本金用来偿付老投资者的利息和提款。

其实 Madoff 一开头未必想行骗。该老兄过去的口碑其实就是另一个巴菲特。他 1960 年以 5 千美元起家,最终成为华尔街的领袖人物。鼎盛时期,他担任过 NASDAQ 的主席和董事会成员。而且他的基金的回报率也不是典型的老鼠会,例如45天返回本金之类的。而是旱涝保收的一年 10%-12% 左右。这个回报率其实只比标准普尔的平均增长率略高。

问题是标准普尔的增长率并不是每年固定的。有些年份高,有些年份低。Madoff 的卖点就是他的基金永远是 10%-12% 左右的回报率,这简直和存定期一样了。当然会吸引大批的存户。赚钱要付利息,亏钱他也得付利息。大量亏损后当然就只能办老鼠会了。

如果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他的老鼠会可能还能一直办下去。问题出在挤兑上。从现在得到的消息看,危机开始后,他的客户们由于资金短缺而开始撤出投资。有一笔撤资甚至高达 70 亿美元。这已经相当于 500 亿的 14% 了。这不但 Madoff 受不了,放到任何一家美国正经的银行给一下子抽掉 14% 的存款也受不了。正经的银行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向中央银行求救或向别的银行拆借。Madoff 可找不到这类拆借。而该老兄的客户们实在太大牌了,他不敢用对付小存户的手段来对付他们。最后的倒掉是当然的。

告发 Madoff 的是他的两个儿子。而这两个儿子都是在他的公司里担任管理的。现在的官方说法是他们不知道内情。这个说法很让人怀疑是否有丢车保帅的嫌疑。呵呵。

认真来说,Madoff 付钱给他客户的方式和各大正经银行并无不同。银行并不是等贷款收回之后才付给客户利息。而是自己先垫钱进去把利息付到客户的账户里。而遇到客户提款,银行自然会用其他客户的存款来抵冲。所以一般各个国家都规定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现金量以应付提款。只不过银行的利息理论上来说远远低于其投资的风险。所以银行只要不碰到挤兑就能一直维持下去。

那么如果银行的坏账太多了怎么办呢?这就和 Madoff 基金的情况差不多了。如果银行收不回投资,或者能够收回的投资远远低于其要支付的款项。那么就只能先向 Madoff 学习,如果还是拖不过去,最终只能宣布破产。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几个著名的大银行的倒闭归根到底就是如此。所不同的,银行存款由于有联邦储备保险,所以对普通存户的冲击不大。

话又说回来,在金融危机中,对各类基金的挤兑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美国的储蓄率低,挤兑对于正经的商业银行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正因为银行的利率过低,大量的资金进入了股票市场以期获得远高于银行利率的回报率。在上一次大萧条中,银行的大量被挤兑和倒闭是导致经济迅速滑入深渊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一次危机中,高风险的是各类基金。不但美国有不少人的退休金是在基金里,而且从 Madoff 的例子来看,不少大企业,大金融机构也投资基金以期获得高回报。而金融风暴一来,这些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就是撤资。而撤资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连锁挤兑。

美国拿出近万亿美元来救市,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防止这类恶性挤兑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针对股市中的各类基金也成立类似于联邦储备保险的机构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然而小布什的班子是个要下台的班子,因此到现在为止除了就鲍尔森在华尔街上的好友们,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所以我们可以预测类似 Madoff 的基金倒闭现象将不是孤立的。随着这场危机的深化,明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基金走上这条道路。

关键词(Tags): #基金#挤兑#金融危机#Madoff#救市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