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那年庐山(二十一)政治局常委会 上 -- 史文恭
比如说,“镇反”,看起来绝对数很大,一百万,平均下来,大概是当时人口里四百人中镇压一个。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百万包括大批解放前的旧军官,旧地主,以及大批曾经镇压过革命军人的刽子手。----俺在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大将徐海东,他们全家族被国民党杀了65口人。----另一个例子是彭总,他的两个亲弟弟,是在抗战期间,被国民党杀害的。(这是在国共合作期间,十八集团军的副总司令的亲弟弟被国民党杀害,----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在镇反期间,蒋介石正在台湾和其他沿海岛屿,跃跃欲试,企图反攻大陆。----此外,还要知道一个数字,从1950年至1953,我军共歼灭匪特武装240余万人。----所以对比这几个数字和因素,我们就知道,“镇反”是绝对必要的,但具体执行中的过火行为也肯定有。---(但不能以这个过火行为,来推翻“镇反”的必要性)
同样,庐山这一段,就像俺一直写下来所描述的,并不是“毛打倒最后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底下的人屈从于领袖的权威”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是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追究事情的责任,也不能简单地推给一方,---这样的做法,是无法取得广泛的共识,也无法解释众多的历史事实的。----谨以此和您共勉。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3 层
🙂就事论事而言事情似乎如此 3 龙战 字632 2008-12-08 05:02:23
🙂您这样的分析会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了。。
🙂关于镇反 2 连续杀人 字531 2008-12-14 09:45:10
🙂您的指出是对的。。 1 史文恭 字81 2008-12-14 10:26:47
🙂史妹妹好文笔,好学识。不过100万怎么看都不少了。 闲着 字398 2008-12-09 07:29:34
🙂嗯,到了具体的比例和数据。。俺就不行了, 1 史文恭 字236 2008-12-09 07: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