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关于历史的一些胡思乱想 -- 纪琮
赤壁之战决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那么,何以作此断言呢?本文将对此作更进一步的讨论。
赤壁之战的最大赢家莫过于刘备。是役后,刘备“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荆州七郡,刘备得其四。琦卒后,刘备自领荆州牧。此后,刘备以荆州为据点,西征益州,三国格局终成大观。刘备成为争天下的一极,对当时的政治格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刘备据荆州与孙权东西呼应,吴楚一家,建立起一条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这意味着曹操再无可能越大江一步。当然,此时曹操亦非完全无机会。只要曹操西取益州,就可以突破长江防线,获得平定江南,一统天下的机会。只是这个机会已微乎其微,刘备也好、孙权也罢,都不会将这个机会让于曹操。更可笑的是,曹操在此时,仍然固执地发动第二次南征,结果在濡须与东吴战成拉锯。
孙权也是赤壁之战的赢家。赤壁对孙权的意义不只在于江夏、南郡二地。更在于人心。赤壁之战前,曹操挟破二袁之威,其声望、威信无可复加。天下闻操之名莫不胆寒。曹操入荆州后,孙权问计于臣下,“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又“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孙氏居江东虽历二世,人心归附。但面对曹操的虎狼之军,有琵琶别抱的念头在所难免。何况对于江东士族而言,曹操和孙权并无区别,谁强大就听谁,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而赤壁一战,一扫江东人的恐曹症。孙权在江东的威信达到新高度。江东士族对孙权从此死心塌地,再无贰心。故当曹操发动第二次南征时,他所面对的一个内部团结、上下一心的强大敌人。
既然谈到二次南征,就顺带讲一讲。在我看来,濡须之战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曹操发动第二次南征与其说是为了平定江南,倒不如说是为了挽回赤壁之败的颜面。战争的目的如此不纯,从高级军官到普通士兵亦不会卖命。何况赤壁一战,曹操损失了荆州水师。打一场没有水师的水战,曹丞相真是太有才了。
我们看四十余年后的西晋灭吴之战。西晋发六路大军,战线西起巴蜀,东达大海。以王睿率领的巴蜀水师为主力,顺江而下,杜预、胡奋、王浑、司马伷率陆军沿途配合。晋军水陆夹击、由西向东逐一攻占吴国在长江中上游的全部据点,最终实现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我们看西晋灭吴的战争部署遵循的就是“自西向东,先益后荆”的原则。事实证明这是极稳妥的必胜之道。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欲取江南,就必先控制上游,而后水陆并济、东西呼应、多路齐发,方能收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游突破口的选择也在不断变化。曾国藩平长毛时,安庆就成为这样的突破口。但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安徽并非南征的康庄大道。淝水之战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当时,欲取江东,必先取荆州,而欲取荆州,则又要先取益州。西晋灭吴就是遵循这样的路线。
荆益因有如此的重要性,而被当时各方势力所垂涎。刘备自不用说,诸葛亮在《隆中对》已明白道来。曹操也不用说。只是曹操似乎忽略了益州,而对荆州又太过心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曹操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以至失去了唾手可得的天下。不过曹操在刘备入蜀后未及时进攻,是可以理解的。首先,蜀道的险要令曹操却步。在险峻的蜀道一个关隘一个关隘的攻拔,费时费力,弄的不好,陷入崇山峻岭难以自拔,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其次,孙权对合肥的进攻,让曹操难以下决心弃孙权于不顾专一对付刘备。设若孙权趁曹操身于西蜀险地时,攻打合肥,关羽又兵犯宛城,那时真哭都来不及了。因此,曹操只有首先解决孙权的北犯,才能抽身对付刘备。事实也是如此,建安“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一年后,建安二十三年七月,曹操起兵讨伐刘备。只是此时的刘备羽翼已丰,已难图之。
我这里要对孙权作详细的分析。因为在魏、蜀、吴三家里,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最高。益州亦是东吴渴望获得的宝地。
我们先谈益州。因为荆州实在太过重要,我们留在后面细说。孙权、周瑜君臣对益州的垂涎是很明白的。周瑜对这个问题讲的很透彻:“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可惜天妒英杰、使其早夭。读书至此,为公瑾一叹。
今人谈论三国,总把焦点关注于曹操、刘备,再不就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仿佛孙权只是时代的看客。仿佛这天下就应该属于曹操或是刘备。其实孙权亦是不世的人杰,雄才大略堪比汉世祖。曹操一阉宦之后,刘备贩履织席小儿,都可以有问鼎之心。孙权出身江东世族,为何不能与天下英雄一争短长,逐鹿中原?只因偏居江东一隅,未有一展平生抱负与才干的舞台。故只能忍辱负重,求为一方霸主。但在赤壁之战后,上天似乎将眷顾多分给了孙权一些。孙权终于有了争霸天下的机会。于是有了周瑜的一席话。君臣二人定下逐鹿中原的计划。计划最终未能实施,固然有周瑜早亡的原因。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越过刘备。
刘备的坐大让孙权既喜且怒。喜者是从此有了联合抗曹的同道。怒者是逐鹿中原的路上又多了个竞争者。只是争霸天下那还是未来的事,眼下发生的事更让孙权怒火中烧。刘备竟先下手为强得到了益州,而且还霸着荆州不还。失去了益州,不过是失去了逐鹿天下的希望。失去了荆州却要危及江山社稷。若让刘备居有荆益,就意味着一半天下落入刘备之手,更意味着孙权从逐鹿中原的大戏中提前出局。刘备成了孙权最大的敌人。
荆州居吴会上游,是江东的西部屏障。从荆州到吴会,沿路并无险要可守之地。失去了荆州就意味着东吴门户大开。敌水师可以顺江而下,直指建业。陆路可越过豫章平原进占浙北,直插吴会腹地,成包抄之势。故荆州实是关乎东吴政权的生死存亡。这就是为何东吴不惜与刘备决裂也要袭杀关羽夺回荆州的原因。
对于袭杀关羽一节,世人颇有争论。有人认为吕蒙短视,眼光不及鲁肃。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其实,无论吕蒙还是鲁肃,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东吴政权的长治久安。鲁肃当初借荆州与刘备与吕蒙杀关羽夺荆州,时易事变也。
鲁肃当时借荆州与刘备实为无奈权宜之计。首先、刘备当时已然控制了荆州四郡,不答应刘备的要求,必然发生冲突。孙刘鹬蚌相争,结果是曹操渔翁得利。其次,曹操虽有赤壁之败,但“威力实重,(孙权)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结果亦如鲁肃所言,“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但刘备虎狼之主,其志在统一天下,恢复汉室。孙刘如今虽是一家,但将来必有刀兵相向的一天。荆州之于东吴,就如燕云十六州之于北宋。将荆州交于他人,就意味自动放弃战略主动权,东吴的生死都操之于他人,而不能自专。鲁肃对此亦是明于心腹。所以才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及至吕蒙时,情势更急。“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至于夺取荆州的利益,则是“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吕蒙此论,实谋国之言。事至此,吴蜀交兵,已不可避免。
诸葛亮的《隆中对》历来被人称颂。只是诸葛亮轻视了孙权。在《隆中对》中,所谈的都是曹刘两家,孙权如隐形人般。完全没有考虑孙权的立场。没有考虑到荆州对于孙权的重要性。最终,诸葛亮为他的轻视负出了不必要的代价。
吕蒙袭杀关羽,破坏孙刘联盟,从刘备的角度来说,是不顾大局的行为。但吕蒙作为孙权的臣子,他当然要为孙氏的江山、东吴的社稷谋划。
文章至此,已尽尾声。围绕荆州、益州发生的种种故事,实为三足鼎立格局下,魏、蜀、吴三方博奕的生动写照。三国的出现,形成了汉末以来政治势力的新均衡,新秩序。任何一方企图破坏这种均衡的行为必然会招致其它两方的制止。这是三足鼎立格局的必然,是历史的必然。而这一均衡秩序的形成都始于发生在赤壁的那场战争。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关于历史的一些胡思乱想 9 纪琮 字610 2008-11-21 09:46:25
🙂【原创】二、赤壁·荆州与益州
🙂孙权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1 任爱杰 字750 2008-11-23 21:40:01
🙂曹刘先后去世和天下无人是两码事 1 思索 字482 2008-11-24 18:41:36
🙂南朝国力不如北朝? 任爱杰 字147 2008-11-24 21:03:03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如此 思索 字82 2008-11-24 21:10:57
🙂按您的说法,历史上的反例可太多了 任爱杰 字456 2008-11-24 21:24:14
🙂孙权曹操面对的情势和你列举的情况一样? 思索 字64 2008-11-24 21: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