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90后脑残的元凶——素质教育(上) -- 桃花剑仙

共:💬37 🌺30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90后脑残的元凶——素质教育(上)

在看素质教育下,我们90后必须多项兼顾,不能偏科,否则就没有好成绩。如此下来必定没时间去感知生活。再加上长期遭受以学习为名义的各种压迫。于是也就没有了对生活的激情,长此以往就变成了脑残,表现出来就是没素质。没素质怎么办啊?将强素质教育。这便是教育的恶性循环。

说道素质教育,就不能不说说素质教育所谓的理论依据——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盛水量由最短的挡板决定。只要最短的挡板没有加高,其他的挡板再高也没用。我不知为什么不可以把木桶倾斜一下,为什么扬长避短就不能应用到教育上?既然都是全面发展,何必又说什么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还有一个听起来似乎很科学的道理:一个人的大脑有8个方面的思维能力,我们把它叫做8神经,而这8条神经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全面发展就会出现脑子缺根筋的现象。如果由这个定义来看,脑残的人还真不少,因为随便找一个人不是左撇子就是右撇子。而事实上,一个人大概还没有修炼到8神经就已经∞神经了。(郑重声明,这里绝对没有攻击八哥的意思,各位《大众软件》的读者千万别误会。)

有句话讲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什么不是长学问?为什么非要定出各种各样的科目,最后一样也学不到“洞明”?记得韩寒在《穿着棉袄洗澡》中也谈到了这个道理,世界要的不是全才,也不可能有全才,而时代要的只是人才。并且文章形象的指出“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的人正穿着棉袄在洗澡。”韩寒在写这些话的时候大概正处在高中吧,说得多么发自肺腑!当然韩寒是好样的,现在的韩寒功成名就。他不但说到了,也做到了。韩寒的成功无疑是给素质教育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谁可以保证这孩子就是钱钟书,如果他是伤仲永呢?”“如果韩寒用稿费养活不了自己,你肯把饭碗让给他吗?”这些话出自刘如溪的《韩寒三思》,而《韩寒三思》这篇文章就编写在韩寒的《零下一度》的末尾。我想当时的韩寒一定很抓狂吧。幸亏韩寒三思又三思终没有听取劝告,否则可真要成为“伤仲永”而“无饭碗”了!或是有一天由“正规”走向成功时,早不知走了多少弯路。

《韩寒三思》中还有不少值得“深究"的话,比如像“仅仅靠中学课本里那点知识,可以解决多少大问题呢?”大问题定是解决不了的,可小问题呢?根本用不着!的确如刘如溪所说,“现在是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我想刘如溪本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一定比不上其文学水平吧。每个领域都是靠少数人推动发展的,不然哪里来什么专家?又或者要这么多人有什么用,一个全才不全搞定了?

文中也提到了钱钟书的例子:钱钟书曾以数学0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并终成一代大家。我们并不是说数学0分语文就一定会好,我们要说的是数学好不好和语文没什么关系,以此证明素质教育中的均衡发展纯属无稽之谈,一个数学0分的人也能成为一代大家。

至于鲁迅,郭沫若学医出身,郁达夫同时也是经济学家的情况,更恰恰说明了人是可能成为全才的。他们成为一代大家的原因是他们拥有极高的文学造诣,而不是因为他们既懂医学又懂文学,或懂经济学又懂文学。

关键词(Tags): #素质教育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