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来晚了,转一篇,中日关系变化(近代) -- 机会主义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来晚了,转一篇,中日关系变化(近代)

《西潮?新潮》蒋梦麟 岳麓书社2000年9月第1版

P.94

我在纽约求学的一段时期里,中日关系突起变化,以致两国以后势成水火。日本经过越五十年的维新之后,于一八九四年一击而败中国,声威渐震。中国人以德报怨,并未因战败而怀恨在心。这次战衅反而以外地引起中国人对日本的钦仰和感激――钦仰日本在短短五十年内所完成的重大革新,感激日本唤醒中国对自己前途的乐观。甲午之战可说燃起了中国人心中的希望。战后一段时期中国曾力求追随日本而发奋图强。

每年到日本留学的学生数以千计。中国在军上、警务、教育各方面都采取了新制度,而由留日返国的学生主其事。中国开始从日本发现西方文明的重要。日俄战争更使中国的革新运动获得新动力――日本已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偶像了。

中国通过她的东邻逐渐吸收了西方文明,但是中国不久发现,日本值得效法的东西还是从欧美学习而来的。更巧的是美国退还了八国联军之后的庚子赔款,中国利用庚子赔款选派了更多的留美学生。在过去,中国学生也有以官费或自费到欧美留学的,但人数很少,现在从西洋回国的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而且开始掌握政府、工商业以及教育界的若干重要位置。传教士,尤其是美国的传教士,通过教会学校帮助中国教育了年轻的一代。

因此,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关系开始逐渐疏远,中国人心目中的日本偶像也渐行萎缩,但是日本人却并未意识到这种转变。

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在民国四年即一九一五年突然向袁世凯政府提出著名的二十一条要求,如果中国接受这些要求,势将成为日本的保护国。日本之所以突然提出二十一条,是因为西方列强在战事进行中自顾不暇,同时帝俄军事力量急剧衰退,以致远东均势破坏。中国既受东邻日本的逼迫,乃不得不求助于西方国家,中日两国从此分道扬镳,此后数十年间的国际政治也因而改观。如果日本具有远大的眼光,能在中国的苦难时期协助中国,那末中日两国也许一直和睦相处,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形也就完全不同了。

驻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经政府授意把二十一条要求的内容泄露了,那时我在纽约读书。这消息使西方各国首都大为震惊。抵制日货运动像野火一样在中国各地迅速蔓延以示抗议,但是日本军舰已经结集在中国的重要口岸,同时日本在南满和山东的军队也已经动员。民国四年即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也就是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之后四个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最后通牒,袁世凯终于在两天之后接受二十一条要求。

后来情势演变,这些要求终于化为乌有,但是中国对日本的钦慕和感激却由此转变为恐惧和猜疑。从此以后,不论日本说什么,中国总是满腹怀疑,不敢置信;不论日本做什么,中国总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加以警戒。日本越表示亲善,中国越觉得她居心叵测。

我们的东邻质问我们:“你们为什么不像我们爱你们一样地爱我们?”我们回答说:“你们正在用刺刀谈恋爱,我们又怎么能爱你们?”

九?一八事变前几年,一位日本将官有一天问我:“中国为什么要挑拨西方列强与日本作对?”

“为保持均势,以免中国被你们并吞。”我很坦白地回答。

“日本并吞中国!我们怎么会呢?这简直是笑话。”

“一点也不笑话,将军。上次大战时列强自顾不暇,日本不是曾经乘机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吗?如果这些要求条条实现,日本不是就可以鲸吞中国吗?”

“哦,哦――?”这位将军像是吃惊不小的样子。

“一点不错。”我直截了当的回答。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