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中国骑兵>电视剧进展和书的网络推广建议 -- 不惜

共:💬146 🌺218 🌵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骑兵团》的改编其实真的很难

这要从两个方面谈起。

第一个方面是不要跟美国的《兄弟连》比。人家1200万美圆拍10集,相当于120万美圆、几乎是1000万人民币拍1集,咱们最多50-70万人民币拍1集。因此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第二个方面是不要跟《亮剑》和《士兵突击》比。《亮剑》和《士兵突击》实际上是写了两个“另类”的军人。从纪实的角度看,这样两个人物,现实中都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大众看不到这一点,相信河友是能够看到这一点的。李云龙这样的人物,在四野还有点可能,在刘邓手下没有可能。也就是说,《亮剑》和《士兵突击》走的是虚构人物(目的还是吸引观众)的路子。《亮剑》和《士兵突击》的成功正在于它不写实,而是根据观众心理去虚构。好听一点是虚构,难听一点就是编造。

由此我们看到,要么你花大价钱,真正做到还原历史,观众也能被真实的历史所打动;如果没有相当的财力,你就只好去虚构,让人物和故事情节去吸引观众。

可是,《骑兵团》是纪实作品,大刘更是个真实的人物。能不能花大价钱去还原历史呢?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央视一套肯花大价钱买。

比如《长征》,基本上就是花大价钱按历史还原的作品,央视一套肯定要买要播。你花多少钱拍,央视也得让你保了本。甚至很大一部分就是公家的投入。

《骑兵团》呢?没有把握。

于是只有一条路子,往虚构上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往虚构上改,无非也是两条路子。

一条路子是改大刘这个人物。如果就这么拍大刘,肯定是太平了(与李云龙和许三多相比就能看的出来),必须把他改的另类了,现实中不太可能了,至少是非常坎坷了,才能引起观众对他的关注。

另一条路子就是加感情戏。没办法,现在的电视剧的主要观众是年龄在40、50、60的“老三姐”。当然,最好不要加烂了。这种感情戏,应该是加强人物命运的感情戏,而不是硬塞进去的感情情节。比如李云龙的感情戏,实际上是为了引出不请示就围攻日军最后炮轰城门的重场戏,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塑造李云龙这个人物的性格。

我估计,这两条都得有。

《骑兵团》太大,所以电视剧还是《骑兵连》为好。也就是说,以大刘和一个骑兵连的命运为主线。大刘是个新兵,参加的是当时的新兵连。到后来,新兵连成为骑兵四连(1、2、3连都是老红军连)。写新兵连成长为主力连队(就是马甲最后写的“英雄最多、烈士最多”的连队)、大刘从新兵成长为四连连长的故事。其中,大刘和新兵连都可以有很多的坎坷经历。比如说,在大扫荡一仗中,四连担任掩护,几乎“全军覆灭”,大刘付重伤和他的马一同被躲藏在冀南平原的老乡家中,后来他们又是如何重建四连,等等。总之,四连和大刘都应该有几起几落。

忙乱之中,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

最后还是要祝贺马甲大作能够不断“触电”。拍出来之后,肯定会有更多的观众会来关注原作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