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史不可势利兼谈郭沫若 -- 丁坎
之所以说郭“无重可负”,是说局势并非缺他不可。
丁兄所引各文,确实说明郭在文教科技方面可以助周一臂之力,然,
(1)周如倒则无人可扶危厦,郭如倒则可替代者不能说没有。
(2)文革伊始,文教基本停顿,学生上山下乡、教师牛棚干校,所谓文教工作,已远非17年时繁重景象,且当时对维持国家基本运转、人民基本生存所最为必要的是工业、农业,文教在周的支撑范围内即便不是完全边缘化了,也已经是分量很轻的。
(3)科技,主要是军工有关的科技,当时有聂及其他军方人员为主管理,与郭干系不是太大。
(4)关于知识分子科学家,郭可能是做了些工作,但是在大乱初始时这些工作基本无效(一部分因为当时天翻地覆,一部分可能也因为郭其时已是泥菩萨),卢嘉锡所谈见外国学者,应当已经是72年之后的事情了,大乱的潮头已过,其后不久就有胡耀邦去中科院了,而且,从老萨的有关文章中也可以看到,真正起到大规模帮助和保护科学家作用的是胡耀邦、方毅等人。所以,郭于此事或有助益,但绝非无他不可。
(5)部分科学家对郭的尊重或者爱戴,与郭是否“有重可否”并不构成逻辑必然,正如玉玠虽然深受尊重和爱戴,但那场风暴中他实在是无重可付、无处出力。
倒郭是为了倒周,这点没错。但我的理解,这并不是因为周离了郭玩不转(这点上郭的价值尚远不如陈毅,且事实上,即便陈毅倒了,周仍然能够勉力支撑),而是想从郭身上嘴里罗织周的罪名尤其是历史罪名,因此,郭不倒固然是对周的支持,郭如强项似胡风或者决绝地走了傅雷的路也未必不是支持,只有郭卖身投靠反戈一击才不是支持。由是观之,绑架郭世英可能就是一种对手逼迫郭叛卖的手段,世英的自尽绝了对手这个劫材,从这个意义上去解释周的话,逻辑上是讲得通的。
总之,从现有的资料中无法推理得到郭在文革中维系国家命运、缺之须臾不可,所以他不得不自污以行忍辱负重的结论。
所以,我还是认为,郭的行为更多的是骨软避祸,虽情有可悯,但其风骨较诸胡风傅雷,还是落了下乘。
除此之外,其他方面,我的看法与丁兄、郢客并无二致。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花这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1 上古神兵 字0 2008-11-07 00:14:11
🙂以三首诗词来论很难服人 8 随性自在 字1549 2008-11-06 18:23:31
🙂有点不实事求是 27 丁坎 字3335 2008-11-06 06:14:52
🙂红字确实是要害
🙂可是当时的郭沫若不能这么想啊 2 钛豌豆 字472 2012-09-07 08:42:07
🙂就说第一条吧 4 随性自在 字316 2008-11-06 18:49:53
🙂容我说一句,这话实在是凉薄得很 15 张墨 字327 2008-11-06 07:25:29
🙂这个实在是与温度厚度均无关系 7 梦里胡笳 字1941 2008-11-06 07: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