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那年庐山(九) 东哥发言了。 -- 史文恭

共:💬285 🌺1310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历史问题当中的逻辑推理

当然,很多事也不尽然,假如这么引申的话,我们自然会问,若人心都在东哥身上,那他的遗孀的下场怎么就没人同情呢?---说到底,他的遗孀也不过是忠诚地为东哥打冲锋罢了

这里你问到“那他的遗孀的下场怎么就没人同情呢?“。实际上对江青是有人同情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此话实在包含太多),大多数人在目前对江青没有多少同情,所以你说没人同情江青也不为过。那么为什么呢?为什么毛死后没多少人同情江青呢?按史兄的逻辑,你的意思是说:

如果人心真的都在“东哥“身上,那么人们应该同情江青。而既然人们不同情江青,那么说明人心不在“东哥“身上——我没误解你的意思吧。

请问,这算什么逻辑?如果人民敬仰一个伟人,需要连带地照顾到这个伟人的一切亲属,不管这些亲属的所作所为,那么这说明人民的心理是不成熟的。而事实似乎是,人民敬仰毛泽东(为了在事实上加注我的观点,我恰好做了一个投票,想必你也看到了,这个投票表明,即使是在毛泽东业已没有权势的今天,绝大多数人们还是肯定毛的功绩并敬仰他的心胸。),而在现阶段并不十分同情江青(这个我缺少资料,姑且采用你的说法),这说明什么?相对比较可靠的结论是:人民的心理并非那么不成熟!人民对于该分清的东西分得很清楚。

至于江青是否真的值得同情,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是人民现阶段不同情不能说明人心不在毛泽东身上!人民不同情江青的理由可能有多种,可能江青确实在文革中做了一些毛泽东不希望她做的一些不地道的事情,也许她实际上是被别人妖魔化了,而人民受到了蒙蔽,不管怎样,这都不能说明人心不在毛泽东身上!——在我们进行逻辑思维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考虑到那,确实并不那么令人爽快,作者不太爽快,读者也不太爽快,但是,严肃地对待历史,实在是不得不忍受一下这样的约束的。

我想建议你的是,写作一些大众(包括河友)喜闻乐见的东西,你实在不必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与可靠推理的前提下臧否一些现当代革命人物的内心世界。你在某些方面具有过人的本领,但是最好把它们用到更加合适的地方,这样于人与己都有好处。

我在这里目的并非揪住你的一个回贴里的一句话,实际上你在你的系列正文里充斥若干类似的“逻辑思考“,我个人认为,是略许草率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