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太原沧桑 一 ZT -- uibeacct

共:💬44 🌺3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十 太原战役之胜利之师 Re:太原沧桑 一 ZT

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三十章 太原战役之胜利之师

  阎锡山乡土观念极为浓重,他手下重要军政官员的籍贯,很多都是五台或在五台附近,以至于人们戏言“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两个直接与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最终葬送他在山西统治的,也是两位五台籍的共产党人,一个是接受阎锡山邀请,参与组织山西牺盟会并使山西新军投奔解放区的薄一波,另一个,就是指挥太原战役的徐向前。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与永安村一河之隔的,就是阎锡山的家乡河边村。徐向前从山西省国民师范速成班毕业后,来到河对岸阎锡山创办的川至中学附属小学担任教师。如果不是因为传播进步思想被学校开除,徐向前或许就只会在山村教师的位置上度过平凡的一生,1924年,徐向前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尽管在考入黄埔军校的同时就自然成为国民党党员,但徐向前最终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激情年代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广州起义,并成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

  1936年,三过草地的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随之而来的,是对“张国焘路线”的清算和因为这一清算波及面过宽而使红四方面军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这一年的11月,红四方面军奉命进入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任务,授予他们的番号是西路军,徐向前就是这段悲壮征程的总指挥。在与马家军英勇奋战四个多月之后,西路军兵败祁连山,由出发时的两万余人变成了到达新疆时的四百余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向前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因为与阎锡山是同乡的原因,徐向前随同周恩来来到太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阎锡山非常欣赏徐向前的军事才能,曾对他的部下说:“徐向前缺粮少弹,蒋介石剿了他好几年,都没剿垮,你们要多加留意。”他甚至还说过“政治上靠薄一波,军事上靠徐向前”这样的话。

  解放战争开始后,病愈复出的徐向前三打运城、攻克临汾、横扫晋中,很快就进抵太原地区,昔日一水之隔的同乡如今只有一城之隔,太原国民师范的创建者和学生现在分别是对战双方的最高军事统帅。

  为统一太原前线各部队的指挥,中央军委批准组成了太原前线委员会,徐向前与周士第分别担任正副书记,陈漫远担任参谋长,胡耀邦担任政治部主任。

  就在战役开始前的部队休整期间,徐向前前往河北西柏坡向中央汇报工作并参加“九月会议”,顺便到石家庄和平医院检查身体。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戎马倥偬的长年转战使得徐向前积劳成疾,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徐向前患肋膜炎高烧不止,病情持续两个多月,直到当年冬天才出院,病愈后身体仍然相当虚弱。此次经过医生的全面检查,发现徐向前不仅旧病有所发展,消化和呼吸能力都很差,每餐只能吃少许麦片之类的软食,一位日本医生甚至认为他的病情已经到了“极点”,劝他至少静养两三个月。

  10月初,太原前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提前十三天发动太原战役,徐向前抱病返回前线。10月底,东山四大要塞争夺战展开,战斗打得极为艰苦,阵地得而得失,失而复得,徐向前坐着担架来到前线指挥作战,激励士气。

  由于夜以继日的工作而造成用脑过度,徐向前偏头痛症复发。东山战斗接近尾声时,徐向前夜间到前沿阵地去观察战况时受了风寒,回到指挥所后,左侧胸腹间剧烈疼痛,躺在床上连身都不能翻。周士第赶忙派人去野战医院请来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同志,他的诊断的结果是,胸部大量积水,患肋膜炎。周士第一方面马上派人去后方寻找药品,一方面向中央军委作了报告。中央军委给太原前委复,电建议徐向前静养一个时期,毛泽东在签发时又加上一句:“如病情严重,应来中央医院,至要。”不久,周恩来亲自选派了在延安给徐向前治过病的黄树则大夫、西北军区卫生部史部长和石家庄卫校的陈教育长组成医疗小组来到太原会诊,徐向前想到患有肝病的黄定基旅长和神经衰弱的门国梁科长等人,立即派人将他们也叫来接受诊治。徐向前的妻子黄杰也得到通知,带着孩子连夜从后方赶来照顾徐向前的生活。11月29日,中央常委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又联合致电徐向前,再次要求徐向前早日去后方静养,“总之,治疗和休养是第一等重要,病好一切好办。”周士第、陈漫远、胡耀邦等同志也都力劝徐向前要以身体为重,但徐向前始终不愿离开部队,离开太原前线,最后,就转移到了榆次以南十多公里的峪壁村,一面工作,一面休养。就在休养期间,徐向前还关心着前线部队的越冬防寒措施,当他看到某部炊事员自制的保温饭桶后,立即下令在全军推广使用。

  太原解放后,徐向前担任太原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市民中传说:打跑了阎锡山,回来了徐向前,五台人还是沾光。于是,一些五台人打着徐司令老乡的旗号找上门来求情办事,都被徐向前严厉拒绝。徐向前的两个姐姐来到太原探望,徐向前说:“你们来只能住几天,我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给你们,东西都是公家的。”建国后,打下大半个山西的徐向前很少再回故乡,对山西的工作从不过问干涉,给山西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55年,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先后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著有回忆录《历史的回顾》。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帅在北京逝世,根据他的遗嘱,徐帅的骨灰撒在了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骨灰盒和遗像最后回到了他的故乡,被安放在五台县烈士陵园。

  华北军区野战军是一支曾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的英勇之师,与四大野战军一起,构成了解放军五大野战主力,并成为唯一一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战略机动部队。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一兵团的前身是来自刘邓129师麾下的晋冀鲁豫军区一部,因为长期由徐向前率领,直到由周士第指挥挺进大西北和大西南期间仍被称为徐向前兵团。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15师一部在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开辟了晋察冀根据地,这支部队也就是后来的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二、三兵团。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野战军番号的决定,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一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原第一兵团的第8、13、15纵队分别改称为第60、61、62军。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二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罗瑞卿,下辖第63、64、65军。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三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李天焕,下辖第66、67、68军。

  太原前线的其它参战部队,华北野战军炮兵第一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三师,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隶属于第一野战军。

  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太原、大同、安阳、新乡四个孤立的城市和绥远的董其武部。中央军委决定调参加平津战役的第19兵团、20兵团和第四野野战军炮兵第一师西进,与前线原有部队会攻太原。

  对于步兵部队来说,徒步千里的行军并不是一件比战场撕杀要轻松的任务,而炮兵部队更是不怕打仗,只怕行军。四野炮一师是在东北鏖战过程中用缴获的美式装备武装起来的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这个师有一个团全部为朝鲜族将士。炮一师接到开拔命令后,3月4日从河北武清驻地出发,重炮全部拆卸为两部分,分别用八匹马拖拉。炮一师跋山涉水700公里,艰苦行军11天之后,到达石家庄,然后转乘火车抵达山西寿阳,又从寿阳赶到太原前线。

  1949年3月底,增援部队陆续抵达太原城下,原华北军区野战军的三个兵团第一次胜利会师。至此,太原前线的攻城部队共集结了3个兵团、10个军、36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2个炮兵师,连同中央军委补充的15000名新兵和傅作义部改编的4个师,共计25万人,拥有各种火炮1300余门。而太原守敌共有6个军,17个师,总兵力约72000人,火炮900门。解放军从数量到装备都已经取得绝对优势,尤其是用缴获的美式火炮武装起来的四野炮一师,不仅为压制敌军炮火、城市攻坚提供了保障,而且,该师的高射炮从四月上旬开始对空实施封锁,阎军的空中优势得到遏制。

  为统一指挥各参战部队,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了太原前线司令部、政治部,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党的太原前线总前委也同时成立,成员包括徐向前、周士第、陈漫远、杨成武、杨得志、罗瑞卿、李天焕、胡耀邦八人。

  在太原前线总前委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徐向前,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年仅33岁的胡耀邦,当时谁又能想到,这个长着一张娃娃脸、个子也不高的第18兵团政治部主任,在三十多年后会超越当年排在他前面的所有兵团级将领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

  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胡耀邦15岁时就已经投身革命,成为中央苏区的一名红小鬼。仅仅九年之后,23岁的胡耀邦被毛泽东亲自选定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长,陈赓、徐海东、王树声等一些身经百战的大将都曾被肩负人事任免重任的胡耀邦叫去谈话,甚至受到这个年青小伙子的严厉批评。

  太原战役期间,胡耀邦主要负责政治与统一战线工作。在太原战役发起前,他就与徐向前、周士第一起签发了《攻取太原紧急动员令》,鼓舞全军将士攻取太原的士气与信心。在东山四大要塞争夺最激烈的时候,胡耀邦冒着敌人的炮火来到最前线,把《人民子弟兵》报送到战士手里,在前线做宣传鼓动工作。太原战役后期,胡耀邦又参与了策动阎军71师起义的工作,使该师在总攻开始前夕将他们驻守的太原北城外围阵地拱手让给了解放军。在黄樵松酝酿起义期间,也是由胡耀邦出面与黄樵松的代表王震宇谈判,胡耀邦一度准备亲自进城与黄樵松面谈起义事宜。

  1982年,胡耀邦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为人民留下了勤勉开明的印象。1989年春天,太原解放40周年来临之际,太原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攻克太原》在中央电视台播映,然而,鞠躬尽萃的胡耀邦却在太原解放纪念日前九天与世长辞。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徐向前因病未能参加。当时负责西北作战任务的第一野战军仅有11万人,要完成消灭胡宗南部和马家军、进军新疆的艰巨任务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毛泽东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许诺,太原战役结束之后,不仅将参加太原战役的一野第7军等部队归还一野建制,而且,原华北野战军的三个兵团也将最少抽调两个兵团18万人归一野指挥,毛泽东还计划任命徐向前为一野副司令员。

  3月28日,参加完七届二中全会的彭德怀在返回西北部队途中来到太原前线,前往峪壁村看望徐向前。徐向前说,我的肋膜两次出水,胸背疼痛,身体虚弱得很,没法到前边去,你就留下来指挥攻城吧,等拿下太原再走。彭德怀慨然允诺,报请中央军委批准之后,彭总便正式留在了太原前线。

  4月5日,彭德怀主持召开太原总前委扩大会议,会议一开始,热情直爽毫不见外的彭总就开门见山地说:“我这次来太原前线办两件事,一是总攻太原。太原敌人城防坚固,我参加此役,主要是学习攻坚战的经验。二是来带兵的。打下太原以后,18兵团和19兵团将调西北战场参加对胡、马军的决战。争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解放大西北。”

  随后,彭德怀同总前委的几位负责人一起,指挥了太原战役的后期战斗。为了避免影响军心,当时下命令、写报告仍用徐向前的名义签署,彭总身挑重担却甘当幕后英雄。20年后,身陷囹圄的彭总写下了一系列材料,对强加给他的罪名进行申诉,在这部后来被汇编为《彭德怀自述》的书中,彭总对他指挥的太原战役后期作战仅仅是一笔带过。

  解放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1911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7岁即投身革命,抗日战争中参加了平型关大捷,他在开赴前线途中曾在太原停留。1949年2月初,杨得志率19兵团胜利开进北平,指挥机关驻扎于颐和园后的大有庄。一个月后,第四次来到山西的杨得志率19兵团参加太原战役,与晋中等军区三个独立旅一起负责从城南、城西发起进攻。由于19兵团炮兵力量薄弱,他们在总攻阶段打得非常艰苦,同时也涌现了攻取双塔寺的“攻克要塞开路先锋连”、登上首义门的两个“猛虎连”、突破水西门北的某部排长彭彦雪和战斗到最后全排最后一人的18岁小战士陈昌翰等一批战斗集体和战斗英雄。

  解放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1914年出生于福建长汀,15岁参加红军,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平津战役结束后,20兵团千里行军,经大同抵达太原前线,与第7军的19师一起负责从北面发起进攻。太原城北一带是工业密集区,阎军依靠大量坚固的建筑物做为依托工事,杨成武为此制定了穿插分割、各个击破的战术。总攻太原前夕,杨成武带领20兵团军师两级指挥员登上太原城北的一座古塔观察地形,为攻城做最后布署。观察完毕后,杨成武一行刚刚下到第五层,古塔即遭到卧虎山要塞阎军炮兵的袭击,一枚炮弹打入塔身,在第六层爆炸,杨成武下塔之后举头回望,不由得心有余悸,如果再晚下塔半分钟,全兵团师以上指挥员恐怕就基本报销了。总攻时刻,20兵团率先从小北门东部的突破口将红旗插上太原城头,据说,小北门之所以成为战后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城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太原解放三天后,解放军正式举行入城仪式,彭德怀在原太原绥靖公署门前检阅了入城军队。五月初,彭德怀对18、19兵团的部署加以确定之后回到陕北。徐向前因为身体的缘故最终未能跟随彭总并肩解放大西北。1949年夏天,第20兵团做为战略部队,被布署到京津附近保卫党中央的安全,第18、19兵团正式划归第一野战军建制,跟随彭总挺进大西北,与胡宗南、马家军决战。这年冬天,第18兵团又被划归刘邓的第二野战军建制进军大西南。18兵团60军180师在这一过程中更是立下汗马功劳,堪称雄师,他们曾以四个班击溃国民党一个军,生俘2200余人,他们也曾以一个团迫降胡宗南的精锐部队第38军。朝鲜战争爆发后,原华北军区野战军的三个兵团先后参战,都有过出色的表现,最著名的莫过于《奇袭白虎团》,但是,曾经创造辉煌战绩的180师被敌军包围,全军覆灭,成为解放军对外作战中成建制损失最大的一次。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百万大裁军,一支支英雄的部队令人惋惜地从解放军的序列中消失,参加太原战役的10个军,原华北军区野战军的第60、61、62、66、68军和原一野第7军的番号被撤销,第63、64、65、67军继续保留在新时期解放军24个集团军的行列里。在中苏对抗时期,隶属于北京军区的第63军重新回到太原,派驻山西在太行山构筑华北的第二道防线,保卫我国部署在山西的军工厂和战略导弹基地,后来的山西省武警总队就是由该军第189师改制而成。有消息说,第63、64、67军将在新一轮的裁军整编中成为第一批裁减的三个集团军,昔日为解放太原而浴血奋战的胜利之师,终于即将完成他们的历史始命,无论他们的最后归宿如何,龙城太原,将永远铭记那段血与火写成的历史篇章,永远铭记他们抛洒在这片土地上的热血。

  除了征战于第一线的将士们,广大支前群众和隐蔽战线上的同志们也是这支胜利之师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晋中战役刚刚结束,太原战役前委就组建了太原战役联勤指挥部,由裴丽生担任司令员,负责指挥太行、太岳、晋中、晋察冀、冀鲁豫各解放区有关支持太原战役的后勤工作。整个战役期间,直接参加支前工作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民工多达25万人,民兵5万人,参加运输的牲畜2万余头。民兵主要负责看管粮食仓库和军用物资,并按部队的作战需要,担任必要的看管俘虏、运送弹药工作,有时还直接参战。民工主要负责运输工作。寿阳、阳曲等距太原百里以内地区的群众全体动员,无论青壮年男女、老人、少年,几乎全部参加了支前运输工作。有的民工一夜之间在七里长的运输线上往返九次,去时扛器材,返回时抬伤员,行程一百余里。四大要塞争夺战期间,民工们不仅运送物资,还需要开山辟路、就地开采煤碳,关键时刻就留在阵地上参加战斗。

  太原战役期间,支前民工共运送弹药400万公斤,各解放区支援的粮食16453万斤。支前民兵与民工共有203人牺牲,746人负伤。就象“人民群众用小轮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一样,太原战役的胜利同样离不开普通民众的汗水与牺牲。

  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就不断向太原派遣地下党员和地下工作者,以各种职业作掩护,甚至打进入敌人要害部门,搜集情报、策反敌军。太原战役前夕,阎锡山甚至认为共产党在太原的地下工作者和伪装分子多达数万。而事实上,到1948年冬,太原城内的地下党员共有488人,还有内线关系859人。

  太原战役期间,太原隐蔽战线最出色的行动莫过于绘制太原城防图。地下党员张全禧以谦益信自行车行为掩护,结交了刚刚受到降职处分的阎锡山长官部侍从参谋张光曙,并成功将其策反。张光曙利用视察城防工事的机会,绘制出50多幅太原城防设施图,并在图上标注了大量参考资料。张全禧将这些图纸暗藏在自行车内胎和大梁的管子里,在张光曙的护送下穿越封锁线,将这些在太原战役期间起到重要作用的城防图送到了情报站。

  阎锡山建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特工系统,使得隐蔽战线充满了难以预料的风险和突如其来的牺牲。1949年3月,另一条获取太原城防工事图的秘密战线在组织向外输送情报和安排撤退的过程中被阎锡山特工系统查获,八名地下工作者集体就义于大东门外。与中央有直接联系的地下党员赵宗复也在不久第二次被捕。

  赵宗复是原“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的儿子,做为追随阎锡山三十余年的忠臣和功臣,赵戴文在去世前向阎锡山亲口嘱托:“宗复年轻,做事不稳当,希望好好教育他。”阎锡山表示:“你的儿子和我的儿子一样,我一定要教育他,你可放心。”

  赵宗复在燕京大学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以而立之年出任阎锡山政权的教育厅长。赵宗复被捕后,阎锡山的高干会议在讨论到如何处置赵宗复这一问题时,众人都缄默不语,只有警宪指挥处代处长徐端主张将赵处决。正在阎锡山迟疑间,太原绥署秘书长吴绍之提醒说:“请会长回忆副会长临终托言。”阎锡山于是说:“将宗复交我处理吧。”但终究没有下达任何处置命令。阎锡山飞赴南京后,梁化之一度准备处决赵宗复,五妹子阎慧卿说:“老汉在的时候都没有处理.你为啥要处理他?老先生就这么个苗苗,还能这么做?老先生怎样对待你来?”结果,杀害赵宗复的事便搁置下来。

  解放以后,赵宗复历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山西大学副校长、太原工学院院长等职。1966年6月21日,赵宗复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终年51岁。

  信誓旦旦要与太原共存亡的阎锡山为什么要逃离太原,王靖国为什么要拒绝女儿的劝诫,阎锡山所谓殉难的“太原五百完人”是怎样一回事,残留侵华日军和美国飞虎队为什么要帮助阎锡山守卫太原,远在上海的阎锡山为什么在最后关头允许太原守军投降。请看《沧桑阅尽话太原》第三十章:太原战役之败军之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