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写在三中全会前,聚焦农村改革。 -- 挑灯看剑

共:💬154 🌺6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什么不走另外一条道路?

为什么不走另外一条道路?

重新组建国有农副业公司和理顺现有的国有农业公司,建立全国联网的各种农副业公司,实现规模效益和专业化大生产,同时保证农民利益能够稳定增长。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公司这个形式,把党的各种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发展的过程中,用事实和政治思想教育重新凝聚党心、民心,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我个人认为问题不在流不流转,而是如何把单户的小农经济变为规模化的、类工业化的经济体,流转只是为实现规模化而想出来的办法而已,其实还有一条路,就是组建国有农业公司,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让农民用土地加入国有农业公司,既能实现规模化,又能防止出现损害农民利益之事。根据实际情况,这个国有农业公司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单项的。想起以前在上合贴发过一个类似的帖子,找出来再抛回砖吧。

----------------------------------------------------------------------------------

三农问题仍然还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大局内考虑,农业的发展现在看来还是要走工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的道路,像以前的小农经济,散户经营是走不通的。农业工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现在看来“公司加农户”模式还是可行的,关键是首先要把公司严格控制在政府手中,这样政府手中就有了“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方便政府调控粮食,蔬菜品种、产量、价格,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的源头控制最有效,也最经济)),同时也能防止公司出现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第二是要控制好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大头还是要由农户享有。就公司而言最低限度能够维持成本就好,或者在启动的几年政府贴钱都行。

那政府得到的最大好处就是金钱所不能衡量了:1,农村得以稳定发展,民心得以进一步凝聚;2,农副业具有了整体抗风险能力;3,政府具有了在全国范围内调整控制农副业品种、产量、价格的能力,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全国市场的预测与规划;4,有了一定的组织化、规模化以后,可以使得农产品的成本得以控制;可以有计划的提高和普及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新品种的推广;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得以实施(例如提高农业机械化使用率,降低农业机械使用成本);5,在各级农副业公司的支持下,国内农业可以走出国门,向非洲、拉美等等地区进行有计划的推广,使得农副产业能够配合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全球布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产生互补,逐步夺取各种农副产品的国际定价权。6,农业的大发展,使得农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这个最大的资源的利用能力和效果;7,保证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农副产品具有最大而有效的掌控能力。

现在农业土地大部分还是以单个农户为单位存在,土地利用率低,品种单一多变,往往是今年种什么赚钱,明年大家一窝蜂的都种,最后血本无归,周而复始。但是也有个好处,就是在现在国家无力全部解决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只要农民有块地,种点粮食、蔬菜就能生存。所以在公司加农户模式中,就一定要解决好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就是一定要农户拿大头!对于种粮大户,蔬菜大户,我个人反而认为应当加以控制,数量不宜过多,如果土地过多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些失去土地的大多数人怎么办呢(这也是由我们国家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的)?种粮大户的本质也不过就是是农业的规模化而已。因此就利用公司这个形式,把那些农业散户有效的组织起来,这不就相当于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种粮大户”吗?进一步说“农业的组织化”,才是农业的本质出路和发展方向,公司也只不过是在现有经济模式下适应组织化的一种方式而已,也许在未来我们能找到更好的模式......

还有一方面,随着公司加农户模式的推广,各种农副业公司和深加工公司的出现,农民的身份也在悄然变化,由单纯的农民逐步转化为农业的产业工人了。

想想以前曾经普遍存在的各城市蔬菜副食品公司和遍及农村的合作社,如果当初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适应新时代的各种农业公司,现在又何至于在生产调控农副产品上面临的某种尴尬呢(例如大豆、猪肉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现在应重新组建国家级、省级,县级的农副业公司和大宗农副产品的专业公司。(或者也可以考虑打破按照行政区域模式组建)

我想现在正在各地试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4种流转方式: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和入股。这就是新的探索吧!只是希望地方政府不要念歪经,搞成变相剥夺农民手中的土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