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聊起梁实秋 -- 淡淡微风

共:💬167 🌺593 🌵1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聊起梁实秋

  看到有夸梁实秋大师的,忍不住有点儿泛酸,稳不住手,只好敲点儿字出来。

  梁先生最出名的,大约是跟鲁迅的骂仗吧,反正当时是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最后是窝了一肚子气败下阵来。要说这世界上能骂得过鲁迅同志的,似乎还没有存在过,以梁先生之温柔小手,写与霹雳闪电刀斧手鲁迅对骂的文字,唉,怎么说呢,就跟他非要在抗日时期写发嗲文字一样,怎么说都不够明智啊。

  梁先生影响最大的作品,当属“雅舍小品”,文字那是一等,可惜格局始终偏狭了些——不是说雅趣不好,而是说见地不高。

  他的译作如何,我没有拜读,不敢置评。

  编的那本辞典如何,我英语不成,也不敢置评,不过,夸好的说差的都听说过,我也不知道谁对,只能留待方家了。

  冰心曾经说过一段话,我一直以为是她说过最出色的一段:“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看到这里,也许还好,而冰心之文气,不止于此:“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植尚未成功,实秋仍需努力!”

  这段话,实堪玩味。

  梁公文字自然是好的,我自己也很喜欢,“雅舍小品”曾经做我的枕边书许久,非常合我脾胃。

  然而,喜欢归喜欢,欣赏归欣赏,却终于不能佩服,或许他称的上大师,很可惜,在我眼里,他终究是个少点儿筋骨的大师。而鲁迅,虽然我不喜欢他的匕首总是端在手里,投枪总是瞄准目标,似乎连睡觉都拧着眉毛的做派,却是我最佩服的文人,甚至崇敬。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在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还坚持为良知奋斗,为国家民族张目,为学生民众弱势群体鼓与呼,这样的精神,足以标柄千古。先生虽无文天祥之位,亦未为之付出生命,在精神上,却是不遑多让。

  每当梁实秋想起那些隽永雅洁的文字,是写在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战争时期,那样的喜欢,总杂了许多别样的滋味。诚然,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时局下,不追究为政者当权者的责任,却来指责一个平民小文人,未必合适。然而,那些文字,也太“不食人间烟火”了吧。

  声色犬马的文天祥,“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一腔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而作为赵氏子孙的赵孟頫,却翻身依旧达官贵人,自然,世事维艰,总有不如人意处,总有不为人知的难处,我们无法对当事人的行为过度评论,却终究少了根骨。\r

  学医的周树人,转身做了鲁迅;学法的陈天华,长身蹈海明志;朱自清宁死不食美国救济粮,或许迂腐,却终究不失慷慨意气。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腥风血雨中,在杀声震天中,在全民族都在救亡图存之时,有些人却在莺莺燕燕,自然是入不了仁人志士的法眼。远的不说,只看地震中余某人的那段文字,就知道共济危难之时的此种语言,是多么的扎眼了。

  比较见异同,比较分优劣,在文字文学上,梁实秋或许是个大文人,在精神上,终究不过是个小文人罢了。

  小文人归小文人,不得不承认,先生的散文,确实是好。

  说起来,对我自己,雅舍小品且不提,爱情这东西的启蒙,除了害纯情少女无算的琼瑶,就是梁先生的那本“雅舍情书”,当年我还是初中,实在是“友邦惊诧”于一位古稀老人蓬勃的生命力与炽烈情怀。当然,厚度足可以防身的那本书,我并没有读多少,私密感情的文字,自己读字字珠玑滴滴清泪都是风光旖旎,旁人看来却是隔岸观火隔靴搔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么多年过去,记得的就剩下了俺最不要脸时候都不好意思用的那些昵称。

  唉,我不是说他写的不好,而是说他写的好。七十多岁的老人,写情书还如此妖娆芬芳,实在奇怪当年怎么就没把我们才女冰心追到手——大约是当年少艾时节还没有此等黑苦胆铁面皮吧。

  

  呵呵也许有朋友对我说梁先生见地不高有意见,就摘几段他评价鲁迅的文字吧。当然他可以对鲁迅有意见,毕竟是有私仇的,但是思维水平上的不足,可不是有私仇与否能掩盖住的。

  “鲁迅本来不是共产党徒,也不是同路人,而且最初颇为反对当时的左倾分子,因此与创造社的一班人龃龉。他原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公务员,在北洋军阀政府中的教育部当一名佥事,在北洋军阀政府多次人事递换的潮流中没有被淘汰,一来因为职位低,二来因为从不强出头,顶多是写一点小说资料的文章,或从日文间接翻译一点欧洲作品。参加新青年杂志写一点杂感或短篇小说之後,才渐为人所注意,终於卷入当时北京学界的风潮,而被章行严排斥出教育部。此後即厕身於学界,在北京,在厦门,在广州,所至与人冲突,没有一个地方能使他久於其位,最後停留在上海,鬻文为生,以至於死。”

  ——呵呵,文人用笔之刻毒,有趣啊,当然,既然有仇,可以理解,还不算过分。

  “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

  ——呵呵,把鲁迅方方面面的成就,归结于因“碰壁”而“泄忿”,这是什么思路啊?太狭隘了吧。把鲁迅对礼教制度传统政府的反思反对反叛,把一个时代中国知识阶层都在东奔西突思考的东西,理解成“怨恨”,这是什么知识水准?

  

  “在小说方面,鲁迅只写过若干篇短篇小说,没有长篇的作品,他的顶出名的"阿Q正传",也算是短篇的”。“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必须要有其严肃性,必须要有适当的分量,像"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似乎尚嫌不够把它的作者造成一个伟大作家”。

  ——这段话,似乎还是很多人有同感的,也可以算是意见之争吧,不过,那世界上那些契诃夫之类的短篇小说家怎么办呢。。。

  

  还有一些话,比如对鲁迅杂文的贬低,对鲁迅文学成就的贬低,虽然也看得出因为私仇而不够公允,但还可以看作是一家之言,算是梁自己的文学见解,不太好有对错之分,就不作为见地问题拿出来了。

通宝推:大溪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