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价值组实盘报告】第28周:黑手挖坑被强行中止 -- 陈经

共:💬46 🌺8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本周的《东方时事》可提供些下一步操作的参考

外链出处

●在俄罗斯的率先冲击下,“市场预期”也就看得“真真切切”:美国之前还拼命捂着的“次贷脓包”也就再也捂不住了

  

  

  而随着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在格鲁吉亚问题上采取了“与美国保持距离”的态度,从而事实上采取了一种对俄罗斯“已融入世界经济秩序”“间接承认”的态度,华盛顿决策者目睹在“通过为冷战招魂、以维护北约团结”的问题上不仅没有达成目的,反而将北约的裂缝越扯越大的后果,显然开始另作打算了。

  

  我们知道,在切尼访欧失败、北约裂缝继续彰显的同时,在对俄罗斯发表这篇“近拟于宣战”的演讲之前,赖斯曾亲赴利比亚翻开了所谓的“美以外交新篇章”,以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强硬声称“欧盟将考虑实质性调整欧美关系”为转折点,旨在对欧盟地中海计划进行警告的“翻开美以外交新篇章”,又立刻被“弄巧成拙”地搞成了“翻开了欧美外交新篇章”。

  

  到此为止,美国从政治、军事层面着手的、旨在中止“俄欧新关系进程”、继续维护“石油美元本位制”的系列反击,毫无效果。

  

  到此为止,在俄罗斯的率先冲击下,“市场预期”也就看得“真真切切”:美国之前还拼命捂着的“次贷脓包”也就再也捂不住了。

  

  

  ●华盛顿一边被迫松开捂住“次贷脓包”的那只手,一边又想借此展开所谓的“最后一搏”

  

  

  我们知道,美国玩的是虚拟经济,玩的是大堆的金融衍生产品,这些玩意儿玩的就是信心,就是市场预期。然而,就是在这个“市场预期”下,华盛顿一边被迫松开捂住“次贷脓包”的那只手,一边又想借此展开所谓的“最后一搏”。

  

  

  不过,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撇开“技术因素”,美国政府数日之内接连宣布接管“两房”,“却”放任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但”又正式接管世界保险巨头AIG,“并”紧跟着放风“正酝酿历史上最大规模救市计划”的“实质”,也是一种“经济反击”。

  

  

  ●说其是“反击”并不准确,更加贴切的说法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才对

  

  

  不过,从根本上讲,说其是“反击”并不准确,更加贴切的说法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才对,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不论是接管“两房”、接管世界保险巨头AIG,或者是所谓“历史上最大规模救市计划(据美国官方称总额将高达2万亿美元,但据我们评估,真实数字要较这高得多)”,其“实质之一”都是由美国国库买单,其“实质之二”是想让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美国政府一起为其买单;其“实质之三”在于警告:如果其它主要经济体拒绝协助美国救市,那么,美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了。

  

  

  ●长期利率飙升的后果是最为可怕的

  

  

  事实上,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曾强调:如果市场认定美国政府解决次贷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的话,那么,美国政府将面临的一个恶果就是:一旦市场“确认”美国“只能通过开动印钞机”去填补次贷危机的窟窿,那么,由在“市场信心”的驱使下,即便是美国优质资产-美国国债也会被市场疯狂抛售,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美国国债殖利率的上升,对美国房贷起决定性影响的美国市场长期利率也会疯狂飙升。

  

  而长期利率飙升的后果是最为可怕的:

  

  第一,由于长期投资成本的飙升,长期资本投资将会被窒息:有钱的不愿意“借款”,也不愿意“投资”,这意味着美国目前仍然运转良好的“实业经济”将面对一场类似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式的直接打击;

  

  第二,长期利率飙升将令美国房贷市场迅速恶化,美国次贷危机会进一步加剧,反过来,相关债券(包括美国国债)又会进一步贬值,这种过程将类似于“螺旋”。

  

  其结果就一旦贬值幅度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底线,在这些债券基础上,用“乘法”、甚至“指数”算法制造出来的“数百万亿美元”的“纸上财富”就会立刻“蒸发”;

  

  ●再谈所谓“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底线”问题

  

  

  第三,针对所谓“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底线”问题,我们再次强调,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有一个简单的标准,既:如果哪天美国的长期利率超过了8.50%,那就意味着“击穿了美国金融衍生品安全底线”,就意味着通过一大堆复杂的模型设计的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数百万亿美元”的“纸上财富”,就会立刻“蒸发”。

  

  原因很简单,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美国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根本就排除了“长期利率超过了8.50%”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安全性是建立在“长期利率不能超过8.5%”的“假设条件”上的。

  

  显然,一旦这个假设条件被击穿了,对这些积聚了“数佰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价值”而言,其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拿“真金白银”来换,就必须在真正的核心问题--“伊核问题”上坐下来好好谈

  

  有资料显示,在价值可能高达“数佰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中,约有一半在美国投资机构手中,另外约一半大概在欧洲投资机构手中,只有少部分在“欧美”之外,但大部分都沉淀在“欧美日加澳”等西方经济体内,这应该就是美国利用“次贷危机”、在“经济层面”冲着欧盟玩“破罐子破摔”的基础。

  

  因此,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如何既要避免“开动印钞机”所造成的“上述恶果”,又要从次贷危机中平安地走出来,恐怕就只能想办法“说服”、或者“威胁”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美国政府一起为其买单了。

  

  可以肯定的是,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拿“真金白银”来换,就必须在真正的核心问题--“伊核问题”上坐下来好好谈,谈什么?首先就谈“世界金融游戏规则”的改革问题,谈“石油美元本位制”的问题,除此之外,尽管面对着美国人要玩“破罐子破摔”的架式(军事打击伊朗、将印巴导向克什米尔战争是政治、军事层面的“破罐子破摔”,而准备让世界为次贷买单,是经济层面的“破罐子破摔”),只要“其它经济体”、特别是“南方国家”有效破解掉美国用激化“南北撕裂”列度的方式弱化“三边撕裂”列度、从而“迂回强化北约”的策略,那么,最终愿意“陪着玩”、并想看看美国人如何玩、是否果真敢玩的,绝不止一家。毕竟玩到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美国这一家,但获益的却海了去了!

  

  

●打破一个“旧体系”、建立一个“新体系”的过程谓之为“革命”

  

  

  在我们看来,毕竟打破一个“旧体系”、建立一个“新体系”的过程谓之为“革命”,而“革命”的结果一般是“革命者”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会从“被革命者”手中夺得较之代价大得多的利益。不论“革命”的手段、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就是如此。

  

  东方评论员认为,这个道理欧洲当然会懂,但是否会这样做,恐怕还要“中俄”做做工作,至于怎么做工作?我们的建议就是:

  

  第一,在目前阶段,尽可能不去抄“欧美资产”的“底”,在我们看来,这个“底”远远没有到来!不论“欧美”央行宣称注资了多少多少亿,但是,真正能彻底解决这场危机的“天文资金”,既掌握在东亚、中东国家的手中,更掌握在“中俄”的“军事实力”之中,因此,欧美央行所谓的“注资”、只不过在暂时解决商业流动性、防止维持经济活动的“日用资金链”立刻断裂,从而延缓次贷危机引爆“实业经济危机”的时间而已。

  

  一句话,要尽可能地让“三边撕裂”在焦急的等待中继续撕扯、激化下去。

  

  第二,如果从战略层面考虑(意在表示中国政府的战略取向),必须以“适量资金(注意是适量资金)”去收购某些“欧美具代表性的资产”的话,那么,也要以收购欧洲资产为主、美国资产为辅,从而在“三边撕裂”中体现“中国态度”,并继续撕扯、并激化“三边撕裂”,弱化、并掩护“南北撕裂”,必要时,可以与俄罗斯一道,用一切手段升高南美“反美浪潮”的高度,一面提炼“南方阵营”的共识,一面激化欧元与美元的矛盾,从而从根本上破解美国欲从“经济层面”弱化“三边撕裂”、巩固“北约”的意图。

  当然,为了做到、特别是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做好与美军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一线发生军事冲突的心理准备。这种心理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