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秀才遇见兵 -- 晨枫

共:💬25 🌺4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秀才遇见兵

俗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10月14日,加拿大就要大选了。人们常把大选称为选战,那竞选人当然都是兵了。不过在今年的选战中,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领袖斯特凡迪昂更像一个秀才。更糟糕的是,他的理连别的秀才都不大买帐,不要说遇见兵了。

加拿大的大选与其说是民主权利的贯彻,不如说是全民的选美秀。加拿大政坛的四大党中,魁北克党在魁北克以外没有势力,明显地不可能当政。除了在环保上做出不实际的高姿态外,新民党在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上永远只有增加政府开支以刺激经济、为人民减负一张牌,在十多年前新民党在安大略省当政造成灾难性的经济滑落之后,本来就比较边缘的新民党就更没戏了。要不是执政的保守党在环保问题上的糟糕表现,新民党的边缘化将继续。传统的左翼的自由党依然是右翼的保守党的真正的重量级竞争对手,可是自由党在克雷蒂安和马丁退出政坛后,面临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领导才能缺失,连现任领袖迪昂自己也只好自嘲“我喜欢被人家低估”。

迪昂是一个学者,具有政治学博士学位,在大学教了很多年书。迪昂在年轻时曾短暂地卷入分离主义运动,但那或许只是年轻人的一种叛逆。成年后的迪昂成为坚定的联邦主义者,在91年魁独公投前的大辩论中,迪昂在报上公开抨击分离主义的理论基础,受到了时任总理克雷蒂安的夫人的注意,最终引起克雷蒂安的注意。从96年开始,迪昂成为克雷蒂安政府里负责分管联邦与省政府之间关系的部长,主要对付魁独。在克雷蒂安和继任者马丁分别因为赞助款丑闻而下台后,迪昂临危受命,出任自由党的领袖。如果在这次大选中获胜,将出任加拿大总理,但现在看来这个希望并不大。

在前自由党政府期间,传统左翼的自由党走中间路线,居中偏左的政治路线争取到了很多原本动摇的选民。现保守党政府走的也是中间路线,用同样的招数使自由党难以从中间派选民中争取选票。为了体现自由党和保守党的不同,迪昂只有从保守党最显著的败绩环保下手,希望用环保来翻盘。迪昂提出碳税,按二氧化碳排放值收取,以制约无节制的污染。增加的税收将用于环保和减免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既惩治污染,又奖励环保,还从总体上维持基本的税收水平。迪昂还面临左翼的自由党、新民党、绿党反而争夺同一群选民的困扰,简直就是当年保守党和改革党在右翼自相竞争的翻版。

在京都协议、全球变暖、污染、能源等话题越来越为人们所注意的现在,碳税或许是一个不坏的主意,但现在强调这个东西,时机不对。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方寸大乱,贝尔斯登、利曼兄弟、美林倒了,花旗、AIG也面如菜色,由此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像一片驱不散的阴云,积聚在人们的头顶。加拿大卷入次贷危机的深度不如美国,西部的石油经济依然火爆,中部的农产品由于世界市场价格的飙升也大大受益,总体来说加拿大经济还没有面临美国那么大的问题。但东部的制造业已经感受到了刺骨的冰冷,加拿大银行的坏消息也将如雪崩一样到来,美国就象下沉的泰坦尼克号,卷起的漩涡足以把本来浮在水上的加拿大一起拉下去。哈珀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抢在经济前景暗淡之前举行大选。在这个时候不拼经济,空谈环保,那是和选票过不去。

通过直接向消费者征收的税收实现环保也是一个糟糕的策略。增加税种是遭人恨的,虽说理论上所得税会有所减免,但首先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是增交的税,而不是减免的税。按照自由党的方案,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增交的幅度也大大超过减免的幅度。其次,减税是随时可以涨回去的,历史上自由党减收GST的承诺落空,也是一个极大的把柄。再则,碳税在理论上是专税专用,但在实际上可能和政府的一般税收混用。这本来并没有什么,只是左面口袋和右面口袋的问题。但由于政府的低效和浪费,加上经济面临危难,人们最不情愿的就是增税。

自由党征收碳税的理由之一是欧盟已经在讨论征收碳税的问题,加拿大要是不跟进,加拿大产品将遭受惩罚性的碳税壁垒。这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即使加拿大也征收碳税,碳税的计算和起征点也不一定和欧洲相同,所以征收碳税后依然可以有这方面的争执。更何况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没有计划征收碳税,加拿大征收碳税会对美加贸易带来极大的困扰,这在经济可能发生大幅度衰退的时候是人们最不想要的。

碳税也将受到各省的抵制。产能源的省把这看作劫掠,用能源的省则要靠联邦的施舍,联邦通过碳税大大强化使鬼推磨的能力,在联邦和省的权力关系之间造成新的不平衡,这是各省不愿意看到的,尤其是魁北克,自由党的一个传统富矿。

碳税还不幸卷入了加拿大的两大痼疾之一东西之争中去。在历史上,加拿大的建国方略基本上是西部农业供养东部工业、然后东部工业带动全国。这个战略在过去西部还是蛮荒之地的时候是合理的,但在今天西部已经成为加拿大经济的重要支柱的时候,就成为东西之争的根源。在东部制造业严重衰退的时候,西部的石油经济依然火爆,但西部石油经济中最火爆的一块油砂油恰巧是耗能大户,有严重的排放问题。自由党的碳税可能扼杀西部的油砂经济,惩罚性的碳税也将被看作“抢劫”西部而讨好东部的做法。在别的省份觊觎阿尔伯塔石油收入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谈论要分享阿尔伯塔的好运。自由党在这时推出碳税,自然不可能增加西部对东部的信任。在70年代石油危机时,自由党的特鲁多政府强行推行国家能源计划,人为规定阿尔伯塔向东部低价供应石油,使阿尔伯塔遭受了相当于时值500-100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而东部经济并未因此好转。这个两败俱伤的事情阿尔伯塔人至今记忆犹新。迪昂在现在推销碳税,很难不使人联想起过去。

迪昂还不幸卷入另一个加拿大的痼疾英法之争之中。迪昂是魁北克的法裔人士,说的英语带着很重的法国腔。加拿大是法国人首先“发现”的,现在的大西洋省份、魁北克到安大略都是早年新法兰西的一部分,其实连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一直到路易斯安那都曾经是新法兰西的一部分。今天的人们只记得新英格兰,而不记得新法兰西,就是因为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夺取了对北美的统治。法裔人对此耿耿于怀,英裔人(甚至包括非英裔但以英语为主要“工作语言”的人)对法裔人不甘服输认栽也是耿耿于怀。在感情上,具有浓烈法国口音的人很难获得人口占大多数的“英语加拿大”的认同,这也将是迪昂的一道很难跨过去的关。

在竞选艺术上,迪昂也打了一张臭牌,他和绿党达成协议,双方不在对方领袖的所在地区竞选。按照加拿大法律,不能当选为议员当然无法成为议会中的党派领袖,更加和总理无缘。这原本是一个不分裂左翼力量的举措,但是一个反民主的操纵选举的口实。

不过迪昂也不是满手臭牌,束手待毙。人口占加拿大38.8%的安大略作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一直是自由党的传统票仓。魁北克也是自由党和魁北克党的逐鹿之地,没有已经“红脖子”(英语中形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西部人)色彩很重的保守党什么事。加拿大的议会的执政党和总理总是同一个党派。更有甚者,加拿大议会按党派投票,议员通常不能按照自己选区的民意或自己的意愿投票,而必须按照“党的路线”(party line)来投票。违反这个传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直至开除出党。不必按照“党的路线”的自由投票的情况很少,只有在党内意见严重分裂、在社会上也争议很大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自由投票,像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问题什么的。相比之下,美国总统大选和国会选举是错开的,在一个选举中的胜利不等于在另一个选举中的胜利,所以美国国会的多数党和总统的党常常可以是不同的,美国选民也常常有意造成国会和总统分属不同的党,以形成制约。相比之下,加拿大的总理(或行政当局)和议会之间没有这样的制约作用。只有选出少数党政府,由议会中若干个反对党联手,才能形成制约。这是英国风格的民主。在东部人们对“红脖子”保守党高度不放心但自由党又是扶不起的阿斗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做所谓的“战略投票”,使得保守党不至于成为多数党。

在强势甚至有点蛮横的哈珀面前,迪昂看来翻不了盘,但在议会里,还是会继续看到他的身影,继续硬着头皮当他的秀才,直到党内政变,或者下一次大选里太阳从西边出来。

关键词(Tags): #指点江山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