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大选手记五十三】麦凯恩的战略性转移 -- 尼伯龙根·蜗藤

共:💬186 🌺3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美国大选手记五十三】麦凯恩的战略性转移

【美国大选手记五十三】麦凯恩的战略性转移

文:尼伯龙根·蜗藤

自从上周五麦凯恩公布佩林这一选择后,佩林这位来自北极圈内的阿拉斯加女州长就象一束北极光突然划过天穹映降临在北美大陆的中心。从这束光中,有人看到了迟来的欢欣与鼓舞,有人看到了久违的希望和激情,也有人看到了不安的焦虑甚至惊恐。也正因如此,佩林的出现不仅给这次美国大选带来了新的看点,而且在很大意义上成为最关键的转折点。在驴象两党的攻防战中,共和党成功地进行了战略性转移。

佩林的影响力有多大?麦凯恩宣布副总统候选人的当天,他的筹款当晚就达到400万,比起希拉里初选赢下俄亥俄时一晚300万的记录还要多100万。一向筹款力低下的麦凯恩8月份的筹款数字为前所未有的4700万,仅仅稍微低于奥巴马的5000万,是选举以来的最小差距。而其中的1000万,就在宣布佩林为搭档之后的8月份的最后3天筹得。在共和党大会佩林讲话的当晚,全美收视人数是3700万,仅次于上周五奥巴马在民主党大会上的演讲1百万人左右。奥巴马能聚集到今天的人气用了两年多时间,而佩林仅仅用了五天。

就这样,在上周民主党当代会结束之后,大选的焦点就落在了共和党这边。通过宣布副总统候选人、党代会的部署以及佩林和麦凯恩的演讲,我清楚地看见麦凯恩阵营已经基本完成了一次战略性转移,变被动为主动,为之后两个月的选战定下了新的基调和战略方向。

首先,麦凯恩出其不意地选择佩林,打了民主党奥巴马一个措手不及。短短几天之内,占领了媒体最主要的阵地,吸引了无数选民的好奇和热情。与奥巴马选择拜登相比,可谓后发制人,一招得势。鉴于上篇手记已经对此展开论述,在此略去不提。

第二,共和党充分利用古斯塔夫飓风来临,将其变为党代会的背景和引子。一来充分配合大会“以国为先(Country First)”的基调;二来展示共和党政府已经吸取Katrina飓风的教训,动用一切可动用的资源和力量有序地安排可能受灾地区的民众大规模撤离;三来以飓风作为布什不能亲临大会现场的理由,通过由第一夫人代劳和通过简短视频亮相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布什和麦凯恩并肩出现的场面,至少在视觉上减低了麦凯恩与布什政治孪生的印象。

Country First的口号对于爱国者来说是极具影响力的,而爱国牌对右翼阵营来说是长久以来运用最为娴熟竞选手段,既可攻又可守,而且永远不用担心不合时宜。从此次竞选的角度而言,首先这个口号首先有利于团结保守派选民,美国是最伟大的国家,美国人是最自豪的国民——这是最根植y于保守派选民心中的激情源泉之一。

其二在这个基调下,共和党的党代会从场面上和气氛上与民主党党代会形成鲜明对比。民主党大会的室内场地的演讲台象电视大秀中心舞台,而奥巴马演讲的露天演讲中心台则象白宫和神殿的一个混合版;共和党的中心演讲台则简简单单,一目了然——背景就是巨型屏幕上飘扬着的美国国旗,没有任何其他花里胡哨的东西。民主党大会上发言的重量级代表都被捧为台上的星星,台下的代表手中根据台上不同的人轮流高举着写着不同姓名和口号的标语,口中轮流叫着不同人的名字扮演者疯狂的粉丝;共和党的台下代表大部分举着“以国为先”的标语,绝大部分的时间喊着“USA”。民主党的重量级的演讲者在赞美和支持奥巴马的同时,忘不了强调自己的理念和贡献;共和党的主要演讲者则巴不得把所有的时间用来为麦凯恩和佩林造势和开路。两相比较之下,更加加深了民主党争名夺利的内斗形象,以及奥巴马阵营流于外在的铺张声势。

其三,“以国为先”既是大会的背景烘托,也是麦凯恩个人形象的写照,可谓相得益彰。

第三,共和党成功地把民主党的攻击点从麦凯恩身上转移开,并重新把文化战争带回选举中。

左派阵营对佩林获得提名的反应可以用惊恐不安、方寸大乱来形容。他们立即意识到佩林的出现将大大抢去奥巴马“改革者”的风头,而更加令人难以忍受的则是令奥巴马“改革者”的垄断地位不再的竟然是佩林那样一个彻头彻尾的社会保守派!

极左派的惶恐和虚伪在佩林周三晚接受副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讲前连续几天对她和她的家人卑鄙无耻地诽谤中伤、散播谣言中暴露无遗,其下作程度令人乍舌。一下子,美国仿佛回到了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年代。比如在极左派博客网站Dailykos上假借一张2006年佩林的家庭合照造,谣称佩林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小儿子并非佩林所生,而是她的大女儿的私生子。佩林的长女只有17岁,还属于未成年,而小儿子更是只有几个月的婴儿。尽管我之前已经预料到左派阵营会针对佩林打抹黑仗,但还真没料到竟然用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这类的造谣不但起不了任何效果,反而激起了右派和中立选民对于女性的同情,可谓适得其反。

当然,主流的左派媒体还不至于明目张胆地刊登这些东西。但是他们对佩林的攻击也一样让人侧目。前几天在主流左派媒体中,佩林17岁的大女儿未婚先孕(并打算结婚)的消息俨然成为兴奋剂一般,让一众新闻主持人、评论员和好莱坞“名嘴”们兴奋莫名,孜孜不倦地反复报道、讨论和讥讽。未婚先孕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当然值得讨论,但是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少女如此集中讨论是否应该?而她如此受关注仅仅因为她是佩林的女儿而已。奥巴马在8月份连右派讨论自己的妻子也“出离愤怒”,现在也说对于子女的讨论是“off limit”,左派的讨论实在过火。

如果说这个问题还算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话(尽管对于未成年人如此集中讨论并不应该),那么另一个热点讨论问题简直就是自由派的耻辱。他们竟然问身为五个孩子的母亲的佩林是否不应该接受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因为这样的话,她就不能去“照顾家庭”了。在刚刚结束的民主党党大会中,奥巴马才刚刚高度赞扬希拉里,才刚刚说道要男女平等、同工同酬。这帮左派评论员居然提出如此性别歧视的问题,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这些自由派评论家为了口舌之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准则,真是一幅伪善的嘴脸!

面对左派媒体对佩林家人的抹黑和对佩林资历的质疑,佩林除了发表了一个书面声明,确认了大女儿怀孕并打算结婚的消息之外,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露面或回应媒体。共和党则在台下施压,台上果断即时地安排和调配人手上各大媒体唇枪舌战,斥责伤害佩林家庭的行径、反击对佩林资历和能否事业家庭兼顾的充满性别歧视的言论。这样的安排,既及时有效地制止了主流媒体继续利用这些破坏性的话题,减轻了佩林的舆论负担之外,又使得佩林能够避免在党代会发言之前独立面对媒体的必要,保持并进一步加强了了媒体和民众对佩林演讲的期待,可谓一举两得。佩林的演讲能吸引超过3千7百万的收视率,和她之前几日的低调不无关系。

社会自由派和社会保守派的文化价值之争凸现成为美国大选中除了政党更替、政策取舍之外的另一个本质。之前由于麦凯恩本人并不代表正宗的保守派,也未能获得右翼保守派选民的全力支持,奥巴马和麦凯恩之间并没有在堕胎、持枪等此类关乎社会价值的敏感问题交火。但是佩林的出现,不仅仅极大地调动起右翼保守派民众对麦凯恩的支持热情,从而减少了奥巴马的胜算,而且还威胁到自由派自认为更加能够代表社会进步和美国明天的自由派社会价值的优越感。由于美国风气趋于保守,“文化战争”这个90年代的话题在过去两届选举中,一直是共和党的利器。本届选举中民主党一直尽量避免触及,但是在佩林事件中,反而由民主党重开兵刃,这真是一个讽刺。

第四,佩林在大会上的演讲既取得了她个人形象上的成功,又配合了麦凯恩下一阶段选战的需要。星期三晚,佩林才照计划发表接受副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讲,那被认为是她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演讲。无数的媒体、组织和个人都带着无比期待的目光期待着她的出场和表现。在我看来,佩林的演讲很成功,尽管和很多在政坛上打滚多年的政客的演讲相比,佩林面对几万人的演讲显得不够老练,但是她平实的言谈中闪耀着的坚定、勇敢、诙谐、甚至妩媚却比老练成熟来得更加真实和富有个人魅力。就连一直不懈余力为奥巴马摇旗呐喊的CNN也竟然慷慨地赞叹道:“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了!”

佩林的演讲有几个重点。首先,她以无比的自豪和邻家的亲切介绍了自己的小镇背景,再次以“hockey mom”自称。她通过这种小镇母亲特有的亲和力一方面在最平民化的语气和叙述中打动美国广大居住在小镇和乡村的居民,一方面见缝插针地用诙谐的语调讥讽奥巴马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蔑视她“小镇市长”的言论以及奥巴马初选时“苦涩门”中蔑视小地方居民生活方式的言论。

其次,佩林以坚定的口吻阐述了自己从政的信念和追求和取得的成绩,强调了自己不在乎舆论的劣评还是好评,而要致力改革、为民服务的决心。她一边介绍自己的从政经历,一边表达自己对麦凯恩的信任和支持,而在字里行间她还能游刃有余地影射奥巴马口头上天花乱坠但行动上全无作为。佩林演讲中让人记忆最深的金句莫过于:在政坛上,有的人打着“变革”旗号令自己的事业平步青云;有的人则是像麦凯恩那样用毕生的事业去推动变革。

从佩林的演讲中不难看出,作为麦凯恩的竞选拍档,她在下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牢牢地稳住共和党的基本盘——生活在美国广阔土地上的小镇和乡村的居民;其次就是要通过政治改革者的个人智慧和魅力以及五个孩子母亲的光辉尽可能地吸引不满奥巴马的独立女性选民。从目前的媒体和民众对她演讲的反应来看,她要完成首要任务基本已经没有难度,相信她会通过更多的媒体曝光和游说争取更多的女性选民的支持。

第五,佩林的出场成功地卸去了麦凯恩右肩上的重荷,令他能够腾出更多手来调整和掌控下一阶段的选战方向。这从麦凯恩昨晚的演讲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要拨开笼罩在头顶上空厚重不堪的阴云,与佩林携手以真正的改革实践者的踏实形象PK奥巴马-拜登口头革命家的光环。

麦凯恩在通篇演讲中没有花什么口水指责或讽刺奥巴马,也没有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强调自己的经验上,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阐述自己曾经和打算如何以国为先、以民为重,以及自己为何要那样做。与奥巴马上周五的演讲的高调、激昂、激动人心完全不同,麦凯恩的演讲虽然显得沉闷,但如果能心平气和地听他慢慢道来的话,不难从中感受到他的诚挚,他的话一样能令人动容。凭借佩林出场掀起的媒体和民间关注巨浪的“推波助澜”,麦凯恩昨晚的演讲竟然创下了近3千9百万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上周奥巴马演讲的收视率!

麦凯恩在演讲中坦言包括共和党在内的政府和官员在过去这些年中作出了很多让人民失望的事情,而他坚信,要继续以国为先、以民为重的话,就必须做出实质的改革,包括精简政府、鼓励协作,减少浪费、遏制腐败;检讨和重整包括失业和教育体制在内的不能与时俱进的政策评估、制定和实施过程;通过减税刺激以小型企业为主的经济投资、通过完善失业、职业培训政策体制以及进一步加强海外贸易,以提高劳动力转型和竞争能力;通过鼓励近海石油开采、核能开发、生物能源开发等等带领美国走向能源独立并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可见麦凯恩经济改革的基本框架还是围绕减少政府干预、鼓励市场竞争的传统经济学的思路。但是,在这一系列的改革意向中,有几个亮点:

首先,他强调自己将推行不争功的、国家利益先行的跨越党派合作。他之前从政多年的记录都显示并令人信服他的确是一个真正愿意并能够跨越党争,与民主党和独立党派人士合作的人。这与奥巴马的绝对左倾的投票记录相比,麦凯恩在党派合作这一点上占尽上风。

其次,麦凯恩强调了在包括失业和培训政策在内的一些政策领域的决策根据和过程仍停留在大半个世纪以前的水平,完全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检讨和改革。

再次,他指出如果公共教育本身陷于失败和崩溃,那么仅仅强调增加入学机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育水平。只有鼓励竞争,提高师资水平,去莠存良,让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才能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与上周奥巴马列出的所谓改革明细相比,麦凯恩的改革单子显然可行性更高。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医疗保险方面,麦凯恩并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改革方案。

除了政策改革议题上的亮点外,麦凯恩的演讲最打动人心的是结尾段。他话锋一转,剖析了自己当年如何从自以为是的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国在我先、以民为重的心路历程。他说,他真正开始理解生命和国家的意义是在远离祖国、深陷越南牢狱之时;是和他一样落难的战友救了他的命,也是他们和父辈从前的教导燃起了自己对生命和祖国的信念。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不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国家。从此,他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家和她伟大的人民,而不是为了个人或是哪个党派。他还用自己五岁时因为日军偷袭珍珠港,父亲出征四年未见、祖父从战场返回的第二天就因尽力交瘁撒手而去作为例子,强调正是因为自己和家庭曾经深受战争的痛苦,所以痛恨战争,一定会尽一切可能保卫美国的安全和长久的和平,让更多的家庭免受战争的痛苦。

而麦凯恩的演讲让我最为留意到的一点是他在用了几十次“战斗”(fought,fight)这个词。从演讲刚开始不多久,他就战斗这个词作为每段的开始,直言自己为谁、为什么而战斗。在结束语中,他更加用排比句式的“战斗”号召人们“站起来”和他一起战斗,永不放弃——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自由人的理想和品格、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把正义和机会带给所有人而战斗,并以此结束了自己的演讲。麦凯恩用“战斗”这词,一方面以最直接的方式回应了之前奥巴马在媒体采访中质疑他和佩林是为谁而竞选的言论;而另一方面,他显然有意要“接替”希拉里在初选中“斗士”的位置。

麦凯恩和佩林的演讲风格和内容迥然不同,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个是以年轻的小镇母亲自居的政坛新星;一个是把个人生命与国家血脉相连的老英雄。一个刚柔并济,平实话语之中不时闪露机锋;一个老而弥坚,诚挚之中大智若愚。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最近的演讲,为自己的竞选阵营竖立起了“改革者”和“斗士”的双面旗帜,彻底打破了奥巴马和民主党对改革和为民战斗的形象垄断。“混水摸鱼”也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好,麦凯恩的这一招着实厉害。而同样重要的是,凭借两人实实在在的改革政绩,麦凯恩和佩林不但敢于打出改革者和斗士的旗帜,还能将两者含义的阐述和解释权抓在手里:奥巴马和拜登是呼喊未来改革;麦凯恩和佩林则是从改革的实践中走过来,并为改革的明天继续战斗,可谓改革不息,奋斗不止。

而从选战策略的角度而言,麦凯恩和佩林两人对内是优势互补,对外是“左右逢源”。麦凯恩的人格魅力早就已经受到党内外绝大多数民众以及媒体的尊重和承认,佩林的加入则为麦凯恩注入了新的锐气。有了佩林巩固和加强右翼基本盘,麦凯恩就可以放开步伐向左迈进,争取在政策议题上抢占更多的中间地盘。随着佩林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麦凯恩与布什形影不离的印象将被大大削弱,奥巴马会被越来越多的民众和媒体有意无意地与佩林进行对比,这将会消减人们对奥巴马具体政策议题的关注,让人们的视线更加停留在两人的形象对比上,这也为麦凯恩更积极地推动自己的具体改革议题留出空间。

简而言之,麦凯恩阵营就是希望将选民和媒体的非理性的“追星”因素尽可能地转向佩林和奥巴马身上,因为佩林新鲜出炉的关系,短时间内佩林的风头即便盖不过奥巴马,也肯定和他不相上下。而把选民和媒体的理性“探求”因素尽可能地转向麦凯恩又有经验,有具变革的政策展望上,让更多的人能够心平气和地听他把自己的故事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娓娓道来。

大选进入高潮后,双方阵营基本上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可以说,在过去这短短的一周,麦凯恩阵营在共和党的全力配合之下已经完成了一个最关键的战略转折,尽扫过去数月的被动,把下一阶段选战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如果民主党不能尽快从佩林“突袭”的震惊中走出来,尽快调整战略部署的话,将很有可能令原有的优势丧失殆尽,陷入最终的苦战之中。

关键词(Tags): #美国大选手记(landlord)元宝推荐:landlor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