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总统选举及政党流变(八) -- 尼伯龙根·蜗藤

共:💬7 🌺4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美国总统选举及政党流变(八)

【美国历史】美国总统选举及政党流变(八)

文:尼伯龙根·蜗藤

(八)政党轮替与克莱的兴衰(第十四、十五届,1840,1844)

辉格党在1836年的选举上虽然失败,但是哈里森的表现却令人刮目相看,这使辉格党有信心在1840年卷土重来。

范布伦执政4年中问题多多,从深受人民爱戴的杰克逊总统手中接过总统宝座不足5个星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1837年危机)一下子冲垮了美国的金融系统,成为全国最紧迫的问题。这个经济危机和民主党枪毙第二国家银行的关系很大:第二国家银行取消之后,原来联邦的钱就转移到各州银行中,各个州银行投机行为越演越烈,最终导致经济的崩盘。

范布伦的母州纽约州首当其冲,除了金融陷入衰退之外,众多的工业也受到牵连,一下子出现了大批的失业工人。这批失业工人组成了传统资本家和农民之外的第三股力量,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公会,组建了“平等权利党”(Equal Rights Party),又被称为Locofocos,并在1837年在纽约发起了“面粉骚动”,国家局势陷于不安之中。

范布伦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财政系统把联邦的钱从银行手上取回,以减少纸货币的流量。这一方案受到银行家出身的北部辉格党人的一致抨击,却意外地受到了部分南部辉格党人的欢迎,卡尔霍恩派就此脱离辉格党,重返民主党。由此可见辉格党的联盟是多么的松散。

经济危机虽然是民主党政府一手造成的,但是对于民主党本身却没有太大冲击。因为工会针对的对象不是民主党代表的农民,而是辉格党代表的资本家。民主党迅速把平等权利党吸收到自己麾下,不但没有太大损失,还有所壮大。这为范布伦代表民主党争取连任大壮声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对于辉格党,1840年的总统选举就变得非常凶险了。在这个关头,辉格党居然又为争夺总统候选人发生了内讧。辉格党的两位元老——克莱和韦伯斯特——都希望出战,由于韦伯斯特上一届的成绩实在太差,协商之后他就主动放弃了。克莱于是得到辉格党老基地麻省康州和南方辉格党人的支持。这已经是克莱第三次参选总统了,作为党领袖,他志在必得。

但是更多北方的辉格党人更加信赖上次竞选中有惊喜表现的哈里森,他们一方面认为一个国家英雄比一个政坛老面孔更加能拉到选票,另一方面也认为精神领袖克莱都应该对党大会之前的一系列辉格党选战的失败负责。为了在党大会上加强哈里森的胜算,他们同时又推出在纽约州和新泽西等州声望很高的斯各特将军(Winfield Scott)参加初选。

在1840年辉格党第一次党大会上,各州派出各自代表参加投票,投票中采取胜者全赢的方式。克莱虽然在总支持人数上占优势,但是他的票数分布均匀,在南方州优胜得太多,在北方州中都是小负。反观哈里森,在南方支持者甚少,但是在西部和北方,他都能以不大的优势战胜克莱。斯各特的参选也使克莱得不到纽约新泽西和达拉华的票。于是在第一轮投票中,虽然克莱领先哈里森,但是票数却不足以过半数。投票只能一轮一轮地继续,最后在第五轮投票中,斯各特的票全部转移到了哈里森头上,总支持者更多的克莱最终反而不敌哈里森。

克莱身为党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居然连初选都没有通过,自然大为气恼。他一怒之下断然拒绝了出任副总统候选人,他的派系主要大将也拒绝出任。最后来自维珍尼亚的南方辉格党人、克莱的支持者泰勒(John Tyler)终于答应出任副总统候选人,维持了党内的表面团结和平衡。然而世事难料,克莱出于一时羞愤作出的这一决定注定成为令他追悔莫及的重大错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辉格党一开始处于下风,他们的主要策略就是复制当年杰克逊的取胜之道,打国家英雄和人品牌,少谈国家策略。可是哈里森出身精英家庭,也比较富裕,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平民化的切入点,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恰好,这时民主党帮了辉格党一个大忙,他们觉得攻击哈里森的最好办法就是攻击他老套而粗鄙。一份巴尔的摩报纸形容哈里森是一个拿着一份退休金,终日坐在小木屋里火炉边喝苹果酒的老土帽。

辉格党如获至宝,这不就是他们一心想要的平民化形象吗?于是小木屋和苹果酒成为哈里森竞选海报上必备配图。一时间哈里森的平民化形象深入人心,而范布伦的精英出身成为了自身的死穴。辉格党还创造性地把哈里森的英雄事迹和平民形象写成歌词,配上流行曲调,在国内广泛传唱,这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竞选歌曲 “Tippecanoe and Tyler Too”(Tippecanoe是哈里森在1812年战争中取得大捷的地点)。

民主党在辉格党的攻势之下束手无策,原先大好形势顿时逆转,终于在1840年大选中以惨败告终。辉格党取得了234票的压倒性胜利,而范布伦仅仅取得了 80票。辉格党也同时在两个国会选举中取胜,这样辉格党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辉格党成功夺回了政权。从1828年亚当斯连任失败算起(民主共和党亚当斯派是辉格党前身与主力),辉格党在失去政权12年后重新夺回政权,实现了美国政党史上第一次完整的政党轮替,标志着美国政党政治走向成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841年3月4日,华盛顿一个严寒潮湿的日子,68岁高龄的哈里森接过了总统职务,他是当时美国上任时最老的总统,直到1981年里根才打破这一个记录。为了显示他仍然是昔日那位国家英雄,他甚至连外套也不穿在寒风中发表就职演讲。他的演讲长达1小时40分,是历史上最长的就职演讲。就职之后,哈里森又陷入委任官员以及和克莱在权力分配上的拉锯战。终于,在3月26日,哈里森就患上感冒,感冒迅速加重成为肺炎。繁忙的工作和吵闹的白宫让他根本找不到时间和地点进行静养,在病发9天之后,他就不幸逝世了。从他接任总统到去世,仅仅过了30天零12小时30分。哈里森既是第一个死于任上的美国总统,也是历史上任期最短美国总统

哈里森之死让美国政坛陷入一片混乱,根据美国宪法,副总统泰勒理当接任。但是宪法却没有规定,到底副总统是戴着副总统的官衔临时代任总统还是副总统就可以直接继任总统了;宪法也没有规定,到底副总统可以完成总统的余下任期还是应当重新选出一个新总统。最后,在最高法院和内阁的商议之下,决定只要泰勒进行总统宣誓就可以继任总统了。泰勒当然乐意如此,这样,泰勒就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总统去世而接任成为总统的副总统。他当时只有51岁,也是自建国起最年轻的总统

如果克莱能够预想到这一幕,当初一定不会让泰勒取得副总统提名的。哈里森之死和泰勒的接任完全打乱了辉格党的布局。哈里森虽然在党大会上是克莱的竞争者,但是他终究是和克莱同属于原国家共和党派系,有着共同的大方向。而泰勒虽然在党大会上是一个克莱的支持者,但是他却属于辉格党中州权派系的南方人,跟随卡尔霍恩从民主党中分离出来的一系,是辉格党中的少数派,与克莱的原国家共和党的派系格格不入。泰勒本来只是一个派系平衡的产物,从来没有人认为他可以代表辉格党并能够成为总统,可是机缘巧合之下他却成了总统,辉格党又一次内讧因此也就不可避免了。

克莱一向都自认是辉格党的老大,重新掌管了议会之后,克莱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他本来有一大套治国方案,在哈里森还在任的时候,两人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可是泰勒偏偏不买他的账。泰勒的政策可谓“形左实右”,他表面上是辉格党的总统,但是实行的政策都是民主党一路的政策。克莱的核心计划是重建国家银行,这个议案在两个国会都得到通过,却被泰勒否决。克莱作出让步,重新修改了法案,但是却再一次被泰勒否决。

克莱忍无可忍,在1841年9月12日召开辉格党会议,宣布把泰勒开除出党,这距离4月4日泰勒接任副总统仅仅5个多月。这样一来,泰勒就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无党派的总统。克莱同时鼓动泰勒内阁集体辞职,这个内阁是当时哈里森和克莱商议之后的产物,其中3个是克莱的亲信。泰勒也毫不在乎,立即重新任命自己的班底,其中还有民主党的人,只有国务卿韦布斯特得以留任。韦布斯特虽然也是原国家共和党派系中人,但是他久居克莱之下,正想找个机会提升自己的地位,泰勒也要倚重他的外交经验去解决美英之间关于边界问题的争端,两人一拍即合。

愤怒的克莱知道只有自己当上总统才能彻底改变这个被动局面,于是早早就为下一次总统选举做准备。他在1842年毅然退出国会,在国会外进行遥控,一如当日的杰克逊。退出之后,他没有的公职的负担,所以能够在各地游历,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而国会的重任,就交到自己的亲密战友约翰·昆西·亚当斯的手上。在两年间,克莱成功地统一了辉格党,声望达到了最顶峰。

院府矛盾继续扩大,国会通过的降低关税的法案再次连续遭到泰勒的否决之后。在克莱的策划下,亚当斯发起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弹劾。韦布斯特见形势不妙,趁着谈妥了美加东北边界协议的机会功成身退,也退出了政府。泰勒在重压之下,全面向民主党靠拢,不但找来了民主党的卡尔霍恩担任国务卿,而自己也重新加入民主党。于是泰勒就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总统任期内有过三种党派身份的总统(辉格党、无党派和民主党)。在民主党的支持下,总统弹劾最后无疾而终。

这时,另外一件事带来更大的争议,那就是德克萨斯的加盟。德克萨斯在1836年从墨西哥独立出来,成立孤星共和国(Lone Star Republic)。孤星共和国成立之初,就迫切希望能够合并到美国之中。但是美国的政客却对此非常踌躇,他们这种态度,一来是害怕和墨西哥交恶,二来更多地出于制度之争。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奴隶制就开始成为美国政治的敏感话题。最开始时候自由州担心的是双方的平衡问题,于是在20年代初就诞生了密苏里妥协,规定在新成立的州中,北纬36度半以北,不能允许奴隶制。南北双方在十多年基本保持平衡,但是万一得克萨斯州加入的话,那么奴隶州的政治份量就会大大加强,这是自由州不愿意看到的。

无论民主党的范布伦还是辉格党的克莱,都不支持奴隶制(克莱的母州肯塔基是奴隶州,他却反对奴隶制,这点尤为难得,无怪林肯把克莱当作自己的偶像)。不过这个问题是个烫手山芋,重量级的政治人物包括前任杰克逊和范布伦都是可避就避,宁愿搁置争议,留给有智慧的下一辈解决。

但是美国的扩张主义者却日益占了上风,特别是农民急需更多的土地。以农业为主的南方各州都支持德克萨斯加盟。出身南方的泰勒,以及南卡的卡尔霍恩更是支持这种意见的死硬派。在他们的支持下,得克萨斯的加盟就提上的日程。

这样一来,院府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德州加盟的问题在1844年的总统竞选中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此外,这一问题还造成了政治上更深远的影响——政党重组。在奴隶制问题趋于激化之后,原有的党派开始出现变化,党员的立场渐渐首先取决于所在地域。在以后十数年间,辉格党渐渐抛开了南方的同盟,变成一个北方党,而民主党内南方的势力逐渐加强,演变成为一个南方党。党派的严重地域化直接导致了国家的分裂,此乃后话。

1844年总统选举即将来临。辉格党方面派出的是自然是风头鼎盛的克莱,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了。多年来他一直为这刻筹划,这次更加是不容有失。

而民主党方面就令人意外地杀出一匹史上最黑的大黑马。前总统范布伦是呼声最高的人,但是他反奴隶制的主张和对德克萨斯暧昧的态度却受到了属意急速扩张的农民的不满。民主党影响力最大的前总统杰克逊也支持扩张,于是决心另觅人选,而选中的是同样来自田纳西的波尔克(James Polk)。波尔克之前的政绩虽然并非一穷二白,但是却乏善可陈,远远不能与范布伦相比。为此,杰克逊和一帮少壮派的扩张主义者设下了一个阴谋。

民主党的本届初选堪称美国初选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幕。在杰克逊等人的策划下,党代会改变了规则,规定候选人必须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才能当选,而不是原来的过半数。与此同时,他们故意不把波尔克放入初选名单,而是共同推选密歇根州参议员卡斯(Lewis Cass)。在会议中,由于杰克逊和扩张主义者的支持,加上自己的势力,卡斯得以和范布伦平分秋色。双方争持激烈,第一次投票,范布伦虽然大比数领先,但是不足以超过三分之二,只能继续投票。一轮一轮投下来,连续投了7轮,双方票数各有起伏,但是都不足以到达规定票数。会议陷入空前的令人绝望的僵局。

就在这时,波尔克出场了,他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第八次投票的名单上。尽管他在这轮投票中并没有得到多数票,但是显而易见,他的出现为打破僵局提供了一个契机。于是在第9轮投票中,他以全体一致通过的姿态令人吃惊地赢得了民主党的提名。在随后的会议中,民主党大会定下了扩张的基调,南方民主党人的势力大大膨胀,北方党人如范布伦一派被挤出了主流圈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克莱和波尔克两军对垒,克莱凭借这几年累积起的人气,本来大有希望夺得总统宝座,可是几个因素使他功败垂成。

首先是总统泰勒退出竞选。泰勒尽管没有党派支持,但是他还是希望一搏,争取连任,并在马里兰州取得了提名。杰克逊派人传话,晓之以理:如果他参选的话,只会让共同对手克莱得逞,劝他不如转而支持波尔克。泰勒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退出竞选,宣布全力支持波尔克。这样一来,扩张主义者就组成统一战线。泰勒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就任一届之后没有争取连任的总统

其次是在德克萨斯问题上的失策。波尔克明确支持合并,而克莱的态度本来是反对合并,但是在大选阶段,他的表态就变得模糊。南方的辉格党人大庄园主是既得利益者,他们大多希望息事宁人,宁愿保持联邦的团结也不愿扩张以及与墨西哥为敌。但是小庄园主和农民急于扩张的意欲却令克莱觉得模糊的态度能够争取他们的支持。于是他在辉格党党大会中定下的主打议题还是老一套的国家银行和关税,在德克萨斯问题上意见摸棱两可,企图在这个问题上蒙混过关。这就犯下一个弥天大错。

大选前夕,泰勒和卡尔霍恩终于和德克萨斯方面达成协议,让德克萨斯加盟美国,但是辉格党人和北方民主党人在国会中联手否决了这个协议。一时间,德克萨斯问题成为了选举中的唯一话题,总统选举成为是否接纳德克萨斯的公投。辉格党准备的弹药顿时成为空弹。

最后,克莱在德克萨斯上的模糊态度还得罪了另外一帮人,直接决定了他选举的成败,这就是极端的废奴主义者(Abolitionist)。他们在1839年成立的自由党(Liberty Party)并参加了第二年的总统选举,不过无足轻重。在后来的四年间,他们的势力开始扩张,在纽约和北方几个州成为了一股地区性力量。自由党的领袖伯尼(James Birney)本人原先是出生于南方的奴隶主,但是最终却成为最彻底的废奴主义者,实在令人敬佩。在1844年,自由党再次派出伯尼参选。辉格党劝说他退出一致对付民主党,这个计划本来趋于成功,但是克莱在德州问题上的反复彻底激怒了他。伯尼最终决定继续参选,这对于克莱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在11月的大选中,波尔克取得了大部分西部和南部的州,还取得了至关重要的纽约和宾州,获得170张选举人票。而克莱取得了新英格兰、俄亥俄和一些南部州,共105张选举人票。但是从普选票来看,两人的差距甚微,仅仅相差1.5个百分点,还比不上自由党取得的2%的得票。克莱在纽约和密歇根的败北尤为可惜,自由党在这两个州的票数都举足轻重:如果自由党在这两个州的票都能归于克莱名下,那么克莱就能赢得这两个州。其实哪怕只要在纽约(仅仅相差1%的票,而纽约州有36票),自由党不搞局(他们拿到了3%的票),克莱就可以当选总统了。克莱第四次参选再次失利,一个政坛老将居然以这种方式不敌黑马,心中自然无比郁闷。(当然,如果他知道2000年选举中布什和戈尔的的选战结果,估计也能释然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泰勒总统任期的最后时刻,泰勒和克莱这对老对手还在缠斗不休。泰勒对德州合并法案(Bill)不能通过耿耿于怀,于是乘着克莱失败和辉格党士气低落之际,他修改了部分条文,作为重新以“共同决议”(Joint Resolution,和法案不同,这个共同协议只需要国会简单多数支持就可以通过)的形式递交给国会。这种取巧的做法果然取得了成功。在泰勒任期结束前 3天(3月1日),他终于宣布德州正式加盟美国。作为报复,克莱控制的国会在泰勒任期的最后一天(3月3日),推翻(override)了总统之前否决过的一项小议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总统否决的议案被国会再推翻。哈里森和泰勒短短的4年总统历程,竟然开创了如此多的第一次,令人叹为观止。

顺便说一句,德州加入美国是通过一个“共同协议”而不是一个法案,所以在法律上有漏洞。1861年南北战争中,德州宣布退出联邦,最后被联邦政府重新占领并在1870年重新加入联邦。一些人根据这个漏洞,争辩说由于德州加入美国并没有通过严格的法律,因此德州当时有权退出联邦,而联邦的重新占领是违法行为,相当于侵略。内战之后,德州独立运动一度兴起,并一直打官司到最高法院。1868年和1901年最高法院两次裁定德州合并的“共同协议”合法有效,这才最后在法律问题上解决争议。德州独立这种论调在今天当然没有任何市场和现实可能,但是却仍然有人孜孜不倦地为此著书立说并公开发行。这大概也是美国言论自由的一个特色吧。

关于泰勒,还有一点要提一下。在他任期内,美国和大清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这是美国首次和中国签订的正式条约,成为中美正式外交的开端。这个条约对于中国无疑是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但却从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关键词(Tags): #美国总统选举史元宝推荐:海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