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学《中庸》心得 -- 唵啊吽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最末一句,也没有什么争议的地方。问题在于,为什么做到了中和,天地就能居于其位,万物就能生长发育?其中,古人并没有给出解释,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古人很狡猾啊!真正的儒家是非常之聪明的啊!
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蒙,被他们骗的啊!
而且,从前面的解释我们知道,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和是它们四个发而中节。这本是讲人的情况,怎么到最后却又成了天地和万物的事情了呢?
值得思考思考!
另:因为唵兄的系列学习心得,凑趣写了这篇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唵兄等提到了人性的善恶,《中庸》和佛教的禅宗等的关系等问题。有的进行了探讨,有的我就根本没有涉及。对人性的善恶,我这里作个归纳。
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我认为应该跳处善恶的对立来看。人性可以善,也可以恶,不要把人性给说死,只能是一样的。人是活的,变化的嘛。世界也是如此啊!
人性只有不是善不是恶,才可以善,也才可以恶,甚至善恶之间来回转换。
比如,最近的俄格争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讲俄罗斯是善,从主权的角度讲格鲁吉亚是善。这两个善其实是对立的,但都可以被称作善。当然,其中有一个肯定是伪善即恶。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一定不同。
后世,孟子等有说善有说恶,其实其谈话都有一定的针对性。离开了当时的环境和对象是没有人性的善恶问题的。
再谈一下,学习儒家的问题。
我个人感觉学习儒家应该学慢一点,把问题找出来,不一定马上有结果,至少应该把其中涉及到得问题发现。比如,《中庸》这一段都是正面说的“道”、“教”、“中”、“和”等问题,但是,没有做到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呢?比如,上面提到的俄格冲突,是不是不符合《中庸》,是哪一条不符合。如果,这样学习的话,我们会发现儒家的新境界,不仅不过时,反而能指导我们当前的生活。
还有,学习儒家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大学》开始。我记得梁漱溟先生在抗战前还是抗战后解放前,曾经和几个同修一道专门坚持每个星期到一位旅居北京的老师住宿的地方逐句逐句学习,梁老先生在80年代初的回忆录里还谈到对这位老师的感谢。(很遗憾,这位老师的名字我忘记了!其回忆录也被一个自称喜欢儒家的人给收藏了!)当时看这一段是印象很深。
我建议对儒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王阳明的《传习录》。虽然,王有点不容于正统的儒家,但我坚持其的理解和认识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尽管从禅宗的立场认为其是外儒内禅。
有机会写写《中庸》和禅宗的问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能否从对错角度来解释 月桂 字196 2008-08-18 02:30:21
🙂这确实是个问题。让我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表述方法 唵啊吽 字0 2008-08-14 08:22:30
🙂【原创】中庸宏观道德是天人合一 7 唵啊吽 字2208 2008-07-31 05:29:51
🙂让我们一起思考(五)
🙂谢谢推荐王阳明的《传习录》 唵啊吽 字72 2008-08-28 18:48:07
🙂让我们一起思考(四下) 2 不同的蚕 字464 2008-08-28 17:42:41
😉【原创】让我们一起思考(四中) 3 不同的蚕 字877 2008-08-09 21:38:29
🙂你这个“中”解释得好。多少人能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九三年 字209 2009-03-20 2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