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 第一章 -- 潇水

共:💬19 🌺15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一章 胡服骑射 (475B.C.―425B.C.)第六节

赵武灵王对中山的这一波进攻,战果也许比他预期的小:北路军(战车和骑兵)在牛翦、赵希率领下,夺得中山北部两个城邑和一个要塞。南路军,赵武灵王带着自己实习的大儿子(公子章)夺了四个城邑。这些城邑,面积都很小,边长一公里左右。在战国时代,这样规模的城邑有两千多个,相当于解放前的县城。

两年后,赵国又攻中山,这次可能很不得手,所以没有什么战果纪录。这是因为中山本身力量不弱,并且东有邻境的齐国支持。齐国是背负东海的泱泱大国,它和中山结为同盟,准确的说,中山是他的小弟,它不能允许别的国际势力卷走这片地盘。

于是,接下来的四年间,赵武灵王迫于齐国威慑,停攻中山。但是,狼如果把头伸进了羊圈,就决不会再把身子留在圈外。赵武灵王等待着发起最后“终结”总攻的良机。

他像一只老鼠,想出去偷油,但是猫儿就在洞外,于是赵武灵王等着猫儿(齐国)打盹的时候。终于等来了:两年后,公元前301年,齐国专权份子孟尝君,远征南方的楚国(楚怀王)去了,给赵武灵王出兵去“终结”中山留出了空隙。赵武灵王一看,好哇,大猫出门去找老狗打架了,我也赶紧也出门偷油吧!于是去中山拖油瓶――赵国再攻中山。中山战败,中山王亡命齐国。

赵武灵王乐了,刚要呲着牙深度进攻中山。不料齐国远征军在对峙六个月之后,夜渡?a水河,擒杀了楚国大将唐昧,大杀楚师,凯旋而归了。赵武灵王也赶紧放下油瓶,从中山撤兵回来。

奇怪的是,孟尝君并没有对赵宣战(以抢救自己的小弟中山),而是继续卷入另一场战争旋涡:他对西边的秦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为期三年的远攻――具体细节我们下一章“盛名之下”再补述,大约情节是:秦昭王把孟尝君诓进了咸阳,差点掉了脑袋,鸡鸣狗盗才逃脱出境。孟尝君作为报复,发齐国大兵与韩魏友军一起,长期胶着在函谷关一带,鏖战连年,消耗着齐国国力,无力支持中山。

赵武灵王趁此天赐良机,带着他“胡服骑射”的骁勇战士,再度出征,于公元前296年,终于灭掉中山,纳之于囊中。同年,在函谷关鏖战三年的齐、韩、魏联军,也破关而入,迫使秦人还地讲和。

公元前四、三世纪之交,胡服骑射改革后的赵武灵王,前后合计六伐中山,跨度十年,这十年基本上与孟尝君攻楚五年、攻秦三年相始终。期间,如果孟尝君稍稍假以援手,出兵干预中山战事,或者像从前“围魏救赵”那样,攻击赵国本土(最好连结西边的秦人一起动手),赵国势必危矣。

但是赵武灵王不愧为深谋远虑之人,他事前派大臣“楼缓”入秦,结好秦人,使得秦人始终不干预赵人的“北上驱胡、东括中山”的扩疆战争。赵武灵王明白:“一国的开疆拓土必然将影响全部诸侯格局,从而遭受他国势力的干涉和绞扑。”这一铁的规律对赵国也适用。所以必须趁齐秦疲于对峙战斗的时候动手灭中山。这就像二战初期,德法互相殴打,苏联趁德国无暇干涉之机,出兵灭掉波兰、立陶宛。接着,赵武灵王利用齐人孟尝君盲动打秦的宝贵时机,灭掉了煊赫一时的中山,尽得河北大片土地(由此,河北省也得名“燕赵大地”,西部南部是赵,东北半是燕)。而“中山”,这个代表着戎狄最高成就、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国家,从战国的版图上被抹去了,只剩下它的夯土城墙,残垣断壑,至今还耸立在河北大地的什么麦田里。

赵武灵王如何对待他所俘虏的中山王呢,出于善意,赵武灵王替他选了一个艰苦卓绝的地方去养老――贫困的陕北(榆林地区),那里用“诗人”的话描述就是“三边没有树石头少,庄户人的日子过不了”(这是诗人吗?)。当然,“诗人”描述的是现代的陕北,当初还是有一点林子的(所以时称“榆中”,有榆树林),不过,因为缺水,只有一些狄人和三胡在此游荡,地贫只适合游牧。

中山人对陕北不陌生,他们就是从陕北出来的是狄人,在花花世界闯了一圈之后,又被打了回来。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被遣送回原籍时才发现。中山王呆在陕北小木屋,望着明净的、蔚蓝的、清新的但是无利可图的大天空,不知作何感想。风云不与,徒求无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无奈啊。

我想,中山王的后半生应该过得很有意义,一心投入到开发民智和扶助当地文教事业上,这也是赵武灵王弄他回来定居的原因――支边,因为他是一个很有书卷气的人,适合来此传播文化。当初,赵武灵王曾经派侦察官去中山刺探,回来后这样描述中山王:“中山王喜欢跟知识分子交朋友,见到读书人就平等抗礼、称兄道弟。他经常送温暖下乡,坐着带有华盖的车子,到穷巷陋房里拜访离退休的‘老教授’,问寒问暖。至于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岩穴之士’(就是隐士啦),那就奉为上宾,他简直就向侍奉爹一样侍奉他们。”

赵武灵王一听,大惊:“完啦,这不是贤君吗,这样的贤君,我肯定打不过他了。”

“不然。以我之见,中山王喜欢把‘岩穴之士’召到朝堂上奉为显贵,那么将士们就没有激情在外作业务(――就是杀敌啊)。他上尊学者,那么农夫就不肯老老实实修地球,都想着酸文假醋地闭眼念经,农田于是荒怠了,国家就贫穷了。耕者懒惰,而战士怠懦。这样的国家,不亡国才怪呢。您赶紧打它吧。”

事实确实如此,中山国出土的青铜器铭文里,用它的鸟篆文字,大讲“天命、忠、孝、仁、礼、慈爱”之类不合时宜的东西。大约他也是孟子“仁者无敌”歪理邪说的受害者。在列强纷争的时代里,放着好好的狄人不当,偏去学当圣人之徒,扮成博雅君子;不学法家的赏罚、强兵、富国之术,而听圣人之徒胡扯,真是取死有道,不亡待何。

还有那个被宋康王偷走的油瓶――滕国,也是孟子治理过的。孟子在滕国的政绩是把早已普遍废止而且“滕国父兄百官皆不欲”的“三年守孝”写进宪法,教他们“为善国”、“行王道”,终于行了二十年“王道”,现在被灭掉了。

潇水曰:倘若你去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平山县,可以看见中山国都的遗迹。那里出土的逾万件精美文物,证实着中山国往昔的辉煌,也证实着中山人确实“汉化”得很厉害:“四鹿、四龙、四凰”十二只禽兽托着几案让你吃饭,“铜身银首宝石镶睛”的举着灯的佣人,宽袍大袖,还有中国最早的碑刻,世界最早的地图,甚至两壶老酒,清澈透明,放在青铜壶里,开盖后,还冒着2300年前的浓香,共计十多斤,也是中国最老的酒。不过,据说河南挖出过商朝的酒,那就更老了。

平山县这个地方,古称灵寿,也是战国名将乐毅(也就是诸葛亮所自比的那个)的老家。公元前406年,战国首强魏文侯,以大将“乐羊”为统帅,吴起从西河引兵配合,联手灭掉中山。以“乐羊”有功,封在中山的灵寿。25年后,魏国在马陵大战后衰微,中山国趁机复国,不料又90年后,赵武灵王再次终结中山,并从中山得到乐毅,赴赵国效力。乐毅就是乐羊的孙子。

如今石家庄主街称中山路,我们宁可认为这不是纪念孙中山的,而是附近的中山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