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图说奥运开幕式 一 】每一声呼喊都是“中国”! -- 所以我才飞好远

共:💬132 🌺41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冒着砖说两句:错了就是错了,不要不承认

看开幕式的时候,看到《歌唱祖国》这一幕的时候,我也流泪了。之后到处找视频,NBC的分段视频下载了,但是没有这首歌,所以又冒着被学校抓的风险花了两天下载了完整版的。后来又去网上搜索视频、音频,现在已经收藏了MP3和视频的。之所以说这么多,就是想说:开幕式的效果的确很好,我当时、事后、直到现在,仍然很喜爱这一幕。当然,现在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难免有点别扭,所以最近两天只听MP3了。

可是这跟电影是一回事么?的确,电影里面这是很平常的,要知道,《雨中曲》里面,那个歌喉动听的姑娘Kathy给大腕儿Lemont配音,可是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是扮演Lemont的演员给Kathy配音。最后效果很好,雨中情十分经典。扮演Lemont的女演员委屈不委屈咱们不知道,可是这是电影,没人把它当成真实。

开幕式是电影吗?唱歌的小朋友是在扮演一个虚构的角色么?节目单上,是说清楚了一个姑娘在前面唱,然后大家听到另外一个姑娘的声音么?

在整个开幕式里,还有一幕非常动人:做活字表演的战士们,在最后表演结束的时候从幕后站了出来,一个个脸上带着兴奋的、自豪的笑容,朝全场观众挥手。这真是神来之笔,在看似机械复杂、演员都是螺丝钉的表演震撼了每一个人的时候,这些战士们让我们意识到“人”在这个表演中的存在,特别是快乐的、聪明的、勤奋的“中国人”。节目和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以后每当我看到这次的活字印刷表演的时候,我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笑容。开幕式不是简单的大规模团体操表演,它是一场中国人开给全世界的盛会,它体现的是中国人的风貌。中国人的风貌,不是刻意去追求最完美的声音和最完美的笑容,而是真实、自信。

这两天看张艺谋的一个长篇专访,我觉得他本人对此的理解也很深。他提到,排练的时候有的战士的活字卡住了,他说,卡住就卡住了,没关系,这么大的表演,怎么可能一点岔子不出?真实地放在那儿就好了,大家挑挑毛病,笑一笑,没什么关系。

在《歌唱祖国》这个节目里,我只是个普通观众,看完开幕式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就记住了红衣小女孩的笑容和她甜美的声音。多甜美!让人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事隔两天,突然有人跟我说:那不是她唱的!我只觉得,心里头那份感动一下子就被割裂了。我没法再把这个节目完整地接受,我得把还在换牙的小朋友也记在心里。这也是我只听歌声不看视频的原因。我想你也觉得不舒服了,不然犯不上写这么一大堆话。这件事情,既然能叫你、我、那么多中国人心里别扭,说明它并不是一个百分之百合情合理并且正确的事情。真实也许永不完美,但是作伪必定被人诟病。

两个小姑娘当然没什么可指责的。我甚至相信导演、领导,也是怀着满心的真诚想把事做好。但是我认为,做决定的人,显然在那一瞬间没有想清楚,我们想通过这个开幕式传达什么样的中国人的精神?两个人来表演唱,是不是能体现这个精神?

从另外一方面说,再过十年,二十年,乐观如我,相信还会有人记得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有这么一首打动了亿万人的《歌唱祖国》。但是,这件事情,也就永远跟着这份记忆了。真的很遗憾。

我本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参与这件事的讨论,因为我觉得,开幕式这么大一件事情,怎么可能没有毛病呢,让人挑剔一下也正常。我甚至为那些愤愤不平、满心怨怼的人们感到遗憾:开幕式这么美,他们怎么就只记得那点儿难受呢?

但是看到在我一向以为理性的西西河,竟然有这么多人觉得这件事根本没什么,觉得讨论、反对这件事的人大多是别有用心或者缺乏理性,我不得不有点失望。昔杨今雨说,“如果自己关起门来聊天的时候也这么端着,是不是太累了点。”我相信楼主不是有意这么端着,可是,我看着真觉得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