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运十,和程总及其支持者商榷 -- 忘情

共:💬101 🌺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到大家聊运十,我也聊几句

网上关于运十的争论,也有几年。本人也陆续看过一些,产生了一些疑惑。最近,由于地震的缘故,把我的父母都接来了家住,又看到了有关运十的讨论。顺便就问了一下我的父亲,他虽然不懂飞机,毕竟也是那个时代的人。

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运十飞机已造出来了,后来项目下马。可是,现在好象有关资料去向不明。这个是我最大的疑惑。我父也算是那个年代的技术人员,他就收着一些他当年的技术资料,那都是他的心血啊。这些东东,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又经历了几个城市的迁徙,现在老头子已退休,可他都保存着,甚至经历了这次八级地震的考验,依然如故。那运十这么重要的设计,资料怎会没了?

当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后,老头子似乎有点吃惊。他想了一下,忆起当年他参与的一个枪械设计的程序,先设计生产出样品,然后通过工厂内部的检测后,上报国家。国家委托有关部委来进行鉴定,鉴定通过之后开始试生产,同时全套图纸除企业要保存之外还必须上报国家相关部委保存。所以运十如果通过国家相关鉴定,其图纸丢失的概率是相当低的。于是我追问那为何现在图纸没了?他想了一下,说,我不是当事者,只能从一般情况分析。从我所经历的来看,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根本就没有总体图纸。因为当时提倡“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三边”工作法,所以,某种情况下已有了飞机还没有图纸,也不是不可能的。二是,该项目根本就没有通过国家的鉴定,而企业内部技术资料管理也不完善。

我说起民航不买,所以导致项目下马。老头子显得不屑一顾:民航购买应该是在国家鉴定之后。如果国家鉴定都没能通过,那民航怎么敢买?拿人命当儿戏么?

我又说起了一件疑惑我很久的事:运十下马后,国家并没有放弃大飞机,而是搞了一个和麦道的合作,当时该企业还派人去麦道学习过。可是,好象这种学习对我国的大飞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老头子看着我,有点……目瞪口呆。半晌,才叹一口气:指望人家象老师那样教你?想得倒美。这世上有几个那么好的人,会把那么重要的技术教给你?当年国家组织我国的技术人员去东欧那些友好国家参观学习,那是怎么学习的?根本就没人理你,全靠自己去看人家怎么操作,记下来,再回国来试验。这就是学习,这就是收获了。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如果那个企业真的设计出了大飞机,与麦道的合作,不会没有收获。一般看一个月就会有收获,没人教自己都要想办法找些东西来看来学。只是,老头子笑了一下:只怕出国去的,和当初设计的人,根本就不是一批。那能学到多少,就不好说了。

我说起可否用“两弹一星”的精神,持续投入,那今天的大飞机很可能不是这种状况了。老头子冷笑了一下:不要只看到两弹一星的风光,也要看到人家的付出。两弹一星,有多少科技人员累死在沙漠里,连名字都不能宣传。宣传他们是几十年后的事了。想要国家按两弹一星来投入,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那样的牺牲。还有,运十的战略重要性能与两弹一星相比吧?两弹一星研发成功后,我国可以完全自主。而运十就算持续投入,他们能保证发动机那关也不受制于人么?

后来,老头子打开了话匣子,还说了些话,带有他的一些主观看法了,未必正确,权当笑谈吧。他说,上海人有厉害的,可也有专擅长吹嘘的。七十年代,冶金部组织了一个上海的企业到鞍钢去传经送宝,介绍上海的炼钢经验。等上海人表演过了,鞍钢的不服气,就说那我们也表演一下。表演结果是:鞍钢居然打破了上海的记录。其实,上海的技术水平,鞍钢并不是达不到,只是工人在为待遇闹情绪,才没达到。所以,老头子笑着说,上海人吹嘘他们的技术,是有历史传统的。有时他们说很先进,未必就真的那样先进,要认真鉴别。

老头子还说起,在他们那个年代,项目上马下马地折腾,是很平常的事。甚至有上马又下马又再上马的。他们都习以为常了,经常在开始设计时就要准备多种方案。可最多就私下发发牢骚,没有人为这个公开指责的。现在这个事已过去了这么多年,却翻出来炒作一番,其用心可疑得很,只怕为国家的成分少,为自己利益的成分多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