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荣光与重负——孔子世家(序) -- 陈郢客

共:💬110 🌺38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1.始作俑,其有后(上)

孔子有个哥哥,名孟皮,字伯尼。伯尼身有残疾,于是年已花甲的叔梁纥娶了豆蔻年华的颜征在。(大约是66:16,其比例与82:28相近,当然66:16的重要副产品就是孔子的诞生,恐怕是82:28难以媲美的了。)《史记·孔子世家》有其父母“野合而生”之语,引起两千年来好事之徒诸多遐想,诸多解释,就此打住。(革命人永是年轻,人性永远是八卦啊。)“孔老二”就是这么来的,刘邦也曾被乡里呼为“刘三”,可是刘邦当了皇帝,乡里人就不敢认了。可见无冕之王(“素王”)和有冕之王到底有所不同:历来人们高兴了就叫一声“孔圣人”,不高兴了就叫一声“孔老二”,我们可没这么折腾过帝王们的排行。不过,也正因此,——2500年后,记得孔子排行老二的人远比记得刘邦排行老三的人多。根据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此处有失,彼处有得,这亦是合理的。

人生有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孔子遭逢其中之二。3岁丧父,69岁独子去世,另加一条,17岁丧母,诸位不妨揣摩这是怎样的一份人生。命运发给我们的牌几乎都要比孔子手上的好。孔子、孟子、岳飞都是寡母养大的,母亲均明理坚韧,堪为民族之至幸。

据说孔子是微子启的后人。严格说来,应该是微子启兄弟微仲衍的后代。微子启的儿子先死,兄终弟及亦合商代的传统。微子启和纣王是一母同胞,却为庶兄,可见“名正”的重要,同一个人,当妾时生的孩子便是庶子,为后时生的孩子便是王储帝王。微子启显见是明白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的,先是苦谏,可是纣王打一哈哈,我的帝位上天所赐,姬昌能奈我何?臣子的功课做到这般地步,接下来怎么办?他和太师、少师三人商议,太师、少师坚持留下,肝脑涂地,承受失败的结果;同时不反对他出走,毕竟微子启还肩负着“保一血脉”的生机。于是微子启不仅出走了,还投降了。袒胸露肉,自缚双手,跪地请罪;手持祭器,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可见廉颇、李逵的“负荆请罪”去古日远,仪式有所简化。武王没杀他,后来成王时代管蔡作乱(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俩兄弟不服,叔侄、兄弟就杀将起来),前王朝“孽子”微子启成为较大的赢家,得到一个“宋”的封国。

微子启的事迹并不复杂,但是若没有兄弟的后代孔子的发言权,“形象”多半要被人砸趴下,“投降”是中国历史中最复杂最敏感的行为,有如“月经贴”一般,挑动无数看客的道德神经和荷尔蒙的兴奋。微子启的“口碑”不同于洪承畴:一得托了他王爷的身份,“保血脉”之重,国人自然可以理解,洪承畴凑巧不姓朱,当臣子必当尽死忠的本分;二得托孔子的福,你后代抢不到话语权,那有什么办法?孔子说“殷有三仁”,出走的微子启和死谏的比干同列“三仁”之列,后世皇帝们用人家学说教化人民,自然得给人家先人几分面子;三得看新王朝的用心,新王朝示以宽宏,自然像微子启一样,耐心会有报偿,可新王朝要拿“叛徒”立威,你进“贰臣传”的命运就毫无商量。其中第三条方为关键密钥。“投降”即我的性命我的名声交付他人,不被修理呢,那是幸运;利用完毕被抛弃,也只能暗叹命苦,没话好说。经济学鼓励盘算和计较,倘若以经济学的目光衡量,微子启的时代,大约“死战者”多,合作不生事的人便会得到君主鼓励;等到了洪承畴的时代,投降者多,新主子一边享其好处一边此身堪惊,恩威并重也是现实对策。

可是孔子说“殷有三仁”,倒非夹带私货,而是发自内心。关于商周之际伯夷、叔齐的另类选择,弟子问“这是什么人呢?”孔子认可是古代的贤人,可是孔子又说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与后世道德赫然位在制高点大有不同。很多人玩的无非是制高点好架机关枪的军事游戏,突突扫射一圈,不顺眼的人就没了,世界于是清静和谐了。

孔子却能以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待人事变迁。他自认是殷人之后,可也没逮着机会就说“殷文化被周灭绝了”,反而老老实实地说,殷文化是在夏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增益有所剪裁的;周文化是在殷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增益有所剪裁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尊重历史且立于当世的眼光,便是他老人家NB之处,也是他能整理《春秋》的原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君子能容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小人却倾向“党同伐异”。说到民主,这何尝不是关楔之语呢?被自由主义者尊为神像的胡适,却也讲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人民内部矛盾孰可忍乎?一些人的下流亦可镜照三分。子贡对孔子表述志向,“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篇》)孔子笑叹,“这是你难以做到的啊。”知易行难,恰是这句话的写真。

孔子亦用行动做了注脚。他的学生公冶长坐了牢,孔子认为“非其罪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教授将女儿嫁给学生这是老传统了,亦畅行于今日,替学生说几句公道话体贴话也并不少见,可是能将女儿嫁给他,那可就不一般了。有人或许以为孔子偏爱革命者或投机革命,可是,孔子又不是一个老愤青或政见激烈者;公冶长在历史上也并没有值得一书的革命事迹。孔子另有一个学生南宫适,聪明至极也慎重至极,政事可为时就出来求职做事,不可为时此人亦善于隐遁,“免于刑戮”。孔子将哥哥伯尼的女儿嫁给了他。倘若孔子将大哥的女儿嫁给公冶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南宫适,我们不妨小人一下孔子和哥哥一家可有些内情;可是孔子自己理想主义,特立独行;对别人却诸般体贴,这事儿做得地道漂亮,千载之下,尤堪追思。——正因为行动掷地有声,“求仁得仁何怨”的淡然才能消除后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怀疑。

倘若读过《论语》,我们便知道,孔子对政治家子产的印象颇好,“惠人也”。政治家管仲与之比较,“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这可是个人物!管仲夺邑三百,却使人毫无怨言,可见他的手段。(谁说孔子是个书呆子呢?!)孔子固然在《八佾篇》里批评管仲器小,奢华不简,而且不遵礼制,国君用什么他也敢用什么。——可是当日早已礼崩乐坏,鲁国季氏“八佾舞于庭”,不过成就了孔子的千古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可他到底也没有什么办法。可见,不遵礼制并不是管仲的真正软肋。倒是《论语》里子贡点出了时人眼中管仲的软肋,“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输给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他没有死节,却投降了。你看,又一出投降的难题!可是孔子却是这么说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若没有管仲、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功业,恐怕我们早成为蛮夷之民,或许早死在哪条沟渠里了!(披发左衽是当日“蛮夷”的装束,汉族束发且“右衽”,后华夏亦崇尚右衽,左衽为“死者”或“蛮夷”装束,今日《青楼梦》中史太君竟为“左衽”, 当真作孽无穷!)道德主义者距孔子何其远也!这才是人家能撰写《春秋》的硬道理。

我国历史历来表彰两种人士:成功人士;姿态好的人物。前者掌握了史书的话语权,人家当然可以自说自话;后者却在戏台上、演义里、野史闲话中层层累积,倾倒人心。《三国演义》虽不是真实历史,却是人心中的历史。金庸一人写就的演义,主宰多少真实史实?韦小宝更是听评书学历史的好材料,山水圆融鹿鼎公,可见已经够用了。你可以败,但败军之将,亦有败军之将的范式。项羽垓下末路,引无数筒子尽折腰,太史公司马迁不惜僭越,把“败军之将”项羽放入了帝王“本纪”之列;宋代多愁善感的才女李清照嫁了志同道合的世家子赵明诚,却忍不住道破小女生们的英雄情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若过了江东,当真“身败名裂”,后世的才女们李清照也罢张爱玲也罢,哪会为之感概万千?成功人士这个标准板上钉钉,赢到底才是硬道理;倒是,“姿态好”颇堪通融。英雄搏命,“姿态”代价高昂,那么不妨做做行为艺术者。《世说新语》便是一本行为艺术者的秘笈摘要。你可以喝酒,裸奔,吃high药,坦腹东床,但你一定得擅长沟通术,摆足pose,言语风流间,所有的错误、弱点均可上升为传奇。我们得承认charisma的存在,同一个动作,同一种说法,有人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却过犹不及,定格为永恒的反面教材。尧欲将天下让于许由,这位隐士鼻祖,当然不受;可惜他另外多做了一个动作:“洗耳于颍水滨”。本来这一动作美轮美奂,足可入《世说》封神榜,可惜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既生瑜何生亮”,当真无可奈何。偏又上来一位行为艺术大师巢父,对他出示了一个不屑的手势,“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然后,巢父迈着轻快的步伐,“牵犊上流而饮之”。我们不知许由此时的心情,窃以为周都督吐血的镜头移植此处并无不当,巢父几千年来都占据着上游地带,许由的“洗耳”遂成伪君子的代名词,怎一个委屈了得!

这就提醒了我们,猫有猫道,鼠有鼠道。隐士亦有隐士的范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是老子能名扬天下,不还得围着“不可说”说上五千字?能记录在册的隐士一定还得会讲话,而且也真的讲了些话。《论语》里孔子也说了,“予欲无言”。做老师的也有累的时候。可是子贡说得明白,“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接着说了一番令人吃惊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更像是老庄说出来的话。可是天性不同,他到底没做成老、庄。

孔子(出面人:子路)与隐士1相逢:“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子路归来学话,孔子恐怕亦只能无言。

孔子与隐士2相逢:“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人家不搭理他。

孔子与隐士3相逢:“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也曾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是,一腔热情,“无道则隐”,于孔子何其难也?

孔子与隐士4相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这几位隐士言语风流,留名《论语》,亦是实力使然。看似孔子灰头土脸,仔细研读,恰可见孔子“和而不同”的心胸。孔子懂得隐士的好处,亦懂得潜水员们的实力,不失敬重,他一腔热血,心不能凉,自然也酷不起来。是的。孔子不酷。倘若以《世说》的标准来评议孔子,他显见是个呆子。

而《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这象极了《大话西游》里最心酸的一句台词,“你看,那个人好象一只狗哦!”这句话当真有来处,是李修贤对跑龙套的周星星的一句评价。

那时候,周星星还不是后来的“星爷”。而困厄于郑的孔子也还不是后世的“大成至圣先师”。

关键词(Tags): #孔子#论语#世家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通宝推:东学西读岛主,联储主席,Databa,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