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草根镇游学记 (一) -- 小炉匠

共:💬44 🌺2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草根镇游学记(二)

草根镇游学记(二)小炉匠

令人陶醉的学术活动

到了地方,不免打尖住店,当夜惊心动魄的故事容俺下回再表。咱先说次日:

这游学的第二天是最繁忙的,这天从早上开始,就与教授们一位一位地会谈,了解他们的研究情况。中午自然是和研究生们一起吃饭忆苦思甜,并现身说法地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下午还是一个组一个组地访问,一直忙到演讲前十分钟才有时间预习讲稿。讲完后随即到办公室去签字拿润笔,晚上则是与教授们一起去个好饭馆扯闲天。一天下来十分紧张,大脑高速运转,要靠咖啡因提神。不但要强记下各组的工作并在讨论中谈自己的看法,寻找可能的合作,还要顺便把各位的小名也记住,以便晚上喝啤酒时拍肩膀称兄道弟。

这草根镇医学院的神经系有个难得的优点,就是其六个教授的研究方向都集中在听觉生理方面。这样,几个人就是在楼道里相遇也能讨论非常专业的问题,这是其他学校中罕有的优势,故这个系在米国研究听觉的领域中很牛B。

依照米国的传统,听觉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耳蜗和脑干的神经核团,脑皮层里神经网络与音乐共鸣之类的浪漫课题还排不上边。草根镇医学院的几位就属于传统研究的大家庭,靠解剖,形态和电生理手段来进行研究。啥东东一认真就出罗生门,虽然已经研究了进百年,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未解决。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米国的小同学们就喜欢震耳欲聋的音乐,这样他们听到了五六十岁,牙口还好好的耳朵却不灵了。永久性听觉损害老军医也没啥办法,只好要靠搞基础的来引路,这就让研究听觉生理的有个好好的饭碗端着。原来耳朵里感觉声音的是一些小毛毛(在骨膜内中耳的耳蜗里,可不是外耳道里的黑毛毛喔)。这些毛毛好娇嫩,声音一大就会死翘翘。毛毛一少听力自然会一落千丈,就是华陀再世也不能死而复生呀。可搞生理的也不是吃白饭的,他们想毛毛死了下面的神经还在,只要把声音在耳朵外面变成电流,再用电流去刺激听神经,照样可以得到听见声音的感觉。于是就发明了大名鼎鼎的人工耳蜗。据说三通道就能听电话,五通道就能欣赏交响乐,简直是科学奇迹嘛!现在都普及到中国的省级医院了。中国农村虽没有那么多终极音乐的发烧友,可医生爱开贵的药,抗生素吃多了毛毛照样受不了。到了二十一世纪,每个小男生小女生都在耳朵里面塞个小耳机,那高保真耳机可真是邪恶的发明,外面听不见什么里面却可能有极高的瞬间声压,能造成永久的听力损害。看来研究听觉的铁饭碗还能再端半个世纪。

在访问的过程中,每个教授都使出浑身解数,让你分享他研究领域中最吸引人的成果。几十年的成果浓缩成几分钟的介绍,听起来十分让人激动。虽然大家都是搞神经科学的大同行,可是一般人对自己的领域能明察秋毫挖地三尺,对邻居的研究却好像是隔行如隔山。炉匠听着聊着,就像泡在醇酒中一般地如醉如痴。这就是游学最大的享受。

(待续)

通宝推:河区分,文化体制,废话多多,老老狐狸,何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