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十字岭上-记左权将军生命中的最后6小时(之一) -- 毛毛球

共:💬50 🌺3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十字岭上-记左权将军生命中的最后6小时(之五)

从南艾铺到十字岭,一路上,敌人封锁的炮火,集中在山脊上的小路和火力封锁线上。选择前行的人们,为了躲避,只得选择在陡峭山侧绕行;饥饿、疲劳、惊惧,多数人都已筋疲力尽。大家走得很慢,一些人干脆坐下了。左权很清楚局势的严峻,身边的敌人离得近,由于隔着山涧,只能对岭上射击,一时还没有办法过来;西北方向,敌人的“铁壁”看来还未合拢,这是突围出去的希望。他边走边对疲惫的人们喊:“同志们,快跟上来,地上的敌人离我们太近了!”走不远,看到17岁的女机要员罗健也坐在地上,左权着急地喊:“小鬼快走!” 上前去拉起她就走。那时的罗健营养不良、贫血,走了一段,实在走不动了,对左权说:“14号,你先走吧,我歇歇,会慢慢跟着”。左权要收拢机关人员,只能自己先走;过了一会儿,看到罗健没跟上,不放心的左权让自己的警卫员郭树根回来找她。郭树根架起罗健一起走,罗健推开他:“你去保护首长,你快走!我能走!”她咬着牙快步走起来。

郭树根去追左权。罗健越走越慢,她觉得自己今天走不出去了。也许是一天里见到得事太多,罗健对死亡已经没了感觉,只是有些麻木地想,若死了,就没事儿了;倘若被俘,承认是通讯员、勤务员这样的“小鬼”,也许可以混过去。

当罗健又一次停下来,她看到一个熟悉的前总干部匆匆返回来。来人对她说:“我是14号派回来收容掉队同志的,你跟我走!”罗健鼻子一酸,哭出了声。当天她跟着老同志突围了,因为左权,她活了下来。

左权一路走一路收容。郭树根跑回来,左权想起前总的文件箱没上来,命令他回去找。郭树根满脸不高兴地又回去,这是他和左权生前见得最后一面。郭树根刚走,警卫连长唐万成像从地里冒出来的出现了。唐万成拉着左权:“14号,你快跟我走!”左权吃惊地看着他:“唐万成!13号呢?!你怎么自己回来了?!”“13号突出去了,我是回来接你的!” 唐万成回答。左权黑着脸,愤怒地盯着唐万成:“唐万成!你给我走!13号有个三长两短,我枪毙了你!”边吼边拔出腰间的左轮枪,枪口直指向他。人们记忆中的左权将军,平常是个温和的人,很难看到他板起面孔训人(这方面和彭德怀形成鲜明地对照),更别说拔枪相向了。唐万成静静地看看左权将军,又看看他手里的枪,轻轻地敬了个礼,转身小跑着走了。10多年以后,在朝鲜38线附近有个被称为上甘岭的小山出了名,同时出名的还有志愿军15军45师和它的师长崔健功;人们一般不知道地是,45师还有个同样能干却不怎么出名的副师长,他叫唐万成。

左权继续走。769团团长郑国仲追上了他,南艾铺陷落后,郑国仲也上了岭。见面后,郑因没见彭德怀而向左权询问:13号在哪?左权指着彭德怀突围的方向,要求他:“去找13号,一定要找到13号!一定要保证13号的安全!” 郑国仲也走了,他成为当天成功突围的少数幸运儿之一。多年后,他“下海”了;和后来上个世纪80-90年代“下海”含义不同,郑国仲成了新诞生的人民海军中的一员,先后担任过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

徐敬一见到左权时,聚集起来的队伍有20-30人。拉得长长的行列里,有总部的秘书长张友清,没跟上罗瑞卿的北方局党校校长杨献珍等许多前总和北方局的高级干部,机要科的蒋统华、张晋儒、刘畏官等6-7人也在其中。徐敬一跟在最后,小小的队伍蜿蜒前行。当大家来到敌人的又一道火力封锁线前,象前面一样,左权让大家停下,沙哑着嗓音对队伍说:“你们都趴下,我过去没有事你们再走。”然后,左权将军镇定地走向山凹处的开阔地带。日军发现了他,炮弹飞来,在他身边爆炸,左权将军倒下去,再也没起来。

左权将军的死和南艾铺的失守,是25日十字岭上前总机关经历的最黑暗的时刻。有组织的突围失败了!左权将军的死并没有拯救总部。数以千计的机关人员被困岭上,没有食物、没有水,也没有武器;漫漫的黑夜即将来临,没有人清楚突围的路在何方。但是,左权的同志们没有放弃,十字岭上下、涉县的总部机关的每个人都没有放弃,没有人屈服,没人停止和命运抗争;十字岭的故事没有结束,它才刚刚开始;只是,它已经不是左权将军的故事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