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还忽略了“多元社会”发展的影响——

1.比如说同性恋,有人口比例5%的说法,也有10%的说法。社会越开放多元,冒出头来的也更多。50年代的肯定也有同性恋,绝对多数会结婚生子,环境苛刻,他(她)们都是藏在柜子里的;80年代的却未必了,就算结婚生子,也是因为独生子女,给老辈生的;但很多人却是坚持到底,不去生孩子的。欧美同性恋运动兴起,也有商家凑趣的原因。同性恋者很多没有生育负担,自我一世,对创意对奢侈品对自我表达的购买力是很大的一块市场。

2.国内存在着甲女难配的问题,一些白领职业女性成为剩女,经济上不依赖男人,自我上又不肯割让太多,甚至很多人干脆抱定了独身主义的想法。这些人想生孩子,呵,计生办是不会答应的。全国只有吉林一省做过尝试,据说后来又叫停了。

吉林“单身女性可生子”政策出台调查:生育的权利

吉林省“非婚妇女”可生育子女出笼前前后后

你知道有多少女性盯着吉林的这项政策羡慕不已吗?因为我认识一位,老实说这jj的基因绝对值得传下来,可是现在若想生子,只能指望她移民了。

那么吉林的政策就那么耸人听闻吗?我可举英国的旁证:英国女性“要孩子不要男人”

 英国《独立报》日前报道称,目前在英国,选择“要孩子不要男人”女性人数呈上升趋势,而在以后,该国三四十岁的单身女性将会从英国NHS(英国国民医疗保健系统)得到免费的人工授精服务和生育方面的治疗。

NHS属下的各家大医院正在改写原来的政策,以适应一些单身女性的需求。这些人之所以选择人工授精的方式生孩子,并非无法生育,而是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要一个孩子。

  位于伦敦的卡姆登初级保健医院将是首批为单身女性提供此项服务的医院之一,正在考虑如何为那些有经济能力又想生孩子的单身女性介绍这项免费的医疗服务。

  目前,英国公立医院只为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妇免费提供人工授精服务。因此,有知情人士表示,这次的试点计划与10年前的情况可谓是一次“彻底转变”,而且会鼓励其他的公立医院跟着做。

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代际之间的价值观有了太大变化。50年代的人们道德保守,一味指责80年代也是有问题的;有些问题就耽误在前辈较于世界变化的后知后觉!如果你看春节晚会,就会发现,它对于70-90年代的魅力是递减的;可是50-60的人是人口的主流亦是社会的中坚,等到这批人骤然老去,70-90年代的人为前人的封闭亦不知要买多少单!我只希望还来得及。我们的生育政策应以“妇女”计而不是以“婚姻”计,一个妇女可生1-2孩子是需有所保障的。

3.这个世界很黄很暴力,环境污染、处处可见电磁的污染……或者说鬼知道什么原因,不孕不育的比例是在上升的。我第一次看到近10%的这个比例,是大吃一惊的。还请方家告诉我数据不准,让我心里踏实些。 国民不孕不育比例近一成 男性生殖力降了1/2

近年来,人类生殖能力快速下降,一些国家50年来男性生殖能力已经下降了1/2-2/3。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学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会报告道出了一个事实:我国国民生育能力呈下降趋势,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已经高达7~10%。

4.“丁克”族的存在和“丁克”文化的兴起。不了解的建议baidu或google之,现代社会重要的标志就是“自我”意识占了上风,人就这一辈子,人死如灯灭。孩子又是个冒险的生意,有些人不报希望亦有一定能力干脆这辈子只顾自我发展或俩人世界的快乐,除了尊重你又能如何?

【请注意:这些都是和70-90相关的文化或现状。趋势我觉得只会增加而不会递减的。

好吧,同性恋不算什么,丁克族不算什么,单身女性不算什么,不孕不育率上升不算什么,加在一起呢,占70-90年代人的比例会有多少?

到时你请人们生,有的心有余力不足,有的打死也不肯生,将来怎么办呢?】

何为千年之变?建国的几十年,代际之间的隔阂是惊人的。70末80初的人恐怕和他们子女,第一次有了正常些的关系: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和子女看过同样的动画片。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是赞成如今80-90年代的文化部分向上延伸的:老辈们接受些多元文化,关于世界的趋势和前景有所判断,那么也许会少犯一些错误,留给后代更好的可能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