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储备的投资 -- 子玉

共:💬10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也说几句外汇储备投资

先对楼主贴作有一些补充说明。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限,楼主估计的少了,尤其可能少估了外债偿付这一块。中国2006年到期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外债就接近5000亿美元,对此是需要足额流动性准备的。不过鉴于目前外汇储备总额已接近17000亿美元,楼主关于超额储备的看法没有太大问题。关于央行管理外汇储备部门的情况,根据个人了解,与楼主的介绍有出入。当然,对此有很多猜测,但难以识别真伪。

对于国家外汇储备投资的方向,可谓众说纷纭,各有其道理。这里只想提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国家外汇储备投资方向不能轻易披露,关注是应该的,但咱们自己不能把自己给抖出去。目前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定价权,还受到很多外国的限制。你刚一说要买什么,那个“什么”就已经涨上去了,国家炒家把它炒高了等着中国来接盘。再有就是西方国家总体上还是限制外汇储备投资的对象,次贷救急都可能不受欢迎,更别说锦上添花了。在这方面,新加坡的GIC隐蔽得比较好,以至于基本没人知道其准确规模。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把中国的CIC按规模排在GIC的前面,也就是默认GIC只有1000多亿美元,可据个人了解,其实际规模肯能接近甚至超过3000亿美元,那可真叫闷声发大财。

其次,在对外投资方面应多由企业自主投资。近来CIC投资黑石比较失败,学费交得太多了些。还有所谓各主权财富基金抄底次贷的事也是沸沸扬扬。另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飞涨,主权基金又似乎没跟上。但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在目前国家已经不缺外汇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该做什么,如果地球人都知道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那么由企业或者说民间来驱动是不是更好呢?

最后,国家外汇储备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可能很高。这一点与上一点有联系。国家外汇储备毕竟是政府对公众的负债,超额的部分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固然可喜,但毕竟政府是非营利性的。另一方面,如果遭受明显亏损会影响国家形象、主权信用甚至经济安全。懂点经济的人都了解,风险必然与收益匹配,高收益必然意味着高风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政府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情况下,要取得较高收益就比较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