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大选手记三十五】“苦涩门”——希拉里的天赐良机 -- 尼伯龙根·蜗藤

共:💬23 🌺14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美国大选手记三十五】“苦涩门”——希拉里的天赐良机

【美国大选手记三十五】“苦涩门”——希拉里的天赐良机

文:尼伯龙根·蜗藤

还有一周就是美国举国瞩目的宾州初选了。宾州初选和上一次初选相距太久了,如果不是中间爆出个莱特牧师的“诅咒门”事件,这段时间早就叫人对选举昏昏欲睡了。奥巴马是幸运的,诅咒门事件爆出来得比较早,如果是最近这一周才爆出来的话,估计他在宾州是必败无疑。可是几周过后,诅咒门的轰动效应消退,加上左派大肆攻击希拉里的“波斯尼亚门”和奥巴马大量的广告投入,奥巴马的颓势开始扭转,并逐渐与希拉里的势头拉近。本来如果奥巴马能继续维持这种趋势,他仍然有希望不至于在宾州大败,即便宾州小负,他也可以平稳过渡,等待北卡大反击。可是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奥巴马和他的太座米雪一样,都有得意忘形的时候就忘了言辞谨慎的大口毛病,而奥巴马上周五在旧金山的一次“大口”却将断送自己之前这几周在宾州的努力,令自己的形势急转直下,为希拉里双手奉上了一块大馅饼。

其实在上一篇手记中,我已经简要谈到了奥巴马的这一“大口”事件,随着这两日选战升级,这一事件愈演愈烈,完全上升到事件门的级别,就姑且称之为“苦涩门”(bitter gate)。我先简要复述一下事件本身。奥巴马在上周五旧金山的一个集会上说形容宾州和其它中部地区小城市的美国人为“他们因为失业苦闷,就把生活寄托在枪械、宗教或者反感和他们不一样的人(“cling to guns or religion or antipathy to people who aren’t like them” out of bitterness over lost jobs.)。当时在场的听众是一帮有钱的捐款人,估计其中不少人是乐于“欣赏”奥巴马这种精英式的嘲讽口吻(这大概和中国少数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对讽刺乡下人土气的段子“喜闻乐见”差不多),不然奥巴马也不会这般投其所好。

可是,奥巴马似乎忘记了,作为一个热门的总统候选人,自己在公开场合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全国范围内报道,没有什么字句能瞒得过媒体。于是奥巴马上午的这段对中部小镇人的描述,在晚上就已经在众多的主流媒体上和全国人民见面了。在上篇手记中,我就预言过此事进一步发酵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奥巴马骨子眼里的精英意识,而因此抛弃他。果然,短短数日间“苦涩门”大规模发酵和升级,尽管从内容上看,他的话似乎不如“诅咒门”轰动,但是由于此话出自奥巴马自己之口、受打击的对象又恰恰是宾州相当一部分选民,而且时间距离宾州初选不过数日之遥,所以这一事件对宾州选情的冲击力与“诅咒门”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苦涩门”事件为何会造成如此大的反响?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段关于中部小镇居民的描述出于奥巴马本人之口。尽管奥巴马在之前的选举中有各种丑闻缠身,但绝大部分的都可以被奥巴马“我不知道”、“我不在场”“这不是我的意见”、“那不是真的”等话一掠而过。比如诅咒门事件中,奥巴马至今仍说自己以前没有听过莱特富有争议的言论(尽管之前他公开演讲中承认知道莱特的一些富有争议性的言论,但很快又反口说自己不知道)。莱特牧师的言论虽然激怒和得罪了相当一部分美国白人,但是那些话毕竟不是奥巴马亲口说的。比如米雪两次公开地说自己“第一次”爱国,也不是奥巴马亲口说的。再比如奥巴马以前的一份问卷调查,说明自己在政治上是极左派,但是即便在问卷上有奥巴马自己的手迹,他仍然声称在“关键”的问题上是助手作答,不反映自己的意见。尽管谁都知道他这个解释实在是牵强,但也没办法,于是他又可以安然过关。但是这一次的“苦涩门”就完完全全是奥巴马本人亲口制造出来的,不管左派传媒多想帮他掩饰,也完全无法再象以前一样帮他抵赖了(最多只会用不实的民意调查混淆视线)。

其次,这个事件非常直接和充分反映出奥巴马根深蒂固的精英优越感。如之前在论述诅咒门事件的两篇手记中详细讨论过的,奥巴马虽然是黑人,但是一直在白人的圈子里成大。他从小上名校,上哈佛,所受教育背景和深植心底的精英意识和其实和克里等白人无异。他之所以转投莱特牧师门下,只不过想在黑人圈中寻求认同感,以便为他在政治上的发展划定一个基本盘而已。

向选民表露精英意识是美国总统选举中致命的东西。美国的民主制度虽然打的是“民主”的旗帜,但纵观美国历史,奠定美国民主和联邦制度的国父们几乎是清一色的精英,而绝大部分美国总统也都是精英出身。尽管现实如此,在民主的旗帜下,总统所代表的至少表面看上去是“所有的美国人”。因此,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一旦显露出这种比选民“高人一等”的意识和心态,就不可能得到绝大部分平民百姓的认同。当年戈尔和克里败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他们身上的精英印记太深,排斥了太多中低层选民。

其实奥巴马的这种精英意识在之前就已经多次显露过。除了几周前他在宾州高傲对待索取合影的白人男性的态度上可以看到之外,早在去年秋天,他在衣阿华州的一次选举造势集会上,面对着一大群中低收入的白人(农牧业为主)评价物价上涨对民生的祸害的时候,竟然用 “whole foods”中卖的芝麻菜太贵为例子。要知道,Whole foods是一个专卖有机和天然食品的连锁超市,顾客定位是中上阶层的“上等人”,和中低收入阶层格格不入,而且整个衣阿华州根本就没有这个店,更不用说中低层的民众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芝麻菜到底是啥!

再次,奥巴马的言论歪曲了小城镇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美国,价值观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你可以不认同别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但是不能随便公开侮辱别人的价值观和信仰,这与和宗教自由的理念是相同的。而作为政治人物,这点就尤为重要了。但是奥巴马的话至少在两个方面触怒了小镇居民。

第一在宗教上,奥巴马话语中隐藏的逻辑和信息是:小镇居民在失业和生活困难的时候才去信教。这无异于声称小镇居民要么根本原来就不是虔诚的教徒,要么就是他们去教会是因为他们想发泄心中的不满(因为他们信教的同时还反感和他们不一样的人)。其实,美国最虔诚的教徒大部分都集中在小城镇,不管经济好不好,这是他们的历史传统。第二,奥巴马的言论还触及了小镇居民拥有枪支的权利。在美国枪械管理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话题,禁枪问题讨论多年一直得不到实质改变,因为美国宪法早就明文规定公民有合法拥有枪械的权利。小镇居民是反对禁枪的重要群体,因为他们喜欢到野外打猎,这是他们一种娱乐休闲的生活方式。而奥巴马的言论就把他们的这个权利和这种生活方式贬低成对现实生活不满的发泄途径,这当然严重侮辱了小镇居民的自尊。

其实,奥巴马对小镇居民的这种“不以为是”的轻蔑态度不是一时口误。今晚Fox News就翻出了2004年11月的奥巴马的一个访问,奥巴马当时就暗暗批评了小镇居民的这种生活方式。

再次,奥巴马的话语涉及了地域歧视。因为失业而波及生活的人很多。在小城镇中有,在大城市中一样有。但是奥巴马为何单挑小城镇的人来说事呢?因为大城市失业率最高的人群就是黑人,而不少黑人在失业之后就和毒品、抢劫和犯罪挂上了钩。尽管按奥巴马此话的逻辑接下去就是“大城市事业的人因为苦闷,就把生活寄托在暴力、毒品和犯罪上”,但他又怎么敢得罪他的铁杆粉丝呢?所以,他的话只说了前半句。不知道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黑人兄弟姐妹听了奥巴马这番言论在心底又做何感想?他们也会象我这样续上后半句吗?在过去两三个月的选举过程中,奥巴马已经挑起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现在竟然还主动挑起“地域歧视”,奥巴马到底是一个“联合者”还是一个“分裂者”,相信就不用我赘述了。

最后,奥巴马在“苦涩门”事件中的所为完全暴露了他人前人后两面三刀的个性。在美国这个社会,持各种观点,代表各种利益的人都有,而奥巴马因为打着联合者的旗号,企图代表所有人的利益。他既要标榜自己代表白人,又要标榜自己代表黑人。可是,如Steel书中对奥巴马评论的那样,他妄图取悦所有人,却偏偏无法面对真正的自己。结果诅咒门一出,他原来的面具就戴不住了。他既要代表富人,又要代表穷人,于是他对有钱人嘲讽穷人,对着穷人说自己也是穷困中长大的人。他企图把所有好处都占了,可是现实政治生活中那会有这么的好事?我在手记20中也说了,他这种自相矛盾的投机取巧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一步步地暴露出来。所谓路遥知马力,时间能最有效揭开奥巴马脸上层层面具,让人们看清他到底隐藏在那些面具之下的真实面目。当大多数的人们看清楚奥巴马面具之后真实的脸的时候,也就同时看清了他为了求达到目的而不顾基本的原则和立场,这也将是他竞选失败的时候。从这一点上看,如果说希拉里有着普通政客夸大其辞和说谎的习惯,那么奥巴马本身就是一个背叛了自己的“真实谎言”。

奥巴马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也充分暴露了一个乱了阵脚的政客面对逆境时候的慌乱。奥巴马阵营的危机处理在前一段基本做得不错。在诅咒门之前,奥巴马对各种负面攻击的态度基本上是不屑一顾,因为他是“新政治”的代表,只需要把对手打成“旧政治“的标签就可以安然脱身。在莱特事件中,奥巴马无法用”旧政治“来推搪,他选择了公开演讲来应对,且不论演讲内容如何,他的演讲基本稳住自己的阵营,让左派的吹捧有了理论基础,做得还算可圈可点。

但是在这次的事件中,奥巴马的应对可以用前后失据来形容。周二晚上Foxnews嘉宾,共和党头号竞选军师Karl Rove详细讨论了奥巴马应对的失败。他指出,到目前为止奥巴马从最初说错话到现在怪别人误解他的话总共接连走错了六步棋:掩饰——解释——公开声明自己是实话实说——毫无诚意的道歉——公开斥责希拉里(shame on her)——公开声明不是自己的错,是别人误解他的话。这六步棋让人看见了奥巴马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先掩饰和辩解;解不通,就开始把责任一步步推给别人。联想到奥巴马在参议院那么大数量的弃权票和6次以“按错键”来为自己的投票辩解,以及这次选举中每次面对丑闻时候他推搪回避的态度,就不难发现“明哲保身、推卸责任”是奥巴马除了一身黑色皮肤之外用来驰骋政坛的另一层防弹衣。在这一点上,奥巴马还不如希拉里主动承认“波斯尼亚门”的错误来得有承担。

更可笑的是奥巴马的第七步。希拉里就这个“苦涩门”事件对奥巴马进行了负面广告攻击,展示街上的行人对奥巴马贬低小镇居民的言论非常不满,认为他根本不了解小镇居民。奥巴马立即回攻了一个广告。广告的内容是希拉里在集会上指责奥巴马,人群里发出不满的“嘘”声,然后打出字幕问:为什么人们会“嘘”,因为希拉里在玩弄“旧政治”!如果这个广告打出的时间还是在诅咒门事件前、奥巴马还高在神坛之上,估计还能打动人心。但现在拿“旧政治”来说事就相当可笑了。诅咒门之后,奥巴马走下“新政治”的神坛,为求胜利,早就玩起了和希拉里一样的“旧政治”手段对希拉里进行负面攻击。而前天他甚至公开全面负面攻击希拉里,连Shame on her都用上了。既然自己根本就正在干同样的事,有凭什么继续给人戴上“旧政治”的帽子而不给自己也送上一顶?看来奥巴马阵营对“苦涩门”是毫无回天之力,彻底“江郎才尽”。

奥巴马的“苦涩门”的帽子对希拉里而言当然是再有利不过了,因为宾州正是失业严重的州,有众多的小城镇。奥巴马的这个“苦涩门”事件,完全是对症下药,把宾州大大地推向了希拉里一方。希拉里除了大肆抨击奥巴马的言论之外,还进一步顺着奥巴马的广告进行新一轮的进攻。奥巴马说现在油价这么高,希拉里玩弄“旧政治”的手段无法帮助降低油价。于是希拉里就立即打广告翻奥巴马的老底:奥巴马说他从来不接受石油公司的捐款,但实际上因为早有法律规定,没人会接受石油公司的捐款,但奥巴马接受了无数在石油公司经理和雇员的大额捐款。而且奥巴马在当年布什—切尼能源法案中投了赞成票,把60亿美元送入石油大亨的腰包,而希拉里投了反对票。相信在“苦涩门”和希拉里双重广告攻击下,奥巴马这次在宾州大败的局势是无可挽救了。

宾州的州长Rendell对希拉里的支持可以用“不遗余力”来形容。据纽约时报的形容,Rendell对希拉里的竞选尽心尽力,比自己竞选州长还用心,除了直接参与竞选策划和站台拉票之外,连筹款等事情也替希拉里出力不少。从以往的初选来看,州长支持会大大提高被支持方的胜算(麻省当然是个例外)。大家可能还记得俄亥俄州州长在最关键时刻站在希拉里一边的情形。宾州州长与之相比,似乎还更加尽心尽力。

现在希拉里在宾州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者,奥巴马连接遭受“诅咒门”和“苦涩门”丑闻重击。地利者,宾州的选民结构本来就有利希拉里,而他们又是最会受“诅咒门”和“苦涩们”影响的人群。人和者,宾州政界特别是州长大部分出力为希拉里拉票,右派传媒也在这最后关头也一致打压奥巴马,使得希拉里在传媒报道中至少不会相差太远。

因此,希拉里几乎没有任何理由不在宾州大胜。至于胜多少倒是很难讲。我个人认为对于希拉里来说,赢15个百分点是必须的底线,20个百分点或以上才算是真正的胜利。如果少于10个百分点,那么希拉里即便赢了,恐怕以后也将承受更大的党内外压力,很难继续下去。

关键词(Tags): #美国大选手记#2008美国大选(橡树村)元宝推荐:宁子,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