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黄色间谍-1 -- 大饼鸡蛋

共:💬34 🌺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载】黄色间谍-4

Der Spiegel: Die Gelben Spione 明镜周刊: 黄色间谍 -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尽 管所有这一切对“再创新”来说毫无疑问都非常有用,但有时候所有合法和似乎合法的手段都会无能为力。如,因为外国公司如此小心,只在中国生产其大众化产 品,就像德国最大的滚珠轴承制造商----来自亥尔措根瑙拉赫的谢夫勒尔集团那样。那么,如果在中国缺乏基础研究的话怎么办呢?

显 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由情报机构接手了。他们去搜集那些中国经济尽管在研发领域日益加强的努力所仍然干不了的,并且他们自然也在中国自己境内搜集情报:时 至今日,西门子和蒂森克虏伯的人们还仍震惊不已,2004年中国工程师们在夜里潜入一个车库,为了了解,更精确地说,为了制作一份在那里停放的磁悬浮列车 的测绘报告。现在,

一辆中国的磁悬浮列车将在几个月后驶出,她的名字叫:海豚CM1号。

另一家 企业由于爱情而失去了其领衔的工程师----并且其尖端技术也流失到中国的竞争对手那里了。那位表面涂层技术的专家接受了去妓院的邀请,这本就是用来实施 敲诈的典型模式。中国人却没这么做,而是记下了他特别的性癖好,给他找了个与此相配的女人,结果正是所希望的:那个男人抛弃了他在德国的妻子,与那个中国 女人结了婚,而现在,他过去就职的公司的产品也有中国制造的了。

去中国旅行的人私下也经常谈到:晚上入住旅馆的德国代表团的轶 事。第二天一早,中国的谈判对手就会以所了解的情况令其惊讶,这只可能有一个来源:前一天晚上当德国经理们去旅馆酒吧泡吧时,留在房间里的手提电脑。对中 国的情报机构来说那就更是特别容易的了,如果他们能成功地将外国人拉到对口的旅馆:一些旅馆实际上就等于是属于情报机构自己的。

但 是中国的间谍首先应当在那儿偷窃技术诀窍,尽管难以到达,但到处都是(技术诀窍)的地方:外国。在美国、日本、欧洲,当然也在德国,在作为老大陆上的中国 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的世界出口冠军那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因“其地缘政治上的地理位置,在欧盟和北约的重要角色,特别是作为大量尖端技术企业的所在地, 而成为中国经济间谍活动的一个渴求的情报目标”,联邦宪法保卫局在一份保密的分析报告中警告道。这种黄色的贪婪 ----情报机构做出的结论是----发展成了“德国经济利益需要严肃对待的威胁”。

难于准确来说谁在努力获得德国高价值工作的 秘密,对于反间谍机构来说,常常也很难说清。中国的间谍机构网络是五倍、十倍、二十倍地重叠和交织在一起的。仅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有至少五个情报组织,还有 非军方的间谍机构----国家安全部,呈现为一个由间谍小组组成的滋生膨胀的网络。当然,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也控制着 “统战部”和“对外联络部”这两个部门,西方政府机构将它们归为情报机构。并且有一个“电子侦听部门”截获通过无线电波和有线传播的东西。

另外还有伪装的机构:联邦情报局记录了一份中国机构的黑名单,它们正式作为研究机构出现,但事实上应当是其他的间谍队伍,从“A”如“军事科学院”到“Z”如“郑州工程兵学院”。

但有关军备项目的问题都汇总于一个地方: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工委)。

从 有朝一日也应当能与空中客车和波音相竞争的中国中程客机,到自己的航空母舰,国防科工委在所有重要的项目中都有话语权。:国防科工委的策略与俄国人和美国 人所进行的那种传统经济间谍活动不是一回事。至于,根据宪法保卫局估计,在中国驻德使领馆多达250人的工作人员中有10% 的间谍人员,另外在2006年正式登记报到的中国媒体的16位驻外记者中估计还有5名间谍,那还并不构成根本性的威胁。

宪法保卫者们更多地将在德国的一种人民军队视为这(根本性的威胁 ):在国外的大群中国人 ,他们在科学和经济界中工作,其中部分在领导岗位上。

按照西方的情报组织估计,中国的间谍组织能够动用世界上最大的非正式间谍网:有80万间谍人员。“被允许到国外来的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商人都欠党一笔债,”曾在中国驻悉尼领事馆任三等秘书的叛逃者陈永霖证实道,“他则以作为间谍、告密者作为回报。”

单 在德国就有超过27000名中国人上大学----是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在2000年时只有近6000人。其中大多数都依赖其祖国的奖学金,他们需要领馆 的证件,因此他们也就无力抵御秘密的要求。加上商人、科学家、工程师、实习生。很典型的,他们的间谍活动往往从使馆的一次友好的邀请、参加海外华人社团的 一次活动开始。闲聊。谁在哪里工作,做什么,看上去不引人怀疑。

"像这些被报回中国”,巴伐利亚州的宪法保卫局称。并且当所有一切都吻合时----在德国的职位与中国人获取情报的需求(相吻合时)----招募者就在第二次交谈时揭开底牌。他们很少给予金钱的保证,更多是保证给予回国后一份好工作或优惠的创业贷款。

但放在首要地位的是,他们号召海外华人的民族自豪、对他们故乡的爱国主义责任。

为 了不失去任何一位可能的情报员,使馆里的间谍人员精确地记着帐:相信宪法保卫局的保密报告的话,中国早就建立起了一个全世界的科学家数据库。它包含了有关 在国外的所有中国研究人员的资讯,包括有关他们过去的和现在的雇主的数据。-当然并非每个(中国的)留学生、博士生或客座教授都是情报员,可能其中也仅有 少数人是(间谍),只是问题在于:反谍机关不知道(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是(间谍)。她只了解中国间谍暴露了的案例,而这种案子有好几起,尽管中国大使馆声 称,其政府一直不断地要求其公民“注意遵守外国法律并尊重外国的习俗”。

在一家巴登符腾堡州的军备供应厂商那里,中国女实习生L 因其特别投入工作而引起了注意:这位年轻的女士周末也想在公司里工作。所谓因文化精神传统所决定的勤奋却现出了间谍活动那种好奇的原形。在一次住所的搜查 中,警察发现了170张含有敏感数据的光碟。尽管刚开始工作,这位年轻工作者却已向另一家军工企业申请职位。宪法保卫局将起因归于,有一个中国的间谍机构 领导着这个女人;尽管如此,遭遇此事的企业还是放弃了刑事控告,也许是因其对机密数据的保护如此糟糕而感到羞愧的缘故同样在巴登符腾堡州,同事们对一位中 国实习生感到诧异,他----同样的模式----乐意在周末工作并纠缠不休地努力旁听他们的交谈。此人被揭开了其企业间谍的真面目并被解雇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好奇、勤奋、兴趣广泛----在德国高校和研究所也有数以千计的中国人工作,拥有这些特性,他们可能是完美的研究人员或者也可能是完美的间谍----或许也可能两者都是。

“来自讨论会的内部情况被全神贯注地追踪,经常也被记录下来”,宪法保卫局的中国报告称,他们的“私人手提电脑展现出来自整个研究领域的敏感数据,并且有时去厕所的路会错误地止于一张办公桌的USB接口上”。(中国的情报)搜集遵循沙粒原理:为了发往东方并在众多安全机关中的一个机构里进行分析利用,没有任何信息是太小的,没有任何细节是不重要的。但为了这些情报员不只是发现几颗沙粒,而是最好马上发现一整个游戏沙坑,间谍机关常会帮上一把。

一位科学家特别厚颜无耻,他完成博士工作后来到德国,并对这里的尖端领域研究进行间谍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以每月1100欧元的奖学金装备他,而且同时还有一份为他在2006年打开通向一家斯图加特的研究机构的简历。这份生平简历充斥了科学论文的发表,且吹嘘此人甚至还拥有一家本地大学的教授职位。

过了几个月,直到他的德国老板发现,这个中国人在他的专业领域是个彻头彻尾的饭桶,且连井井有条地展示科学成果都不行。而他对与其毫不相关的研究领域却更感兴趣,不断地拍摄技术设施,周末乐于留在工作岗位上并发送电子邮件直到发出老茧来。2当研究所领导质问他时,他申辩道,那都是“家庭事务”。奇怪的只是,那些有关“家庭事务”的电子邮件经常带有超过十兆字节的附件。宪法保卫局监视这位好奇的工作人员----直到今年三月份合同终于到期为止;(因为中国的)领馆拒绝提前撤回其国人。

高技术企业也总是一再经历中国人以100%符合招聘启事的简历申请职位。同样的,中国代表团来访,他们声称欲与德国人做大生意,因此想先尽可能多看看。 2006年初,一家设备制造厂商欢迎中国合资企业的一个20人的代表团来德国参观工厂----当人们与中国人告别时,只剩下18位了。缺少的那两个人从此连同工厂的证件一起失踪了。

也已经发生过:在一次公司访问中,正值喝咖啡休息的时候,一位来自中国的客人潜回大家离开了的会议室,并将一根记忆棒插入摆在那里的手提电脑中。恰恰在德国中型企业,对企业间谍不只是在喝咖啡休息时丧失警惕,这正中数据盗窃者的下怀:“对许多公司来说,安全问题依旧局限于工厂入口的门卫那里”,经济安全工作同盟的贝尔托尔德.施道普尔康普很恼火,“这个状况须亟待改善。”

在一个经济安全工作同盟的问卷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他们那里有值得保护的技术诀窍,但也有一个保护方案的却不到三分之一。德国经理们仍总会为旅行而往他们手提电脑的硬盘中装满具有当前技术水平的资料,恰恰德国工程师们仍总会充满自豪地闲谈他们最新的“宝贝们”。然后这被实习生拐到中国去,对他们的打击就犹如晴天霹雳.不过并非只是德国人经历了这些遭遇。如在法国,汽车配件供应商法雷奥的一位中国的模范工作人员在她的住处藏匿了众多汽车样车的严格保密的计算机数据;在美国,一份为众议院所做的调查报告列出了16项中国只可能通过经济间谍活动而获得成功的技术突破。联邦调查局2005年总结道,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间谍威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